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语文跟其它任何一个科目都不同,它的难度系数不高,但想要拿高分很难。在考试之前我们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今天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获取更多"语文知识quot;↓↓↓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1

1、 此小大之辩也

2、 《齐谐》者,志怪者也

3、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4、 翱翔蓬蒿之间

5、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6、 众人匹之

7、 而莫之夭阏

8、 彼且奚适也

9、 奚以知其然也

10、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2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 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

人而复哀后人也。

4.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 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 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 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 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 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 亦念其家。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 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3

1.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4

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使不超出范围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义:冒犯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 今义:宣告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鄙卑下贱

七、句式归纳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5

A.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C.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

TAG标签: 语文 知识点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_精选范文网

语文跟其它任何一个科目都不同,它的难度系数不高,但想要拿高分很难。在考试之前我们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今天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点击获取更多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