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8

高二属于高中三年承上启下的时期,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高中生一方面对学校的环境、制度已经十分熟悉:另一方面又将面对高二阶段这一学习分化的分水岭,所以上好高二对整个高中来说意义重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1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3.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1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2

1、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儿已薄缘相(xiàng相貌,名词)

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

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

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

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2、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3、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4、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3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2)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

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老者”)

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3)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

(4)数词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3、一词多义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

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一觞一咏(一边)

若合一契(数词,一个)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

其致一也(一样)

夫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

悲夫(语气助词)

二、虚词

1.以

(1)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

(3)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

(4)介词,到。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已为陈迹

4.之

(1)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

(5)代词,它。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

(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

(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

(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要词释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疏导、引来)

悟言一室之内(悟言:晤言,)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终期于尽(期:至,及)

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

是日也(是:指代词“这”)

茂林修竹(修:长)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信可乐也(信:指确定)

向之所欢(向:指过去)

列坐其次(次:指旁边)

及其所之(及:指等到)

《赤壁赋》

——苏轼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

2、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凌:古:超越今:欺凌)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今:美貌的人)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儿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唱歌)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③下江陵(攻占)

④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①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②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如诉如泣(副词,像)

(3)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4)白白露横江(白色的,adj)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6)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ady)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而卒莫消长也(增长,v)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7)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8)歌歌窈窕之章(唱,v)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歌曰(歌词,n)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n)

二、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3)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句式

l.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②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③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④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

5.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四、其他重要词语:

客亦知夫水与月夫:(夫:那,代词)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4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120回,曹雪芹写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誉杜甫是“诗圣”。

5、《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

6、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有《李义山诗集》。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8、《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9、《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10、《师说》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5

《滕王阁序》

潦水俨临帝子之长洲上出重霄鹤汀凫渚即冈峦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彭蠡之滨衡阳之浦。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等,动词,同于,与……相同。)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

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作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

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名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副词,最。

2.胜:

①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形容词,尽、完。

3.穷:

①响穷彭蠢之滨动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动词,尽。

③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动词,走到尽头。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临别赠言副词,将要。

②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③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高二语文必修三基础常识知识点概括5篇_精选范文网

高二属于高中三年承上启下的时期,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高中生一方面对学校的环境、制度已经十分熟悉:另一方面又将面对高二阶段这一学习分化的分水岭,所以上好高二对整个高中来说意义重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