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度生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合集
相关文章
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小编在这整理了生物的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学年度生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合集 1
X染色体隐性遗传
1、人类红绿色盲
①、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2、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母病子必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①、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
2、伴X显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父病女必病)
Y染色体遗传
1、人类毛耳现象
2、Y染色体遗传的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1、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②、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①、已知隐性遗传
父正女病——常、隐性遗传母病儿正——常、隐性遗传
②、已知显性遗传
父病女正——常、显性遗传母正儿病——常、显性遗传
3、不能确定的判断:
①、代代之间具有连续性——可能为显性遗传
②、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
③、患者有明显性别差异
i、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ii、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iii、男性全患病,女性全不患病——可能为伴Y遗传
高一学年度生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合集 2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 → 动物细胞 失水皱缩;
(2)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 → 动物细胞 吸水膨胀;
(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 → 动物细胞 保持原状;水分进出平衡。
4、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 5、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 以及 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 → 植物细胞 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2)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 → 植物细胞 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7、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原生质层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8、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1)内因(结构基础):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且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9、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几种现象分析:
(1)0.5g/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
(2)KNO3等无机盐溶液:能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因为细胞能主动吸收溶液中的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吸水。
(3)醋酸溶液:无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盐酸、酒精溶液类似)
▲10、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① 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 顺相对含量梯度 的;
② 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 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1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 选择透过性膜。 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高一学年度生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合集 3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1)自由扩散 方向:高→低 能量:不需要 载体:不需要
举例: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胆固醇,性激素
(2)影响因素(细胞内外浓度差)曲线:
高一学年度生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合集 4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_,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高一学年度生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合集 5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2、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生物进化方面:
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二是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减弱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
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
高一学年度生物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