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高三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推荐 1

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

(1)细胞工程: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者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取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在细胞器水平上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属于细胞工程。

(2)细胞全能性: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考点细化:

① 都具有该生物全部遗传信息,因此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② 细胞在生物体内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③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离体,合适的营养和激素,无菌操作。

④ 在生物的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细胞的全能性最高。

(3)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考点细化:

① 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叫脱分化。

② 再分化是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重新分化出根或芽等器官。

③ 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不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

④ 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的成分有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物,与动物细胞培养相比需要蔗糖、植物激素,不需要动物血清。

⑤ 在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过程中,需要植物激素

⑥ 植物组织培养全过程中都需要无菌,愈伤组织之前不需要光照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考点细化:

① 用植物体的茎尖、根尖来获得无病毒植物

②人工种子中人工胚乳相当于大豆种子的子叶,人工种子与正常种子相比发芽率高。

③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需要植物组织培养

(5)将不同种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叫做植物体细胞杂交。

考点细化:

①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② 物理方法:电刺激、振荡、离心;化学方法:聚乙二醇

③ 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是新细胞壁的形成

④ 融合后的杂种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6)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一育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7)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等

(8)动物细胞培养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考点细化:

① 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② 动物细胞培养基液体,植物细胞培养基固体,培养的动物细胞通常取自胚胎、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

② 动物细胞培养时的气体环境是95%的空气+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CO2起到调节 PH值作用

③ 使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④ 动物组织处理使细胞分散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⑤ 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样的培养过程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9)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区别:操作步骤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诱导方法不同: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只能用物理、化学方法;最终目的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最终是为了获得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最主要目的是获得单克隆抗体。

(10)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11)熟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考点细化

① 生产杂交瘤细胞要用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② 注射相应抗原后,从小鼠脾脏中提取出B 淋巴细胞

③ 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④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需要两次筛选

⑤ 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或者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者小鼠腹水内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联想拓展:

①杂交瘤细胞融合时,对 B 淋巴细胞为免疫过的B 淋巴细胞

②一种 B 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③A 和 B 两种细胞融合,只考虑两两融合,融合方式有 AA、BB、AB 融合三种

④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培养基中加入特定化学物质)。

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抗体—抗原杂交检测)(培养基中加入特定抗原)。

(13)单克隆抗体在多种人类疾病及动植物病害的诊断和病原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也有少量用于其它疾病治疗。

拓展:生物导弹中,单抗的作用是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量。

(14)去核卵母细胞能够激发核的全能性,选用的卵母细胞应该是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

(15)核移植技术获得的动物因为有细胞质基因的影响、生活环境的差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造成核移植动物与供核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

高三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推荐 2

1、转基因技术育种: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克隆出来,加以修饰和改造,再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从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和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2、转基因植物的实例:转基因烟草、转基因耐贮藏番茄、转基因抗虫作物(抗虫棉、抗虫玉米、抗虫杨树和抗虫甘蓝)、抗除草剂作物。

3、转基因动物的实例:超级小鼠、绵羊、兔等。

4、细胞杂交育种:指将同类或不同类生物体地原生质体或体细胞,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条件下进行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再创造条件将杂种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杂种生物个体。(如马铃薯--番茄植株和白菜??甘蓝)

高三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推荐 3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高三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推荐 4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实验原理

1.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

2.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二、实验材料

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三、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实验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质壁分离的方法(引流法):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然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即可。

质壁分离复原的方法:改用清水实验。

三、讨论

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

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一、实验原理

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二、实验注意事项

1.不让H2O2接触皮肤,H2O2有一定的腐蚀性

2. 不可用同一支滴管,由于酶具有高效性,若滴入的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3.肝脏研磨液必须是新鲜的,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放置过久,可受细菌作用而分解,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活性降低

4.肝脏研磨要充分,研磨可破坏肝细胞结构,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来,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高三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推荐 5

1.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均有水生成,均有水参与反应。

2. ATP中所含的糖为核糖。

3. 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是自养型生物(如菟丝子是寄生);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蛔虫);蚯蚓、螃蟹、屎壳郎为分解者。

4. 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协调运动的作用,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下丘脑为血糖,体温,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既是神经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

5. 胰岛细胞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而由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控制,也可受血糖浓度直接调节。

6. 淋巴循环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的平衡,将少量蛋白质运输回血液.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7. 有少量抗体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8. 真核生物的同一个基因片段可以转录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mRNA。原因:外显子与内含子的相对性。

9. 质粒不是细菌的细胞器,而是某些基因的载体,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

10. 动物、植物细胞均可传代大量培养。动物细胞通常用液体培养基,植物细胞通常用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时,都是用液体培养基。

11. 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如:蓝藻)。

12. 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13. 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14. 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15. 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16. 需要熟悉的一些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乳酸菌。

17. 需要熟悉的真菌: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根霉、曲霉)。

18. 需要熟悉的病毒:噬菌体、艾滋病病毒(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19. 需要熟悉的植物:玉米、甘蔗、高粱、苋菜、水稻、小麦、豌豆。

20. 需要熟悉的动物:草履虫、水螅、蝾螈、蚯蚓、蜣螂、果蝇。

21. 还有例外的生物:朊病毒、类病毒。

22. 需要熟悉的细胞:人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血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造血干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白细胞、靶细胞、汗腺细胞、肠腺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神经元、分生区细胞、成熟区细胞、根毛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叶肉细胞。

23. 需要熟悉的酶:ATP水解酶、ATP合成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RNA聚合酶、转氨酶、纤维素酶、果胶酶。

24. 需要熟悉的蛋白质:生长激素、抗体、凝集素、抗毒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血红蛋白、糖被、受体、单克隆抗体、单细胞蛋白、各种消化酶、部分激素。

25. 胞在卵巢,基因不变,仍为XbXb,治愈的仅是造血细胞。

26. 叶绿素提取用95%酒精,分离用层析液。

27. 重组质粒在细胞外形成,而不是在细胞内。

28. 基因工程中CaCl2能增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对植物细胞壁无效。

29. DNA指纹分析需要限制酶吗?需要。先剪下,再解旋,再用DNA探针检测。

TAG标签: 生物 复习方法

高三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生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