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知识点笔记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14

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份努力十份成功,一分辛苦一分才,要想学习成绩好,多记多看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知识点笔记1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内亲外戚

2.情话:知心话

3.来者:未来的事情

4.征夫:行人

5.扶老:手杖

6.风波:指战乱

7.人事:指做官

8.去留:指生死

9.寻:不久

11.交:交互,都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2.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生活

(三)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幼儿,儿童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将要。)

②《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ang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名词,辈分。)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泛指军队。)

2.引

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动词,开弓,拉弓。)

②相如引车避匿(动词,牵,拉,引。)

③引壶觞以自酌(动词,拿来,取来。)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召请,召引。)

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避开,退却。)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动词,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名词,前言,序文。)

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动词,顺着,顺随。)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动词,骑,坐,驾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介词,凭借,趁着。)

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4.策

①执策而临之(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册”,记录。)

④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名词,计策,计谋。)

5.审

审容膝之易安(动词,明白,知道。)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动词,随从,顺从。)

②如土委地(动词,散落,堆积。)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动词,托付。)

7.怀

①怀良辰以孤往(动词,留恋,爱惜。)

②则有去国怀乡(动词,怀念,想念。)

③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名词,心情。)

④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动词,心中藏着。)

⑤汝姊在吾怀(动词,胸前。)

⑥怀其璧,从径道亡(动词,揣着。)

五、重要虚词

8.而

①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②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③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④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⑤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表修饰

9.之

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助词,取独

②恨晨光之熹微助词,取独

③悦亲戚之情话助词,的

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往

⑥求之靡途代词,它

⑦公田之利助词,的

⑧会有四方之事助词,的

⑨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10.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

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用法相当于“而”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

⑤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承接

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⑦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⑧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

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

⑾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

⑿家叔以余贫苦连词,因为,由于

⒀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复驾言兮焉求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乐夫天命复奚疑

④皆口腹自役(代词“自”作宾语前置。说明:这只能作为一说。)

(三)被动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四)省略句

①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省介词“于”)

②稚子候(于)门(省介词“于”)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省主语“余”)

④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语“余”)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但“载饥载渴”教材注为助词,无实义。)

《滕王阁序》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等,动词,同于,与……相同。)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

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作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

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名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副词,最。

2.胜:

①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形容词,尽、完。

3.穷:

①响穷彭蠢之滨动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动词,尽。

③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动词,走到尽头。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临别赠言副词,将要。

②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③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高二语文知识点笔记2

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道路,大道。

命运多舛:指平生的遭遇、经历不顺。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不肥沃。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迟缓笨拙的样子。

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钳制:用强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动。

攻讦:(因利害冲突)揭发并攻击他人的过失或隐私。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客观环境也改变了。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昙花一现:原来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在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人一出现就很快消逝。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和影响。

高二语文知识点笔记3

《赤壁赋》

——苏轼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

2、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凌:古:超越今:欺凌)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今:美貌的人)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儿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唱歌)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③下江陵(攻占)

④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①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②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如诉如泣(副词,像)

(3)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4)白白露横江(白色的,adj)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6)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ady)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而卒莫消长也(增长,v)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7)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8)歌歌窈窕之章(唱,v)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歌曰(歌词,n)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n)

二、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3)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句式

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②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③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④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

5.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四、其他重要词语:

客亦知夫水与月夫:(夫:那,代词)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高二语文知识点笔记4

1、词语:

窈窕:指女子步行缓慢的样子。

少焉:不多一会儿。酾酒:斟酒。

冯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愀然:忧愁的样子。

舳舻、横槊、赋诗、麋鹿、扁舟

徘徊、斗牛、扣舷、桂棹、幽壑

江渚、扁舟、相属、蜉蝣、肴核

狼籍、相与、枕藉、嫠妇

2、成语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将断未断。形容音乐细微绵长或声音微弱或情况危急。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尽,用不完。形容极其丰富。

3、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员(另外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词坛豪放派的代表(另有南宋辛弃疾)。是北宋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将。词作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有前后《赤壁赋》等。

高二语文知识点笔记5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3.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1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高二语文知识点笔记5篇_精选范文网

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份努力十份成功,一分辛苦一分才,要想学习成绩好,多记多看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下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