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择题五种解题方法集锦模板
相关文章
生物对我们来讲是一门新的学科,大家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生物老师和生物课程的学习方式,就迎来了生物的第一次大型考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生物提升解题能力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选择题五种解题方法集锦模板 1
1. 糖类的基本元素为C、H、O,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 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 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5.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6.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7. 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8.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9.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 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1.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13.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4.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5. 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6.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8. 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19.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0.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21. 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一类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22.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3. (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4.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5.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网络调节下完成的。
26. 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27.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前后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8.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9. 在真核细胞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DNA又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30. 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而对某种特定的DNA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31.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从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32.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33. 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35. 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6. 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7. 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信使RNA上四种碱基的组合方式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38. 反密码子是指转运RNA上能够和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反密码子也有61种。
39. 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40. 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41.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42. 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43. 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内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4. 在杂种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是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45. 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现为代代遗传。
46. 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应该禁止。
47.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则表现为自由组合。
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
48. 一般地说,色盲这种遗传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甥的(交叉遗传)。
49. 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50.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产生新性状。
51. 基因突变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结果。
52.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植物,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人工形成的多倍体植物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有丝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纺锤体。
53. 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54. 所谓的利用单倍体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这里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单倍体必须是针对二倍体而言,即是由二倍体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
55.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6. 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定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方向上)。
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57.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8.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59. 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60.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6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62.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63.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64.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65. 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66.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67.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食物关系而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
68.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69. 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0.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7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72. 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
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73. 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74. 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75. 细菌不谈等位基因(有该选项的首先排除)。
76.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77. 抗体的产生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
78. 血钙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无力。
79. 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并不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如筛管细胞(无核)。
80. 基因工程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高二生物选择题五种解题方法集锦模板 2
1.学会制定计划
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一定要学会制定计划,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对于不理解或者生疏的知识则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生物在短期内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物学习,是最明智的选择。
2.勤问、动手
高中生物如何在短期提高?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用头脑去思考问题。生物就是要求学生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究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去实验,向自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样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会更容易,更全面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生物成绩得到一定的提升。
3.善读、将知识点形成网络
善读就是要求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其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记忆。高中生物如何短期提高,同样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时一定要学会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这样在做题和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已经的掌握的知识。
4.注重生物基本知识的归纳
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5.生物高效的听课技巧
听,理科生中和生物最相似的可能就是语文了,但是作为高中的任何一个学生语文课从来没认真听过,考试起来都能考。高中生物却不是这样,不听课完全有可能考0分。语文太灵活,灵活到可以按自己平时的理解去答题,生物灵活是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的。
这就要求我们上课要注意听老师所讲的内容,学习怎么去处理这样一类的题目,学习怎样分析高中生物题目。书上介绍说细菌有什么样的结构,老师上课介绍了大肠杆菌的结构,试题考你甲硫杆菌你还不会么做。记忆+理解+老师讲解,相信自己再做一些练习就能好好掌握了。
6.形成知识体系
虽然高中生物的每一个知识点都非常的零散,但高考题是把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考到。高中生需要把所有的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学好高中生物这门学科。只有把这些知识点通过树状图的形式建立在自己的大脑里,那么这些高中生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高二生物选择题五种解题方法集锦模板 3
很多人常从否定伴X遗传来证明是常染色体遗传,即先认为是伴X遗传,若中间有一处解释不通,则假设是错误的,也有用多种口诀来记忆的,我个人认为都比较繁杂。
那么怎样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归纳出解决遗传问题的规律,使这类问题的解决变得快速简便呢?
常见遗传问题有 ①伴X显性遗传 ②伴X隐性遗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④常染体隐性遗传 ⑤伴Y染色体遗传 ⑥XY染色体同源段 ⑦ 细胞质遗传
下面就从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入手提出几种方法。
口诀速判法
1、找三人速判隐:双无生有为隐性,先管基因后管病;(从隐性入手,此隐性可以是患病也可以是正常,即显性病也从隐性的表现型正常入手)。
2、看孩子分常伴:女隐为常百分百;男隐为伴父有话;(或女隐父子显不为伴,男隐为伴父有话)。
【解析】
1、若女儿为X隐性,若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基因,则其父子不可能为显性。
2、如果儿子为隐性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种情况都可以;只有其父不是携带者,才是伴X隐性;故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
(一)直解法
“女隐为常百分百”题都不用看!直接看图;“男隐为伴父有话”,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图大都不用看,有这句话基本是伴X遗传。
例、(2014广东28)图是 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Ⅱ6的基因型是( ) 。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 。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 。
⑷哪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 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答案】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DXABXab或DdXABXab (2)Ⅱ-6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XAb 的配子(3)301/1200 1/1200 (4)RNA聚合酶
【解析】
首先从丙病入手,Ⅲ17马上可以确定为常染色体dd(女隐为常百分百),Ⅲ12男隐确定为XbY,(因为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然后甲病是伴性遗传病,那么是显还是隐呢?从女隐入手,先假定Ⅲ14为XaXa隐性,则不符合(女隐父子显不为伴),所以Ⅲ14是XAXa显性病。
(二)快速排除法
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无法排除常显和常隐,即只能否定不能肯定;只有假设为隐性,以伴X女隐为入手,先找患者为女隐,不能排除再找正常的为女隐,用“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就可以快速排除。因为男隐没有那句话就常和伴都可以,也无法排除。
例1: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从系谱图分析可得出( )
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
.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C.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
D.致病基因为隐性因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家族中代代有患病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由于第一代男性患病(显)而第二代中女性有正常个体(隐)“女隐父子显不为伴”,所以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
例2、(2010江苏生物29题)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
【答案】:常染色体隐性 伴X显性
【解析】
Ⅱ2可以判断甲病女隐为常百分百;乙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其正常女孩为隐的话,(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即可排除伴X显性性病。
(三)家族迁移法
从一个家族确定隐性,另一个家族确定“女隐父子显不为伴”;从女隐性入手才比较简单。
例:人类系谱图(如图)中,有关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X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B
【解析】
这题父亲和母亲均患病,但是生了正常的儿子,正常为隐性,男隐却没有那句话;但是另一个家庭中,父亲患病女儿正常,则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正常(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其病者是常染色体显性病。
统计分析法
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不用杂交,只统计人群中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就可作出预测。在伴X隐性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是男性多于女性。但直观的判断雌雄患病比例不同时一定要注意应统计足够多的个体。
例.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假定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常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正交反交法
若系谱中,常用正交和反交实验判定遗传方式,孟德尔遗传规律常染色体遗传正交和反交后代男女(雌雄)比例结果相同,而伴性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且与性别相关;而细胞质遗传,女性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女性正常的子女全部正常,即子女的性状总是与母方一致,也称为母系遗传;
例1、现有一对相对性状高茎(A)与矮茎(a),但不知道其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可供选择的杂交实验材料有:纯合高茎植物和纯合矮茎植物。
【答案】
正交和反交法
【解析】
如果选矮茎雄与高茎雌杂交为正交,后代全为高茎;若选矮茎雌与高茎雄杂交为反交,后代雄全为矮茎,雌全为高茎;则为伴性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后代都全为高茎,则是常染色体遗传。
例2、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成虫身长只有0.6厘米,如同米粒般大小,比普通苍蝇小得多。喜欢在腐烂的水果和发酵物的周围飞舞。每两周内就能繁殖出新的一代,是进行遗传实验的“明星”材料。下表是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
(1)上述甲乙杂交方式在遗传实验中互称为_____________。
(2)果蝇CO2敏感性与刚毛形状两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
(3)请绘制一个遗传图解分析上述的一个杂交实验,就能判定果蝇眼色基因(用A、a表示)在_______染色体上。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F1甲中雄果蝇与F1乙中雌果蝇杂交得到F2请将F2可能的表现型补充在表中相应空格。
(5)上述杂交F2中CO2敏感直刚毛红眼雄果蝇占_______。
(6)已知果蝇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方案
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果蝇进行调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交和反交
(2)不符合 CO2敏感性是细胞质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3)X (图解略)
(4)雄:C02敏感直刚毛白眼 C02敏感卷刚毛红眼 C02敏感卷刚毛白眼
雌:C02敏感卷刚毛红眼
(5)3/16
(6)方案②统计具有该性状果蝇的性别比例
结果:若该性状雄性多于雌性,则基因h位于X染色体
若该性状雄性与雌性差不多,则基因h位于常染色体
若该性状全是雄性,则基因h位于Y染色体
【解析】
(1)和(2)中,甲乙杂交是正交和反交,CO2敏感性其后代F1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而是符合细胞质遗传;
(3)和(4)中,直刚毛对卷刚毛正交和反交后代雌雄性状一样的是常染色体遗传;红眼对白眼正交和反交后代雌雄性状不一样,是X染色体遗传。所以雄果蝇有三种表现型,雌果蝇只有一种。
(5)F2中直刚毛为3/4,红眼为1/4,所以相乘为3/16。
(6)从隐性入手方便统计,分析性状与性别的比例就可得出结论。
X和Y染色体同源与非同源法
如果是Y染色体上显性或非同源部分遗传,一定符合以下规律:男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而且只有在男性中出现。X和Y染色体同源部分,则有七种基因型,当XAYa与XaXa杂交时,后代雌的全为XAXa显性,雄的全为XaYa隐性;也有性别差异。
若纯合雌性XaXa和纯合雄性XAYA交配,后代雌雄全是显性的,那就在同源区段;后代雄性全为隐性,雌性全为显性,则在伴X非同源段。
例1:(2017年全国卷Ⅰ)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种。
【答案】 3 5 7
【解析】
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有XAXA、XAXa、XAYA、XAYa、XaXa、XaYA、XaYa。
例2.科学家对人类的X、Y两条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两条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若某病是由位于同源区段Ⅱ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则该病发病情况与性别无关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全为患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一个表现型正常女性的儿子患病、正常均有可能
【答案】 B
【解析】
当XAYa与XaXa杂交时,后代雌的全为XAXa显性,雄的全为XaYa隐性。
遗传实验分析法
高考经常考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遗传实验,是重点掌握的问题,一般高考出题不会太难,但是很多同学都失分却很大,问题出在平时缺少分析与综合探究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只会背知识点是不够的。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有差异的就两个实验:
一个是XbXbXXBY,一次杂交试验就可以把性别分开,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与亲本雄性显性相同),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与亲本雌性隐性相同);
二是XBXbXXBY,后代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显性性状;雄性则一半显性,一半隐性性状。只有子代性别比例有差异才能判断为伴性遗传。
例、(2016全国卷1)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
(1)同学甲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子代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相同,所以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不能判断为隐性。
(2)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有差异的就两个实验
一是XbXbXXBY,一次杂交试验就可以把性别分开,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与亲本雄性相同),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与亲本雌性相同);
二是XBXbXXBY,后代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显性性状;雄性则一半显性,一半隐形性状。只有子代性别比例有差异才能判断为伴性遗传。
总之,遗传方式高考几乎每年都出题,基本上从上述几个方面出题比较常见,有了这些规律,遗传方式问题就简单多了,解题也就快多了,苦读无效不如规律一捻。
高二生物选择题五种解题方法集锦模板 4
四种训练的模式:同步训练模式、方法规律训练模式、错题突破模式和考前训练模式。通过这四种模式的有机结合来训练可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1、同步训练模式。平常根据自己的课程进度进行训练。同步训练模式中整个题目都是按照知识块来进行分类训练。每个知识块都有基础题、拓展题、创新题等。基础题主要是巩固你的基础知识,做到灵活运用、理解透彻。
拓展题也是考试中在这个知识点所涉及到的最难点,考查你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创新题体现在考试的方向,考查你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符合课标要求,体现对探究过程的考查。针对这些内容列出每个题目的“考查点是什么”,让自己潜移默化地理解老师出题的意图,逐步掌握在每一个知识点老师出题的奥秘是什么,从而全面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2、方法能力训练模式。按照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进行训练。方法能力训练模式,让你在学习到一个小阶段时,通过方法能力的专项训练来提高解题的能力。能够从方法、技巧的角度再来看待题目、看待知识。通过方法技巧的学习,能够不断体会和总结出对于不同知识适用什么样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3、错题突破训练模式。让你不再犯相同的错误。错题突破训练模式,让你在每一个小阶段的时候,都能够轻松的复习自己以前做错的题目,能够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可以逐步缩小自己错题的范围和没有掌握的知识的范围,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很多好学生都采用这个方法来进行学习。
4、考前突击训练模式。让你快速掌握必考题目。考前突击训练模式,是让你在最后阶段,面对考试前时间有限的情况,怎么办根据自己的经验,把认为最重要的题目、常考的题目在这里找出来,在最后的时刻,只要有3到5天的时间,把这些题目认真的做一遍,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二生物选择题五种解题方法集锦模板 5
一是归纳
首先讲讲归纳,这是我个人最推崇的方法。因为我高三这一年花在比赛上的时间很多,没有严格地按照老师的进度很系统的复习,但知识归纳帮助我将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的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我高二的时候做了全部自己写的那种归纳,上高三不久,就在优化设计上对它给出的框架做了补充。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课本是最最最根本的,大家一定要三本课本读的滚瓜烂熟。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察看就可以了。
在做好了以上两种归纳的基础之上,便做着两种归纳的归纳,也就是特殊知识点的归纳,把基本知识中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易忘的、易混淆的、难懂的、有代表性的和特殊的知识点或例子另外抄写来,还有把习题归纳中常错的、易错的、常考的、特殊的知识点也一起抄下来,这样就组成了特殊知识点归纳。平时在听完课,做完习题后应该着重做基本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而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应该先看一边书本,再看一遍知识归纳,一边看一边把重点要点写下了也就是做特殊知识归纳,最后就只看这本特殊知识归纳。如果时间允许,边看边把记不住的打上记号,到了最后的最后就只看有记号的。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了。懂的看一眼就行了,因为这些知识本来就烂熟于心了;而不太有把握的,经过这样抄一遍,看几遍也都攻下来了,所以上考场的时候就可以信心百倍了。我高考前两个星期就是先花了一个星期把书本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做了特殊知识归纳,然后接下来那个星期就看特殊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我是看卷子的)。
二是做题
练习题的选择:主要做好老师发的卷子,自己再有一两本就可以了(根据自己能力,难度可稍大)
常用:优化设计、黄冈考典、易错题宝典、龙门书局(实验!)
要点:多做
精做(高考题,实验设计题,经典实验题)
简答题要认真对答案,能背下更好(主要是练表述和实验设计注意事项)
归纳
做过的题目要有印象,不要做了跟没做一样
课上课下多和同学老师讨论
听课
做好预习
听课时记一些特殊的例子,自己预习是没有留意到的和不明白的
讲卷子时不管做没做对都要留心,主要记下一些技巧性东西和每道题的考点
及时提问
以上是复习准备的方法,是知识录入,那考试时应该怎样把知识提取出来呢?我想,首先应该确信自己每个知识点都弄懂了,遇到一个问题时,要做的就是把答案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看到一个题目,先把握住这道题要考的是什么知识点,然后以这个知识点为关键词,搜索若干个出相关的知识点,就像在网上搜索资料一样;简单的题目答案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而复杂的题目则需要在搜索出来的知识点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或是搜索出所有合适的知识点。后一种方法在生物考试中尤为重要,因为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联系性,生物体各种形状和功能的联系决定了我们学的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也决定了试题答案要求全面。生物试卷中更多的是多选题和简答题,全面和体现联系是取得高分的关键。牢固的基础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灵活的思路则是学好这门课,考出好成绩的根本。
上面介绍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我觉得不仅适用于学习生物,也适用于学习其他科目,当然要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而不断改良。我的学习方法,像知识归纳,是要花很多时间和心血的,我并不十分聪明,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勤奋来收获更多的知识。勤奋、付出,是每一个求学的人都必须做到的。
人们都称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背诵、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不要死记硬背,把生物学成“死物”,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其规律。可根据知识特点、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如简化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等等。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生物知识的重要保证。
高二生物选择题五种解题方法集锦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