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数学

高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高一数学怎么学?抓住重点、关键去听课,抓住开头与结尾,它往往是重点与关键的纲。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范文推荐 1

集合与元素

一个东西是集合还是元素并不是绝对的,很多情况下是相对的,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集合,元素是组成集合的元素。

例如:你所在的班级是一个集合,是由几十个和你同龄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你相对于这个班级集合来说,是它的一个元素;

而整个学校又是由许许多多个班级组成的集合,你所在的班级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是一个元素。

班级相对于你是集合,相对于学校是元素,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可见,是集合还是元素,并不是绝对的。

.解集合问题的关键

解集合问题的关键:弄清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所构成的,也就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用列举法来表示,或用韦恩图来表示抽象的集合,或用图形来表示集合;

比如用数轴来表示集合,或是集合的元素为有序实数对时,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表示相关的集合等。

高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范文推荐 2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

(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高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范文推荐 3

  一、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1.旋转体的表面积

  2.多面体的表面积

  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展开图的面积.

棱锥、棱台、棱柱的侧面积公式间的联系:

  二、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

  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2.柱体、锥体、台体体积公式间的关系

  3.必记结论

  (1)一个组合体的体积等于它的各部分体积之和或差;

  (2)等底面面积且等高的两个同类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三、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1.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设球的半径为R,它的体积与表面积都由半径R唯一确定,是以R为自变量的函数,

高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范文推荐 4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A,A∩φ=φ,A∩B=B∩A,A∪A=A,A∪φ=A,A∪B=B∪A.

高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范文推荐 5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下知识点需要我们去理解,记忆。1、数学所说的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2、数学所说的平面是无限延伸的,没有起始线,也没有终点线。

3、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4、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5、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个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6、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7、直线在平面内,因为直线上有无数多个点,平面上也有无数多个点,因此用子集的符号表示直线在平面内。

8、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9、做位置关系的题目,可以借助实物,直观理解。

一、直线与方程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考试要求: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

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TAG标签: 数学 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范文推荐_精选范文网

高一数学怎么学?抓住重点、关键去听课,抓住开头与结尾,它往往是重点与关键的纲。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