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册语文必备知识点5篇
相关文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三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下册语文必备知识点1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高三下册语文必备知识点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
1、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2、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3、铁衣:铠甲。
4、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结着很厚的冰。
5、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6、惨淡:昏暗无光。
7、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饮,动词,宴饮。
8、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9、冻不翻:(红旗)被冻得怎么吹也飘不起来
【考试范围】
1、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4、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5、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拓展:李白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三下册语文必备知识点3
古今异义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形容色彩繁杂)
便可白公姥(告诉/常指一种颜色)
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怜悯)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拘束)
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地方)
以此下心意(忍耐受委屈/下定主意)
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
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
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
蹑履相逢迎(迎接/常指奉承、拍马)
汝是大家子(大户人家/我们)
奄奄黄昏后(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
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高三下册语文必备知识点4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
(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
(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
(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重要词释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疏导、引来)
悟言一室之内(悟言:晤言,)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终期于尽(期:至,及)
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
是日也(是:指代词“这”)
茂林修竹(修:长)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信可乐也(信:指确定)
向之所欢(向:指过去)
列坐其次(次:指旁边)
及其所之(及:指等到)
高三下册语文必备知识点5
(1)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通“非”)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通“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脱”)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畔”)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通“急”)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通“暮”)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通“彰”)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通“措”)
忳郁邑余垞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通“郁悒”)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通“圆”)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通“罹”,遭受)
终老不复取(通“娶”)
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
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府吏见丁宁(“叮咛”,嘱咐)
虽与府吏要(通“邀”)
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2)古今异义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形容色彩繁杂)
便可白公姥(告诉/常指一种颜色)
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怜悯)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拘束)
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地方)
以此下心意(忍耐受委屈/下定主意)
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
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
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
蹑履相逢迎(迎接/常指奉承、拍马)
汝是大家子(大户人家/我们)
奄奄黄昏后(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
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高三下册语文必备知识点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