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整理集锦
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原本是从中世纪西班牙民间故事移植而来。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也曾在其戏剧中运用过这个素材。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整理集锦 1
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这种体裁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知识目标 难点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提示方法:叙述性文章分段注意找时间性的词语),了解人物形象。 阅读目标 重点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 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提示方法:叙述性文章分段注意找时间性的词语),了解人物形象。
2.难点:了解童话这种体裁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教法:朗读教学法、启发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出示第一张投影,等待上课。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一个动画片,出示第2张投影,播放视频动画。看完,师接说:刚同学们看的动画片就是根据我们将要学的安徒生笔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改编的。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以节约上课时让学生看书的时间)
二、好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皇帝的新装〉〉,关视频,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仍明确一下学习本文要完成什么学习任。请大家看到第3张投影。
三、文学常识
1、这是一篇童话,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童话这种体裁的概念,大家看到第4张投影。生读——师析——生抄在注 = 1 GB3 ① 下面。
2、下面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请同学们看第5张投影: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口头补充:其作品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师读,让学生把红色的字在注 = 1 GB3 ① 中划出。
四、检查预习,给出第6张投影 读——在读一读,写一写中注出,作业:预习读书笔记。
四.故事情节
1.标注36个自然段,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刚才大家课前在看动画片时,已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请大家看到第7张投影,这张投影上有四张画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用动宾短语给这四图命名,并找所属自然段。打出问题:
用动宾短语为这四幅图拟个名,并指出其所属段落。
边提问分析边先给出图名答案,再给出所属段落答案(提示:叙述性文章注意找时间性的词语:1、2、5、23、节首句;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有引子,后有尾声。)
问题:请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1-1引子 2-4开端 5-22发展 23-36高潮、结局
让学生把这张投影笔记记在相应的段落处。
2.出示第8张投影:课文的情节以“新装”为线索,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用一个动词说说各类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出示“骗”及人物图——边提问边给出答案:
EMBED PowerPoint.Slide.8
3、整个骗局能成功,在于骗子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在推动故事情节中起作关键的作用。请同学们看到第9张投影:
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
提问——给出答案: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在2节三角号划出 完在书间笔记)
析: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完成练三2)
第二课时
五、品析人物
上堂课我们分析了故事情节,现在我们对人物形象作点品析。
(一)请大家看到第10张投影:
1“爱新装”部分从哪到哪描写了皇帝爱新衣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2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3皇帝亲自去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
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整理集锦 2
皇帝的新装读书笔记
《皇帝的新装》五年级读后感
皇帝的新装续写作文800字10篇
《皇帝的新装》续写小学作文10篇
《皇帝的新装》50字左右读后感小学生
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整理集锦 3
皇帝回到皇宫,大发雷霆,立即把两个骗子打入了大牢,责令三天后处斩。然后,他又想到了那群撒谎的大臣,把他们召集到皇宫责问。
“你们明明没有看到我穿了衣服,为什么要撒谎,害得朕竟被臣民们取笑,你们自己说,你们该当何罪?”
“皇、皇上,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啊,我们如果说了实话,不就等于承认自己不称职吗,我们实在不敢啊!”大臣们一看龙颜震怒,连话都说不连贯了。
“你们还狡辩,来人啊,把他们统统给朕抓起来!”
“皇上,冤枉啊!这不能都怪在我们头上啊,如果不是那个小孩子,这个谎言怎么会被揭穿呐!冤枉啊,皇上!”
“等等,你说什么?都是那个小孩子惹得祸?”
“回皇上,是的。”
“来人!把那个小孩子给朕抓来!咳咳!”皇上气得扶住了龙椅。
很快,在游行会上说真话的那个小孩子被侍卫抓到了王宫中。
小孩子从没有来过王宫,左瞧瞧,又看看,开心的很,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降临。
此时,一个蒙着黑色面纱的人偷偷地来到小孩子身边,抱起小孩子就走,小孩子当然不肯,大哭大闹起来,那个人怕被人发现,用手指点了孩子的穴位,使得孩子睡着了。
黑衣人把小孩子带到了皇宫外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把他交到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手里。这户人家从事经商,家境富裕,可是一直没有孩子,善良的主人见了这孩子,怜惜不已,便收养了他。
原来,这个黑衣人并不是皇上派来刺杀小男孩的,而是皇上的额娘,皇太后派来拯救这孩子的。皇太后仁心慈善,听说了皇帝震怒这一事后,怕皇帝迁怒于孩子,就派人去找那孩子,没想到竟在皇宫找到了。皇太后知道皇上一定是起了杀心,就让黑衣人小心地将孩子带出皇宫,交给富裕一点的人家抚养。于是,便找到了姓张的这一家。
小孩子在张姓一家的抚养下,渐渐长大,最后成了全国有名的法官。
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整理集锦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和本篇童话的相关文学常识。
(2)把握皇帝、大臣等人物的形象特征,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领会本篇童话的讽刺意义。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人性中虚伪愚蠢的弱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诚实品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对本篇童话故事进行复述,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 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等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
领会本篇童话深刻的内涵,以及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那里充满了幻想和神奇。我们都听过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哪位同学能讲一讲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篇童话呢?
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述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意图:从已知走向未知,增强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出身于贫困的家庭,14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在那里得到帮助,获得学习的机会。17岁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168篇优美的童话。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2.文章体裁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教学设计意图:了解文学常识和相关文体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文章。】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清文中的叙事语言和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要求:(1)有条理复述,主要情节不能遗漏。
(2)态度自然,口齿清楚,力求生动。
(3)然后找同学起来评论。
(4)坚持复述一次、评论一次的原则,一步步地提高,达到最后的完善。
【教学设计意图:重视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边读边猜想故事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3.思考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故事的。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伪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4.“皇帝的新装”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而贯穿这个离奇而生动故事始终的主线则是“新装”的奇怪特性,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主线进行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依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每个片段加一个小标题。
学生概括,教师归纳:
皇帝对新装的痴迷(引子)→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开端)→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发展)→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高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结局)。
【教学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故事的情节脉络。】
(四)理解研读
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中心内容,这个字既能适用于文中每个人物,又符合本文思想内容。
就学生丰富多彩的选字,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检验法、比较法进行筛选。最后达成共识,选定“骗”字最为切合,那么情节围绕“骗”而展开,即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2.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揣摩并深入理解皇帝这一人物形象。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联系课文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里感到“不大自然”。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
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整理集锦 5
皇帝终于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了。他气冲冲地回到宫殿,急忙换上了自己的衣服,下令把两个骗子抓来,要把两个骗子给他的侮辱加倍还给他们。
两个骗子还不知道他们的谎话已被揭穿,正高兴地大吃大喝呢,一边喝酒一边笑着说:“这个皇帝真愚蠢,这么好骗,居然让我们骗了这么多的钱,他现在一定还在大街上出丑呢。哈哈哈”俩人乐得合不拢嘴了。这时,一群官兵凶巴巴地冲了进来,二话不说抓起他们就走。“怎么了,怎么了,我们可是皇帝的贵客。”两个骗子边走边说。官兵可不理他们。一会儿就到了皇帝面前,皇帝说:“你们做的衣服真是太好了,这么珍贵的衣服我可舍不得穿,不如我把衣服送给你们吧。”“不敢,不敢,这么珍贵的衣服我们配不上,还是陛下你穿吧。”两个骗子急忙说到。“不行,你们必须穿。”皇帝早已气得火冒三丈,下令脱光两个骗子的衣服,让他们穿着自己做的衣服去大街上游行。于是,城里的人们又看到两个光着身子的人在大街上走,后面还跟着好多士兵。可怜的两个骗子游行结束后就被拉去砍头了,死时还光着身子。
皇帝呢,他不再炫耀他的新衣服了,把国家政事放在首位。他还召见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表扬他,让整个国家的人们向他学习,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从此,这个国家的人民都很爱戴他们的皇帝,国家繁荣富强。
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