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高三政治必学必掌握重点知识点推荐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这个词一般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三政治必学必掌握重点知识点推荐模板 1

1、价值与人生价值

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⑵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2、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

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⑴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⑵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5、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高三政治必学必掌握重点知识点推荐模板 2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较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较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

7、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8、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的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无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压缩生产规模。

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才能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高三政治必学必掌握重点知识点推荐模板 3

4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即哲学不仅是一种观点,同时也具有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我们普通人通常都有自己的观点,普通人之所以不是哲学家,是因为不具备哲学的另一个要素:方法论,也就是说普通人没有研究方法,没有对自己的世界观做更深入的思考。普通人中的一小部分人对方法思考的人就是哲学家)

44.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不可分割。

45.哲学比具体科学范围更广,是对具体科学的升华。具有普遍性。

46.哲学:共性;一般;普遍。具体科学:个性;个别;特殊。

即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7.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原因: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先研究具体科学,掌握规律后才上升到哲学高度,所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48.哲学为世界观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50.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哪个属第一位,也可等同于意识和物质哪个是第一位。

51.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观点,这种观点称为唯物主义。

52.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发展按时间顺序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是(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但它没有科学依据。

5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即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这种唯物主义具有局限性。

5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6.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决定物质。

57.判断一个人的话,一种观点是不是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方法是:文字里含有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含有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

58.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所有物质都在运动,静止的物质也在运动,因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59.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发产物。

60.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62.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63.实践三个特点:(1)具有主观能动性(2)具有客观物质性(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这么理解第三个特点:人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人的成长也是从出生时的无知慢慢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想做一件事,是根据之前的经验,不论是自己的经验,还是从书本上看到的历别人的教训,不论哪种情况,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与以前存在关系,所以实践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6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即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6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是认识的目标和归宿。

66.真理是客观的。

67.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理解记忆:我们对一个规律的认识是在反复的思考验证后才真正认识的;即使我们认识了某一个规律,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规律等着我们去认识,所以具有无限性;我们每认识一个规律,在认识的世界中,我们就前进了一步,所有具有上升性)。

68.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记忆方法: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间都有联系,所有具有普遍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具有客观性;纷杂的说不清的联系,体现多样性)。

69.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71.矛盾也叫对立统一(以后见到对立统一,也就是见到矛盾,就如想去北京旅游,但不知道路怎么走,这时候会有两个问题一:请问北京怎么走;二:请问中国的首都怎么走,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72.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3.矛盾的对立性也叫斗争性,统一性也叫同一性。(类似于北京,首都,两种叫法,一个意思)

74.矛盾的斗争性或对立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75.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76.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77.矛盾的两点论:矛盾具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78.矛盾的重点论:在认识和改造事物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我们在处理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79.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0.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抛弃消极的不好的东西,保留积极的,优秀的东西。

8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82.现在总结下前面谈到的哲学上的一些观点:第58点:运动的观点,68联系的观点,69发展的观点,71矛盾的观点。

83.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如高楼大厦,社会上人们拥有的财富,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等;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如一个社会的思想潮流,社会的某种风俗等)。

8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85.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保证,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8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7.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88.一个答题技巧:在问题中有提到人民群众,就要把84,85,86句写上去,如为什么我们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或坚持群众路线的意义等,只要材料中叙述的主要思想是人民群众,把上面提到的三点都写上去不会错。这是遇到人民群众的考点,当考试时遇到其它的考点时,把想到的与这个考点有关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写上去,句与句之间要有逻辑性,不可乱写。

89.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9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gt;>>返回目录

高三政治必学必掌握重点知识点推荐模板 4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高三政治必学必掌握重点知识点推荐模板 5

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2.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3.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自由和权利(基本权利)

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5.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6.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

7.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

8.中国共产党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能代替。)

9.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

10.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2.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只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13.我国的宗教性质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发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

14.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支持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1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

1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略。(基本方式)

17.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18.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

lt;<<返回目录

TAG标签: 政治 知识点

高三政治必学必掌握重点知识点推荐模板_精选范文网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这个词一般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