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与基本学习方法整理集锦
相关文章
遗传规律都是高中生物的重难点,也是高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物遗传规律高考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与基本学习方法整理集锦 1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一、
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二、
非选择题建议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
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做好。如选修试题,接下来是生物与环境试题。做到认真阅读时要看见、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提示用笔在试卷上做简单的勾画。在做好会做的题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三、
用专业术语答题、坚决不留空白
1.强调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2.尽量熟悉理综试卷的特点:生物题容易得分,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保证生物题有时间做。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四、
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启示
1.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或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
(1)联系中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2)当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查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3)对于图表、曲线等试题,需要根据图表或曲线中提供的文字或数据信息进行填写。
(4)当拿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答案后可用括号补充。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法)。
2.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回答为什么)。
(1)要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答题时才能答准。
(2)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3)答案宜简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4)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5)若课本中没有,自己要精心组织语言,但要注意话要说完整,不要“词不达意”甚至“答非所问”。
(6)写好后要读一遍,注意科学性。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五、
考前:回归课本
把教材上的原句原话,尤其是加粗的黑体字,制作成填充,填写。
把教材上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点击关键词。
列出教材上的图解、反应式等,默写。
阅读章节的前言和小结。
高考生物提分攻略六、
实验题的答题技巧
过去理综中实验题的操作步骤的文字描述,给了生物学科,由于难度大,加上阅卷难把握,所以,现在对实验题的难度降低了,一般不要求写出全部的操作步骤,但会在写好的步骤中,让你填写完整的操作步骤,或已经写全操作和实验现象,让我们写出相关结论。
虽然近两年降低了难度,为了防止高考生物试题反中学老师教学套路,怕再次出现写操作步骤试题,我们还要需要加强实验题的答题技巧训练。
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与基本学习方法整理集锦 2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与基本学习方法整理集锦 3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 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9世纪末叶,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如何?到底哪种成分才是遗传物质?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RNA。由于染色体不是单一物质组成,因而,遗传物质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的争论相当激烈,随着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进行,使人们普遍接受了DNA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你认为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是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使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三是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四是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在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中,一批批科学家前赴后继,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创造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这些经典实验的创新之处及其他们的结论怎样? 格里菲思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一起注入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并分离得到了能够稳定遗传的S型肺炎双球菌。据此,他得到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促进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艾弗里及其同将组成S型肺炎双球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已培养了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并创造性的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加入,发现只有加入DNA才能促使R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他们首次提出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让人们普遍接受“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结论的科学家是赫尔希和蔡斯,在于他们找到一种特殊的实验材料—大肠杆菌T2噬菌体(蛋白质与DNA可以有效分离),并借助于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噬菌体侵入到细菌的成分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亲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4.为什么只能用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不能用14C和18O?如何标记? 标记两种物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进行噬菌体中侵入到细菌体内的是DNA还是蛋白质,因而标记元素应该是蛋白质或DNA特有的,如果选用14C和18O两种物质均含有不具有特异性,因而不可以。而DNA含P,蛋白质含S,P、S是他们各自特有的元素,因而可以用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由于噬菌体等病毒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宿主细胞单独进行,其生命活动及物质合成必需依赖于活的宿主细胞,因而,利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应先利用同位素标记其宿主细胞,然后以噬菌体病毒侵染已被标记的细菌,使形成的噬菌体含有被标记的元素。
5.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正确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有生物而言,DNA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还可能是RNA或蛋白质;二是含有D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三是绝大多数生物含有DNA。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线菌:(链霉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共三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1)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与基本学习方法整理集锦 4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与基本学习方法整理集锦 5
(·江苏卷)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的系谱图如图所示,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_(是/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________个体均不患病。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系谱图中的女儿(Ⅱ?3或Ⅱ?6)患病而父亲(Ⅰ?1或Ⅰ?3)不患病,可排除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可能,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据题意分析可知,Ⅰ?1与Ⅰ?2家庭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a,不带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B;而Ⅰ?3与Ⅰ?4家庭带的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b,不带a致病基因,即为A;也就是说,Ⅰ?1与Ⅰ?2的基因型都为AaBB,Ⅰ?3与Ⅰ?4的基因型都为AABb,这样,Ⅰ?1与Ⅰ?4、 Ⅰ?2与Ⅰ?3婚配所生后代的基因型都为A_B_,都表现为不患病。进一步推导可知,Ⅱ?2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注:两种基因A与B可以交换),Ⅱ?3的基因型是aaBB,Ⅱ?4的基因型是AAbb,Ⅱ?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则Ⅲ?1的基因型是AaBb;Ⅱ?2与Ⅱ?5婚配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婚配方式有三种可能,即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最后的概率是:++=。
答案 (1)不是 1、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Bb AABB或AaBB(AABB或AABb) [对点强化](·湖南六校联考)下图是4个患遗传病的家系,图中的黑色为遗传病患者,白色为表现正常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母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的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25%
解析 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丁患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乙患病的遗传方式可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为该种遗传方式,则患病男孩的母亲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而父亲则不含致病基因;家系丁中的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
答案 B
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与基本学习方法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