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的单元测试知识点分析推荐模板
相关文章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三地理的单元测试知识点分析推荐模板 1
1、把握课程大纲
每个省在高考之前都会公布考试大纲,如果对学习内容感觉没有头绪,可以查阅往年的考试大纲。大纲中列举出了所有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建立学科知识网络。
2、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
高中地理依托地形地貌,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块,讲述了自然的演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按照这个脉络,不断地将自己所学加到框架中去,就可以对地理认识更加深刻。
3、勤学苦练
所有科目离不开练习,地理也一样。由于地理知识点较为碎细,因此需要大量练习来巩固记忆。这里推荐同学们购买一本同步练习册作为随堂练习,同时购买一本高考复习题册将平时的知识点直接对照到高考上,做到温故知新。
4、记图
地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在于各种图例。要想学透高中地理,需要挑选有代表性的图例记住。如讲到气候分布规律时,应当将全球气候分布图与风带图记住且能对应起来,当建立起二者关系后知识就更加容易理解。
5、做笔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做笔记与否取决于个人。高中地理学习可根据自己情况另备笔记本或记在书上,划住重点并且将自己的理解标注在旁边,以备日后复习所用。
lt;<<返回目录
高三地理的单元测试知识点分析推荐模板 2
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 河流峡谷 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气候与自然带地理知识专题必背知识点
⑴ 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 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⑸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⑹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 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⑺ 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
(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⑼ 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
①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 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 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⑾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 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⒀ 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⒁ 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⒂ 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⒃ 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 大 ,原因是: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⒄ 气温的日较差:纬度越高越 小 ,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 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 ,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⒅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 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 ,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⒆ 天山南坡有无林带 无 ,原因为: 背风坡,降水量少。
⒇ 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高三地理的单元测试知识点分析推荐模板 3
(一)商业街的区位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 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发为主
(二)商业小区的区位
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
(三)商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即服务区)
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即: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运输便利③经济腹地广阔而发达④城市经济贸易发达
高三地理的单元测试知识点分析推荐模板 4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亚,最大港口城市德班、最大城市和金都约翰内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高三地理的单元测试知识点分析推荐模板 5
地形
一、东亚:
1、总括:(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十二、南极:
1、总括:(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总括:大面积冻土覆盖;
高三地理的单元测试知识点分析推荐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