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定律推荐模板
相关文章
物理是考试中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也多。提高物理能力的方法是多看多练多积累。小编在这里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三定律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定律推荐模板 1
1.物理学史上,用理想________实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
【答案】斜面 伽利略
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叠放在一个直立着的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面而静止。今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块A,弹簧又缩短了Δl(仍在弹性限度内)而静止。若突然撤去此力,则在撤去此力的瞬间A对B的压力为多大?

【答案】

3.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力F的大小为5N,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后的加速度大小;
(2)8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和8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
(3)若8s末撤掉拉力F,则物体还能前进多远?
【答案】(1)a=0.3m/s2 (2)x=9.6m (3)x′=1.44m
【解析】(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37°-f=ma
Fsin37°+FN=mg
又f=μFN
联立得:a=
代入解得a=0.3m/s2
(2)8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v=at=0.3×8m/s=2.4m/s
8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
(3)8s末撤去力F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加速度大小
由v2=2a′x′得:
【点睛】本题关键是多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运动学参量。
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定律推荐模板 2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
(1)比例式:a∝F/m或F∝ma。
(2)等式:F=kma(各量单位未知时),其中k为比例系数,F指物体所受的合力。
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定律推荐模板 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要点: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②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没有受到力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情况;二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可以不计,那么物体在水平面上将不受外力作用。
④“总保持”是指“原来是怎样,后来仍然是这样”,如:原来是静止的,后来仍然是静止的;原来是运动的,后来以最后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定律推荐模板 4
1、预习
高中物理与初中有差异较大,无论是从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每次上课前,花一定时间(时间长度没有限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预先浏览一下,熟悉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另外,也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上课
上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上课时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1)主动听课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积极主动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课,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仔细讲解等;对于难点,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课”。
(3)做到听课和做笔记两不误
有的同学一上课就不停的记不停的写,结果一节课下来一点都没有听到,不知道这节课老师讲了些什么?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听课和做笔记的关系呢?我认为,上课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上,而不是做笔记上,笔记中要记的内容应该是:课堂重点、课堂难点、课堂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并不是教师的所有板书内容。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不做笔记,这也不好,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长会逐渐遗忘,没有做笔记我们以后复习有些内容就找不到。
3、复习
有的同学只要老师一布置了作业就会马上去做,觉得完成了作业,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就掌握了知识,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到头来知识没有掌握。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将每课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只有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才能减少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做作业时,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积极思考,注意总结。应该明确“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能金榜题名!
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定律推荐模板 5
1.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作1 N,即1 N=1kgm/s2。
2.比例系数k的意义
(1)在F=kma中,k的取值与所选单位制有关。
(2)在国际单位制中k=1,上面的表达式就变成了最简单的表达式:F=ma,式中F、m、a的单位分别为N、kg、m/s2。
当质量是m=1kg的物体在某个力的作用下获得加速度a=1m/s2,由公式F=ma我们知道这个力的大小就是F=ma=1kgx1m/s2=1kgm/s2,后人为了纪念牛顿,就把kgm/s2这个单位称为牛顿。
物理学中规定 : 1N=1Kg.m/s2。
五、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
1.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合力F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解题时,若已知加速度的方向,就可推知合力的方向;反之,若已知合力的方向,亦可推知加速度的方向。
2.求合力F时,要灵活选用力的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等方法处理。
①合成法:当物体受两个力时,一般用合成法求合力。
②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定律推荐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