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5篇
相关文章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语文要想成绩提高,需要多记多看多做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1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2
《归去来兮辞》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3)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世的情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安乐)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6)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空膝的小屋)
感吾生之行休(生:一生)
(7)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腾王阁序》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作动词,往上飞)
4、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5、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6、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7、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8、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用眼睛看,望)
9、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10、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11、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3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4
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3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4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5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6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7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8贾人,商人。
9出官,(京官)外调。
10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1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2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14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15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16“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5
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驻扎,驻军)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既东封郑(以……为疆界)与郑人盟(结盟)宦士三百人于吴(使…做宦,帝王的仆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以礼相待)无不bù之(给…食物吃)老臣病足(患病)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质于齐(做人质)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王无罪岁(归罪,归咎)狗髭食人食而不知检(吃)填然鼓之(敲起鼓)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在夜间)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向东)必庙礼之(在庙堂上)朝服衣冠(在早上)暮寝而思之(在晚上)能面刺寡人之过也(当面)日饮食得无衰乎(每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事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向上;下,向下。均作状语。)
⒉动词活用今寡人不能。(才能。)其继有在者乎。(继承人。)若不阙秦。(使……阕。)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使……归顺。)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⒊形容词活用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国家。)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以待乏也。(物质匮乏的时候。)吊有忧,贺有喜。(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虽无四方之忧。(忧愁的事,指外患。)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羞恶之心。)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削弱。)然后卑事夫差。(降低身份)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羞辱,侮辱。)洁其居。美其服。(洁,使……洁;美,使….美。)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胜过。)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作动词。)五特殊句式⒈判断句①此寡人之罪也——这是我的过错。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几个人的过错。③是社稷之臣也。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⑤非我也,岁也。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ou使之然也。⑦南冥者,天池也。⑧《齐谐》者,志怪者也。
3.省略句①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②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③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省略介词“于”。)④不得见(太后)久矣(省略宾语。)⑤(老臣)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省略主语与兼语。)⑥(太后)不及今令(之)有功于国(省略主语与兼语。)⑦以(之)告(之)〔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⑧róu以(之)为轮。
4.倒装句⑴宾语前置①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于(在)赵托自(a.“以何”,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b.“自托”动宾短语宾语前置。)②何后之有?——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③未之有也——未有之也(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3)介词结构后置①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②且贰于楚-----于(对)楚贰③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④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昔者夫差于(在)诸侯之国耻吾君⑤乃号令三军曰-----乃于(向)三军号令曰⑥……贤于长安君--------于(比)长安君贤(胜过)⑦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以膏腴之地封之⑧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从)蓝取之,而于(比)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比)水寒
5.被动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固定句式: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推测,译为:该不会``````吧。)
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