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方法有哪些推荐
相关文章
高三第一轮复习已经进入尾声了,很多学生已经开始了第二轮复习的备考。那么,高三政治如何进行第二轮复习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有哪些推荐 1
政治科目的学习主要大多是以背诵为主,高考政治中的时事政治部分却并非简单记忆背诵就能解决的。每天坚持看新闻、关注时事政治, 将事件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有助于高考答题。那么,该如何关注时事,活学活用呢?
有选择地看新闻和报纸,有目的地关注时事
新闻联播是了解国家、国际大事的窗口,是关注时事热点的最好途径。除此之外,如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官方主流媒体都是了解和获取时事政治的绝佳途径,这对于回答政治考试中的时事分析题大有帮助。
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有针对性地训练时事分析能力
高考政治大题经常会交代一个时事背景,要求运用知识点,进行分析讨论。因而,在平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时事分析能力,自觉地按照考试的模式来操练:题目中的问题是用政治学原理怎么分析的?用经济学原理怎么分析的?与哲学原理又是如何紧密联系的?平时注意训练,在考试时遇到此类问题时,就能够快速反应出相关知识点作答。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有哪些推荐 2
一、读懂题干
这是常识,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步骤。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粗略一看,还一知半解时,就开始看题肢,一旦对选项不准时,再回头看题干。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造成越分析越糊涂。所谓弄清题干就是要通过阅读,弄清题干中心思想。要在读题干时联想学过的原理,概括出题目的中心大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抓住中心词和中心句。这是理解题意的关键。只有养成搜索关键词和关键句的习惯,在做题时思路才能迅速的进入试题中去。
第二,长题干要读短--概括大意;短题干要读长--精析内涵。只有深刻、准确的把握题干,才能在选择题项中不被迷惑。才能在面对大量信息而不迷失方向,面对有限的信息才能从容不迫。
二、抓住设问中的引导词
所谓"引导词"就是题中决定和影响对题意理解,决定着答题方向的词语,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部分。主要存在于题干的设问中,如"说明"、"由此可见"、"因此"、"根本原因是"、"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这些词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答题时,如何判断题干和题肢的关系;决定了题肢对题干的依存度。只有抓住了引导词才能实现题干和题肢有机结合。
三、对号入座要仔细
前面有两个步骤虽然重要,最后的结果还要选择符合题意的答案。方法无非是两种:直选和排除法,我们对此都比较熟悉。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答非所问:一般来讲,只要是选不应该选的题项,都是答非所问。其容易导致选择失误的是这样一种情况:题项本身正确,但不是题干要求的选项,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审题是不是认真。
2.以错对错:题干本身是错误的或荒谬的,题项的设计符合题干中某个荒谬的观点,但本身是错误的,这个题肢也应选。这一类题目虽不多,但也应引起重视。
3.偷梁换柱:对已有原理用于题干或题肢时改变一些条件,主要是通过"添枝加叶"--增加条件或限制语;或者是"缺斤短两"--减少条件或限制语,以考查学生对概念或原理把握得是否正确。其它如"声东击西"--设问和题干的材料设计几乎没有关系,题肢只与设问有关。"正话反说"--通常题目考查正确的认识,但这里问你错误的看法。可见,以上的选择题的干扰方法没有什么特别,只要细心都可以应付。
四、排除干扰巧检查
对于一些有疑问,但又拿不准的题目,可以采取"代入法"进行。即将题肢和题干用设问中的引导连接为一体,形成一句话。看一看这句话是不是语句通顺。一般来讲,只需要代入一次,就可以使思路清晰起来。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用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
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和做题经验。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有哪些推荐 3
第一、重视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以不变应万变。对于知识的理解,必须抓住“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建议学生按考试说明中考点查缺补漏,将有把握的知识划掉,试卷和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知识正是学生学习中的漏点、错点、弱点,一定要回归教材,及时补充、纠正、强化。
第二、学会对主干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汇贯通。建议学生亲自动手把章节目录动手写下来。先列出本章节主干知识架构;再找到各个单元主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主建构知识库,做到“想一点、连一线、带一面”,准备随时调用知识点。
第三、强化知识的回归和运用,政治学科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大多选用国际、国内以及天津本地的重要时政材料、社会热点和典型事件为题材编制而成的,学生应从背景材料、知识链接、命题角度、例题分析等方面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如2016年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大发展理念、共享经济等等。在知识回归运用练习中要自觉强化能力提升。
一是采取逆读法,先读设问,带着问题读材料,边读边思考,迅速确定知识范围;
二是根据知识范围正确迁移相关知识,特别要注意排除相近知识的干扰;
三是在方法上要归纳和演绎并用。凡结合材料要求概括出观点的则用归纳法;凡是该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或要求阐发意义、得出启示、分析原因的则用演绎法;
四是要做到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序号化,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思维要全面,语言要简练,能够准确运用政治术语,结合教材语言和材料,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有哪些推荐 4
“把书读乱”实际上是一种高效读书法,看似乱,实则更清,当真正做到书本烂熟于心的时候,政治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是送分题。
重视课本中讲到的政治原理
课本知识是每门学科的基础,高考题目的拟定都源于这些知识点。对于政治而言,无论是题目还是答案,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核都高于其他科目,尤其体现在哲学知识部分,答案模板多为“原理 阐述”。因而,在政治的学习中,绝不可忽视书本知识。
在记忆过程中,建议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例来进行阐述,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有哪些推荐 5
一、客观题:排错→除异→选优
二、主观题
1、高中政治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④边审材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2、高中政治审设句:①范围(如果没有给,就要联系材料自己判断,材料侧重哪方面就重点写哪方面);②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认识题,意义题);③设问中的主体和客体。
3、组织答案要点
(1)要点:①段落化;②序号化;①②③abc;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2)技巧:①先重点,再其它;②先观点,再材料;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④搜索课本相关语言,把材料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有哪些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