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9

高考生物是包含在高考理综里的科目,生物相对于物理和化学要记的知识点会多一些,这些重点的知识点要多加注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1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4.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6.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8.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9.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2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3.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5.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10.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3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5、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

基本元素:C、H、O、N(4种)

最基本元素:C(1种)

主要元素:C、H、O、N、P、S(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3、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5、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式是:A—P~P~P。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被称为能量“通货”。

27、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作用呼吸;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4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2.只有顶芽才能产生生长素、侧芽不能产生生长素。

3.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4.抗体、胰岛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是主动运输。

5.浆细胞能识别抗原。

6.激素、神经递质、mRNA发挥作用后不被分解。

7.渴觉中枢、痛觉中枢在下丘脑。

8.双子叶植物的根不具有顶端优势。

9.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就能发生改变。

10.半透膜就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5

(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含义和分类$lesson$

1.含义。器官移植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摘取一个身体中有活力的器官,并把它置于自身或者通常是另一个个体体内的某一位置,去替代那些因为损伤、病变而失去功能、也无法医治的脏器,以达到拯救生命的一种现代治疗方法。

其中,捐出器官的一方称为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成为受体。

2.分类。依据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分为

(1)自体移植,器官移植的供、受体为同一个体;

(2)同种异体,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组织、器官移植;

(3)异种移植,供体、受体属于不同种属的器官移植。

(二)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问题

1.活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对活体器官移植,特别是以未成年人或利用再生育孩子作供体的利弊评价有争论。

2.尸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尸体器官移植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束缚;当死者生前没有捐献遗体器官的意愿而又无反对表示时,能否将其作为供体;当涉及不同死亡标准时,如何确定和选择摘取器官的时机。

3.可供移植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在器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器官如何分配?器官能否商业化?能否进行异种器官移植?

4.卫生资源配置的伦理问题。如何处理昂贵的器官移植与防治常见病二者之间的矛盾,才能体现卫生资源宏观分配的公正合理性。

(三)人体器官移植的国际伦理准则

1.活体器官移植的准则:

(1)只有在找不到合适的尸体捐赠者或有血缘关系的捐赠者时,才可接受无血缘关系者的捐赠;

(2)非牟利和自愿原则;接受者及相关医生应确认捐赠者出于利他的动机,不是为图利,捐赠者完全出于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向没有血缘关系者恳求,或利诱其捐赠出肾脏,接受者本人或其家属、支持捐赠的机构,不可付钱给捐赠者,以免医误导人们认为器官是可以买卖的,不过,补偿捐赠者在手术与住院期间因无法工作所造成的损失与其他有关捐赠的开支是可以的;

(3)保证捐赠者权益原则,要保证捐赠者捐出器官后发生任何问题,均会给予援助;捐赠者应已达法定年龄;

(4)必须符合医学、伦理学的相关标准,活体无血缘关系之捐赠者应与有血缘关系之捐赠者一样,都应符合伦理、医学与心理方面的捐肾标准;

(5)捐赠者与接受者的诊断和手术必须在有经验的医院中施行。

2.分配尸体器官的准则:

(1)化原则,所捐赠的器官,必须尽可能予以的利用;应依据医学与免疫学的标准,将器官给予最适合移植的病人;决不可以浪费可供使用的器官;

(2)公正分配原则,应成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器官分配网,做公平合适的分配,分配器官必须经由国家或地区的器官分配网安排;分配器官的优先顺序,不能受政治、礼物、特别给付或对某团体偏爱的影响;

(3)参与器官移植的外科与内科医生,不应在本地、本国或国际上从事宣传;

(4)从事移植的外科医生和小组其他成员,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牵涉买卖器官或任何使自己及所属医院获益的行为。

(5)回避原则,宣布死亡的医生不得参与器官的摘除和移植

我国器官移植的相关规定、法则尚在酝酿、制订的过程之中。我国的深圳已经制定出台了《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条例》。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5篇_精选范文网

高考生物是包含在高考理综里的科目,生物相对于物理和化学要记的知识点会多一些,这些重点的知识点要多加注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