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诗经精选总结
相关文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不学诗,无以言。读点《诗经》大有帮助。
中学语文诗经精选总结 1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故而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雅”主要是朝廷乐歌,“颂”主要是宗庙乐歌,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每一次读诗经,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收获。众多文章大多从民间采集而成,是我们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用词遣句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如璞玉浑然天成。语言天然纯净清新,文采古淡高雅圣洁,音节顿挫回环和谐,意境敦厚正诚平和。如饮山间甘泉,如沐初春清风,顿觉远离尘嚣而入桃园,洗尽铅华出水青莲。读之唱之,馨香缕缕随风飘来,咏之味之,绕梁三日隐约不散。
开卷一篇,是著名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这是最著名的一篇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念过这几句。在年少青涩的年纪里,懵懂而迷醉于诗中的语句,想象着河州的淑女:窈窕。就这一个词语,就能勾起年少的心灵无限的想象!纯真的梦从此开启了人生漫漫求索之路。记得上学时,听着老师讲解,尤其是讲到“窈窕”这个词时,同学们听着老师摇头晃脑的讲解和抑扬顿挫朗读,我们懵懵懂懂的青春的纯真欢笑,就这样定格在青葱的岁月里。时隔多年,而今再读时,已经多了几分庄重和感怀:不愧是《诗经》的开篇,雅俗共赏,乐而不淫,忧而不伤,几入中道矣!
接下来第二篇《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故事直接承接和延续《关雎》,写的是女子出嫁和回娘家的情景。从这两篇文章的排列上,可以看见古人智慧:诗言志,诗源于生活,诗从来不是高高在上,束之高阁于象牙塔里神秘的文字。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从生活中去体会,去提炼,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诗经》中有众多感动的打动我的地方:如写出门在外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人生有多少这样的来来往往,依依霏霏,每一次的相聚和离别,都是一次生命中最深刻的体验!《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的又是一种惺惺相惜,对才贤的渴望与亲近。
《采葛》中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相思之深,如藤茎蔓生纠缠不解,摘不完,剪不断,三月,三秋,三岁的层层递进,感情的步步加深。读着文字,仿佛看见一位用情至深的人,在田间工作时,对思念的人发出的强烈信息,感染者每一位读着!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描写所思念的人儿远在彼方,由于受阻,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正因为如此,才给了我们追求的无穷动力和决心。《邶风?柏舟》中的“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表达了一种坚定不动摇的决心和骨气。《小雅?车舝》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对高尚品德和行为有所仰慕!
《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从此诗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读后感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从中读者看到了另一个诗人的影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吟出《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高度关切,对未来深度的思考。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对家国和社会充满热忱的中华志士,昂首问天,引吭高歌。
爱,自由,正义,希望,是《诗经》永恒的主题,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诗人吟咏是用最朴素,最精致,最睿智,最韵味的语言,讲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一种感情都如此强烈和真切,每一颗心灵都如此善良和真诚。他们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理想照亮未来。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曲,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让我们打开诗经细细品读,用心静静聆听,你可以感觉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呼唤!你会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悲,一起乐。因为《诗经》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我们祖先丰富多彩的情感,是我们最重要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生生不绝的来源!万古诗三百,千秋一寸心!
中学语文诗经精选总结 2
相比于唐诗宋词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句子给人更多的是未经雕琢的真实感与冲击感。就好像唐诗是精雕细琢的窗棂檐角,满是技巧,仪态万千;而诗经则是一方古朴的石阶,苍凉的站在那里上千年。从刀耕火种,坎坎伐檀的时代里走来,沧海桑田,时间的屠刀亦无法磨灭的是属于诗经的最古老的魅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初读诗经,便是从这首《蒹葭》开始的。主人公辗转难寐,夙夜思念追求着自己心爱的姑娘,此刻,那一方溯洄曲折的河水也好似一座可以通往意中人的石桥,什么也不能阻挡主人公的脚步了。此情此意,纯朴真挚,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也让我们从平庸琐屑的世俗之中思考着现如今我们缺少的那份纯朴的情感,这便是诗经所带给我的最初的悸动。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计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之风,或泼辣,或讽刺,或含蓄,或蕴藉,纯朴真挚,生趣盎然;诗之雅,或幽怨,或铿锵,或清雅,或柔润,言尽意远,激荡心灵;诗之颂,或肃穆,或雄健,或虔诚,或谦恭,回旋跌宕,意蕴无穷。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如同黄河一般,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流转延伸了上千年,不仅浇灌培育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也浸润着数千年来不同阶层之人的心田,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源于歌谣,却又不止于歌谣,因此,《诗经》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之巅。
而今,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步履匆匆中遗失了原本属于我们最初的那份纯净。言情小说、修仙小说各种网络文学泛滥,试问,读之又有何价值?在金钱至上的物质社会里,还有多少人如诗经里的男女般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是啊,如今我们没有了沉重的徭役和赋役,没有了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我们甚至可以跨域空间和时间,不必如《蒹葭》里的男主人公般跨越山河险阻苦苦追寻,也不必像《卷耳》里的女主人公般隔却万水千山对远征的丈夫思念成河,我们都不用了...可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里,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最初的信仰,它是否还被你所虔诚地信奉着?抑或是,它已经在觥筹交错间,随着碰撞的酒杯声一起遗落和破碎?
你,还在吗?
读《诗经》,使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获得宁静,让人感受着来自华夏古老大地上的无穷魅力,“最美不过诗经”,而那些泛滥的“文学”,亦不过尔尔。惟愿我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源远流长,故仿诗经一首,聊以记之。
《凯风》——凯风自南,吹吾棘心。琼瑰睍睆,古韵长慉。吾自黽勉,待君栖迟。
中学语文诗经精选总结 3
mdash;—读《诗经》有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mdash;—题记
叩开诗词的门扉,走入《诗经》的世界,我第一次领略到“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空灵境界,明白了“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拥有诗情画意的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魅力。
《诗经》之美在于静。它不同于现代作家所描绘的喧嚣都市。它的世界安宁祥和,拂去历史的尘埃,依然可以窥见诗中那个有着潺潺流水,暖暖斜阳,徐徐清风和袅袅炊烟的年代,恍然间,透过单纯的诗句,在你的心田缓缓开出一朵学名“静好”的花。
《诗经》之美在于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少年惊鸿一瞥后,道出的青涩爱恋,是长河里始终飘摇的瑰丽诗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在最美的时光里,遇到对的人的坚贞爱情,是携手一生的誓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看到心爱之人身披嫁衣的欣喜若狂,正是因为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才会觉得她艳丽无双。《诗经》中的爱情令多少情人羡慕不已,而大抵只有诗词才能描绘出这般深情缱绻的爱情。
《诗经》之美在于随。纵观全书,没有作茧自缚的宗教信仰,没有凉薄自利的思想观念,更没有硝烟四起的战争。这里只有着随性潇洒的华夏先民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宁静悠远。
《诗经》是华夏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华,无论何时都带着惊心动魄的美。让人不得不感叹华夏文明的魅力。
华夏传统文明有着上千年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并在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改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世界为之侧目。
尽管中华文化十分优秀,却依然不被许多人理解,尤其是青少年。记得在一次阅读课上,我看《诗经》正入迷,忍不住轻笑出声,引得同桌好奇地凑过来,她扫了一眼便道:“这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不着痕迹地掠过她手中的言情书,笑着说:“没什么,一本很有名的书,而且挺有意思的。”她不屑地朝我手中的书瞥了一眼,顺带附赠了一个看异类的眼神给我,才转回身去。我哑然失笑,心中有几分悲凉。
这件事让我第一次真切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这需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中学语文诗经精选总结 4
论古来今往的风雅,无非高山流水,儿女情长。
秋水漫漫,那天早上露水都还没干,凝成霜。雾气弥蒙,一片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的氤氲里,他眺望到那个令他朝思暮想的佳人。他不由得欣喜若狂,那踯躅于蒹葭丛中若隐若现的女子真的就是自己上下求索的意中人吗?他望穿秋水,正欲大步流星寻她,却仿佛瞥见她莞尔一笑,接着莲步生波,不见踪影。他焦急地追寻,却只瞧见溪边浮动的倩影,一圈一圈,漾开去······
自小与高尚闲逸洽洽不融。过于清高,过于淡漠,反而失去了真实感。然而却对诗情有独钟。哪怕也是白纸黑字,哪怕只是寥寥两行,哪怕偌长局促,也字斟句酌。这便是流传千万代的诗吧。
嗜诗的男人总是少而又少,但我们的总理,习近平,却爱诗。《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诗如一品清茶,所有爱恨永坠万不复劫,轻抿一口,仿佛跨越万次轮回,泯灭那时最后一眼。
诗何奇!毋须单刀直入,单是凭折一段细柳,扯一枝斑梅,便悄悄地道出了夙愿。邃夜忘穿明月,泪流蓄积成海,勾勒出思念与苦痛。
懂诗的人,心中一定有故事。也许是爱恨情仇,也许是远大报国。诗是中国文化,在时间深渊里流亡。无关苟且,却有一丝挣扎的意味。
习近平曾三次在演讲中提及《诗经》中的句子。在如今这样繁琐的篇幅中,烙下几句经典,无非就是最好的表述了。
从前,一褶白纸,一砚青墨,舔舐笔尖,笔锋走蜿蜒,翰墨渗透开来,残情踊跃纸上。而如今,马路上,车厢里,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手机提示音,交跃在一起,却奏不出好听的曲调,只渲染一片嘈杂。
那时有两袖清风拱手相让,如今更多的却是争吵怒骂。
自古来的造化,都在诗中看出足迹。虽不屑那些自古讴歌的高尚,却不能失了风气。而诗,一定是那最好的熏陶。
中学语文诗经精选总结 5
当吟诵这些诗句时,我竟惊奇的发现,他们至今都没有停止那优美而典雅的生活。当我的灵魂与他们脉脉交流时,我发现,我竟有些手足无措了。
它记录了一切沧桑岁月,她用她的绝美容颜沉淀了几乎所有的中华诗歌——《诗经》,竟包含如此之多精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一代佳人,让多少郎君辗转难眠?美人如词,正如王国维对好词的评价,“骨秀”更兼“神秀”。
回首过往,她见证了所有离别,苦痛。而这伤,又有谁思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雨霏霏。
守在故乡柴扉旁叹息的妇人,还在等待长征未归的丈夫。面对昔日的苦痛,她把一切都托付给我。而我,则有深深之痛苦不堪言——如今又有多少人愿去听她的诉说,对她的幽叹嗤之以鼻,却在满街烈焰红唇中标榜个性。
每每与友人说起,她却嘲笑《诗经》的无谓感伤,而对那俗不可耐的言情深深陶醉。我不明白,难道,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这样的语言文化不能让我们深感自豪吗?
我醉心于汉语的凝练,简约,她将所有至极之美融入《诗经》。她那芙蓉般的清纯,红袖添香的深情是否让你惊艳,给你慰籍?
我不在乎《诗经》花开却并未结果,我只眷恋于她绽放时释放的生命的激情,那是我渴望的灿烂写照。
让花儿永远美丽。
中学语文诗经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