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高一政治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政治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模板 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件正义的事情

框题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_、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旅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准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框题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社会生活构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1、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参加选举活动、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模板 2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模板 3

认识论常用的观点

答题模板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答题模板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

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模板 4

1、储蓄存款:

(1)含义: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定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主要机构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2、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_利息率_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3、存款储蓄分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包括: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具体形式

4、我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商业银行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存款、贷款、结算三种

A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按照贷款用途,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银行本着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等原则,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然而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C结算业务

其他还有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业务。

5、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东公司的所有权。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许向公司要求返还其出资。

(3)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了;利润。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债券:(稳健的投资)

含义: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组成: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组成

种类:根据发行者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三种债券依次流通性渐弱、利率渐高、风险渐大。

7、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1)商业保险的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承担给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类别: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3)订立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模板 5

二、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价值和供求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3、商品降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该商品的社率提高,社时缩短,价值量降低。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反之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对相关商品的影响: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其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一是调节产量;二是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或直接因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还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还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3)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2、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消费类型:(1)按付款方式分: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最常见

(2)按消费方式: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4、消费心理有哪些?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5、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方式,消费质量与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四、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由初级阶段生产力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经济的支柱。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4、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按是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

5、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 为什么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 ?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

(2)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措施——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1)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

3)保证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不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TAG标签: 政治 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模板_精选范文网

高一政治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政治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货币理论一、商品⒈含义:用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