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三年级方法

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大全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培养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大全集锦 1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小编今天就给大家看看三年级语文,喜欢的借鉴阅读哦

三年级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持之以恒,坚持背诵。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古诗词一共有八十首,要把着八十首放到每一天的语文学习中,每天花一点时间学习。古诗词的背诵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全掌握的,要坚持学习,持之以恒。古诗词的意境是需要反复揣摩,每一次学习都会不一样的感悟,所以别把古诗词的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好好去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好。

古诗词的小学学习方法

分类整理,多做练习。

如果对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都达到了很好的程度,可以着手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如按照季节、按照情感基调等,这是在横向理解的基础上,纵向上又有了新的理解。以上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要集中力量做一做习题了,习题其实是出不完、做不尽的,做题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加深理解,多见题型。

小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深入理解,化为己用。

背诵只是简单的记忆,古诗的背景、内容、意境是孩子在学习古诗词中应该着重关注的,同时古诗词中还蕴含着不少古汉语知识,这也对今后文言文学习有帮助。真正的理解古诗词,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在答题时游刃有余。掌握古诗词也为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在作文中合理利用诗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大全集锦 2

一、内容及中心的概括

1、 一句话概括事例(故事)或主要内容:

答题格式: 谁(在何时何地) + 干什么 +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 怎么样

2、文章主旨或中心:①找中心句要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或者标题。②自己概括则如下: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批判了、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具体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1、方法:联系词语或句子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

划出关键词(使用了修辞的词,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些词,再代入原句

2、作用:(1)内容上:字面上写出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表现人物或事物什么特点等(2)结构上: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点题,突出主旨,照应前文,呼应下文

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题,升华主旨

答题格式:“xx”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答题格式: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内容+作用)

三、语言的赏析

1、赏析句子:

答题格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或表现手法、写作技巧、感官角度、有生命力的词语+表达效果:

手法+如何使用的+字面本身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写出了)事物或任务...的特点,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

2、赏析词语:

答题格式:解释本义+句中义+(修辞、感情色彩、词性)+分析表达效果(结合中心思想或人物性格或情感):

原指...,这里指...,表现了(写出了)事物、人物...的特点,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

(注意: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比拟

(3)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6) 反复:强调...的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借代

通感

描写手法: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

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

内心独白

描写角度:视觉角度 听觉角度 嗅觉角度 味觉角度 触觉角度 内心感受

表达方式:叙述 说明 议论 抒情 描写

表现手法:想象 联想 动静 虚实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

2、从语言特色赏析句子:

答题格式:本文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中的相干句子)”,它“...(适当地选入底下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轻轻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的意境,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要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必需根据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语言赏析词库:形象活泼、清新柔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炼深刻、通俗易懂、音韵、节奏感强、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语言柔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等。

3、点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格式: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分析表达效果(结合中心思想或人物性格)+ 体现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四、矛盾句

1、找出矛盾词;

2、矛盾词各自指代的内容;

3、设置矛盾的目的(表达效果)

五、结构层次分析

1、 文章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线索:(1)人物线索(2)物品线索 (3)事件线索(4)时间线索 (5)情感线索

答题格式: 文章以...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叙事完整,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增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3、如何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六、表达方式及作用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记叙文中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2、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

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描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作用:衬托、突出...的特点。

(2)其它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天气情况; B、渲染...气氛; C、烘托人物的...情感; 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下文作铺垫 突出或暗示文章主旨 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暗示人物悲惨命运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代作品发生的...时代背景。B、渲染...环境气氛;C、衬托人物...心情;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七、 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对比、烘托(衬托)、伏笔、铺垫、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讽刺、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即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格式:本文采用了...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

例句:本文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毛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领导下的广大雄师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真挚,笔者的赞誉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1)对比手法:...和...形成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物质衬托首要的人或物质,突出首要的人或物质的特点、性格、思惟、感情等。衬托,同类物质衬托是“正衬”,相反物质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3)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动人效果。

(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5)巧设悬念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6)象征手法:用...事物象征...事物,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蓄深刻,增强了文章表现力。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八、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释回答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触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提议和设想;(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4)发挥联想、想象,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答题格式 :

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切合文题要求,所谈内部实质意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用第一人称,抒发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可以用“我认为...。比如...”等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写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3)语言要通顺,抒发要流畅,尽量有文采。

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大全集锦 3

一、学会理清文章结构

在我们小学阶段考试的文章中,写事的文章占大多数,其结构共分为四种形式:

1、先总述后分述(总分)

2、先分述后总述(分总)

3、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总分总)

4、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懂得了文章的四种结构, 也就是懂得了如何给文章分层。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 不仅要懂得给文章分层, 也要懂得要进一步理解段的主要内容, 找出段落的及全 篇的中心句。

二、学会认识中心句

1、学会从段首识别中心句

文章的写法各不同, 有的文章在一段话的段首往往会出现中心句, 一般此种文章 总分结构较多。

2、学会从段尾识别中心句

有的段落先举出实例进行叙述, 然后用写感想、 写体会的方式加以小结, 这个小 结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一般此种文章分总结构较多。

3、学会从段中识别中心句

有的段落会叙述两件事, 或者叙述一件事的两方面, 在叙述的过程中会有过渡句 连接起来, 这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在三年级的阅读题中, 大多数中心句不仅起到 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指出了段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段意。

4、学会从全篇识别中心句

在学会了这么多方法给文章分层和认识中心句后, 我们要想读懂一篇文章, 更重 要的是要学会归纳主要内容。

三、学会归纳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顾名思义,就是一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因此,在阅读时要分清什么是 主要内容, 什么是次要内容。 归纳时要取舍主次, 才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文章叙述 的内容。还要注意的是归纳的时候要把话的清楚明白。

1、 连接段意归纳。

段意, 是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段意连接起来, 自然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 容。

2、 摘取重点归纳。

有的文章在开头段, 对全篇文章先做总的介绍, 再一一叙述。 有的文章在结尾段, 对全篇文章做了总结。 在总结主要内容时, 要仔细找找哪些句子可以归纳出主要 内容。

3、自问自答归纳

有的文章比较长, 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回答问题, 就可以把文 章主要内容归纳出来。

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大全集锦 4

一、 为下列句子填上正确的标点。

1、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这是不是很有趣

2、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3、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 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4、来吧 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5、是个小男孩吗 高尔基问

6、快点收拾行装 妈妈说 大部队要出发了

7、 时间长了 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 是从哪儿来的呢

8、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说 那你就留下来吧

9、后来 祖逖当上了将军 他带领的部队纪律严明 作战勇敢

二、 填写名言

1、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肯登攀。( )

3、___________之崛起___________。( )

4、任何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

5、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阶梯。( )

6、___________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必有我师焉。(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

8、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

9、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0、江碧鸟逾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

13、_________________重重柳,_______________处处梅。( )

14、_______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耳听为虚,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金无足赤。

三、 找出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用“——”标出,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同学们非常敬爱王老师。( )

2、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都升高了。( )

3、老师巴望我们努力学习。( )

4、在庆祝会上,同学们热情地欢乐。( )

5、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掌声。( )

6、我们要爱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7、弟弟作业本上的字迹整整齐齐。( )

9、他的英雄事迹鼓励了在场的观众。( )

10、我家邻居的小女孩惹人可爱。( )

11、老师请求同学们像王红那样刻苦学习。( )

12、足球是大家十分热爱的一项运动。( )

13、林老师说话的态度很温暖。( )

四、 把下列句子补充具体。

1、一只( )灰雀在树上( )唱歌。

2、同学们看到了王老师( )脸。

3、我们( )爬着( )石级。

4、( )枝叶把森林( )封起来。

5、( )草地上盛开着( )野花。

6、( )西北风( )刮过树梢。

7、( )汽车( )驶过来。

8、西沙群岛是个( )地方。

9、( )岩石上长着( )珊瑚。

10、海参( )蠕动。

11、( )大龙虾( )划来划去。

12、( )海龟( )翻了个身。

13、( )树林里栖息着( )海鸟。

14、( )夜空中挂着一轮( )明月。

15、( )盒子里装着( )贝壳。

16、张老师( )给我们讲课,我们( )听着。

17、金鱼在( )水里( )游来游去。

18、少先队员( )歌声在( )田野上荡漾。

19、( )小星星( )对我们眨眼

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大全集锦 5

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绘本式阅读,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讲故事给别人听,那么讲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阅读。

针对低年级的孩子们可以选择亲子阅读以及和大人一起读,有家长陪着孩子读,可以大声的读出来,让孩子觉得读书就是和父母一起成长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阅读的习惯。

如果阅读处于第一层面,我们可以从书中得到知识,如果是下面三个层面,这样就可以在理解作者的观点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基础阅读。这个即是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字面意思和语句意思,大概了解作者在讲什么,能够从中获得一些资讯,这个和我们一般人的阅读方法是一样的。

小学生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大全集锦_精选范文网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今天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