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大全合集
相关文章
快乐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只是不同的人追求的目标不同,对于我来说,有许多事情会让我感觉到快乐,但是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学习的时候,因为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使我有了更强的本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大全合集 1
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 (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电场
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电场强度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电场的叠加
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电场线
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DAT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
(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1)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3)电场线的特点:
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相交;
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
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
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
电势差
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
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
电场和功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 φA -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时,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
原因:电荷从一电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5.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6.等势面的画法:相另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
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
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3.d: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电容器
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 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大全合集 2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1.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 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 起电的方法
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
(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
1.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 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
3. 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 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例: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电荷量为QA=6.4×10-9 C,QB=-3.2×10-9 C,让两个绝缘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思路点拨】 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根据对称性,两个球一定带等量的电荷量.若两个球原先带同种电荷,电荷量相加后均分;若两个球原先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再均分.
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大全合集 3
二、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 +R)或E=Ir+ IR(纯电阻电路);
E=U内 +U外 ;E=U外 + I r ;(普通适用)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 (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
{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8.电源总动率P总=IE;电源输出功率P出=IU;电源效率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7.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大全合集 4
电场公式总结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
{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抛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等势面。
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大全合集 5
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高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大全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