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范文集锦
相关文章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必修一相关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最详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范文集锦 1
从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来看,高考生物考察的内容有百分之六十多都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所以高三学生想要提高生物成绩,还得以基础知识为主,首先把考试试题中的基础题的分数拿下,再去解决难题。
学习基础知识就要以课本内容为主,高三很多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几乎是抛开了课本,完全依赖于复习资料,要知道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以课本为主,那么高考考察的重心当然也是课本。因此课本才是最好的复习资料,高三学生应该围绕课本展开复习,抓住高考复习的核心才能有效复习,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最详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范文集锦 2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在基粒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植物更新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总反应式:CO2+H2O →(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最详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范文集锦 3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排遗)不是代谢废物.
3、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
5、泌尿系统的组成:①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书61、62页图
6、尿的形成
1)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7、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
8、血液流经肾脏需经过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在前者,血液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后者氧含量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9、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10、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11、尿液排出的路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2、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
尿量多→肾小管
1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
14、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位置构成厚度结构及作用
表皮外上皮组织较薄无血管。
角质层—保护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内结缔组织较厚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弹性和韧性
丰富的毛细血管—-运输、调节体温
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
附属结构: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5、一位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那至少伤到了皮肤的真皮。
16、排汗不仅起到排泄作用,还可以调节体温。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最详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范文集锦 4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腔,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叫静脉血。
9、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如:头部、肝脏、胃等)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在肺处为血液补充了大量的氧气,排出部分二氧化碳,将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0、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kpa。如果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8kpa,就是低血压。
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内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2、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其中肾脏是尿液的形成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经由尿道排出体外。
3、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肾脏的内部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4、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5、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最详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范文集锦 5
谐音串记法
(1)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线叶双无心糖。
即: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
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
无(病)中生有(病)为隐性(遗传病)
有(病)中生无(病)为显性(遗传病)
最详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