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易错知识点大全模板
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主要讲的是各种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规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易错知识点大全模板 1
一、东亚:
1、总括:(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十二、南极:
1、总括:(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高三地理易错知识点大全模板 2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2、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近快,7远慢)
3、黄赤交角
①大小: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大小为23.5°(23026,)。
②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③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①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日变化: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受太阳直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3.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半球,则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不同半球,则纬度差为两点纬度相加。
4.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 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房屋朝北。
③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④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于赤道处,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N,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③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S,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④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与极圈之间,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对应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则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5、昼夜长短的计算:
常规计算:根据昼弧或夜弧所占比例计算或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规律计算: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的夜长。
高三地理易错知识点大全模板 3
重要纬线:
00纬线(赤道):几内亚湾(0°)、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30°E)、马来群岛(120°E)、亚马逊河口(60°W)
地理意义:最长纬线;南北半球自然分界;全球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23°26'N或23.5°N):撒哈拉西部(0°)、红海、阿拉伯半岛中部(60°E)、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90°E)、云南广西广东南部(汕头)、台湾海峡(120°E)及中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湾中部(90°W)、古巴以北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北;热带与北温带分界.
南回归线(23°26'S或23.5°S):南非高原东侧(30°E)澳大利亚西部高原(120°E)澳大利亚大分水岭(150°E)拉普拉塔平原(90°W)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南;热带与南温带分界.
300N纬线: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萨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
400N纬线:南欧三大半岛、黑海海峡、塔里木河、敦煌、嘉峪关、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岛、鸭绿江口
(秦岭—淮河:32°-34°N;南岭:26°N;阴山:41°N)
北极圈(66°34'N或66.5°N)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地理意义: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分界.
南极圈(66°34'S或66.5°S)南极大陆外围。
地理意义: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分界.
大洲经纬大致定位:
非洲最西侧正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左右,最东侧大约50°E左右,北侧在地中海沿岸,南侧开普敦,两地均是地中海式气候,而地中海式气候在世界各地分布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总结起来非洲位置应该是:小东经,小纬度!同样道理,欧洲位置(小东经,大北纬)在非洲北面;大洋洲位置(大东经,南半球);南北美洲都在西半球(160°E--20°W),且北美东侧和南美的西侧都是大致60°W,所以是:大东经,小西经;南极洲自然是大南纬,全经度了;我们亚洲是:东半球(20°W-160°E),中(30°-60°)低(30°以内)高纬度(60°N以北).
高三地理易错知识点大全模板 4
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高三地理易错知识点大全模板 5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高三地理易错知识点大全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