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
相关文章
看书不要上瘾玩的时候痛快玩,读的时候认真读。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读书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读书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读书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不要让自己在很累很累的情况下读书这样也会读不好书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语文易混淆词语成语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 1
第23课 愚公移山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仞rèn 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迂yū 魁父fǔ
荷hè担 箕畚jīběn 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厝c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塞:阻塞。
(3)杂然相许 许:赞同。
(4)且焉置土石 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5)寒暑易节 易:交换。
(6)其如土石何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7)何苦而不平 苦:愁。
(8)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 反通返 解释为返回
(2)汝之不惠 惠通慧 解释为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解释为没有
(4)一厝朔东 厝通措 解释为放置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交换季节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4)甚安,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
(6)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 2
第9课.《海燕》
一,字词
苍茫(máng ) 飞窜(cuàn) 呻吟(yín)
胆怯(qiè) 翡(fěi)翠 掠(lüè)起 号(háo)叫
蜿蜒(wān yán) 吼叫(hǒu)
二、课文中心
《海燕》是一篇着名的散文诗,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全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曲无产阶级战斗的颂歌。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 3
第四单元
第13课《背影》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sù) 赋闲(fù)惟(wéi)
游逛(guàng) 妥帖(tuǒ) 踌躇(chóu chú) 拣(jiǎn)箸(zhù)
迂(yū) 蹒跚(pán shān) 倾(qīng) 拭(shì) 晶莹(yíng)
颓唐(tuí) 琐屑(xiè) 惦记(diàn)
第14课《白杨礼赞》
1.文学常识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
(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4)主要内容:本文以白杨树为象征,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3.重点字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倔强(jiàng)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妙语佳句)。语出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倦怠]:疲乏困倦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泛出]:透出。
[鄙视]:轻视;看不起。
4.重点句子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点拨: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点拨:“刹那间……猛抬眼”,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出现了。“我”的情绪由“恹恹欲睡”到“惊奇”的一叫,文章由低潮转向高潮,眼前的景色由“单调”的高原,忽又出现了奇峰。将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起了渲染作用。又用问答句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点拨:“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这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也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第15课《短文两篇》
1.文学常识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
2.重点字词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3.重点问题
(1)《永久的生命》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答: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2)《我为什么而活着》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值得活,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大思想家。
第16课《昆明的雨》
1.文学常识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品主要有《邂逅集》《羊舍一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
2.重点字词
鲜腴:新鲜肥美。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一般写作“瞠目结舌”。
炽(chì):热烈、旺盛。
密匝(zā)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饱涨:饱满。
3.主题思想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 4
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有归纳法(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一般到个别)两类。
分类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如《怀疑与学问》。
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结构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并作解释和分析,后用三个实例三个方面证明论点,最后提出号召。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纪念白求恩》
对照式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对照,如《想和做》。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如《谈骨气》。
总分式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如《哨子》
总-分-总如《谈骨气》
方法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如《理想的阶梯》中列举了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等例。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中引用了达尔文、黑格尔、戴维、歌德等名人的话。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用“打扫卫生”、“洗脸”来比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对比说明论点,如《理想的阶梯》中用“没有理想的人”“不爱惜时间”与“有理想的人”“珍惜一分一秒”加以对比论证。
小说知识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 5
第二单元 (学习生活)
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
6.《我的老师》魏巍(wēi)
痣 褪色(shǎi) 磕头 占据 援助 劝慰 纠纷 时辰
啰嗦(luō suō) 啰唣(luó zào) 好啰(luo) 模(mó)糊 模(mú)样 焚烧贪婪
7.《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莎(shā)莉文 莎(suō)草 截然 感慨 搓捻(niǎn) 抚(fǔ)弄
绽开 唯恐 争执(zhí) 惭愧 激荡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hùn)为一谈 混淆(hùn xiáo) 混(浑)(hún)水摸鱼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
惨境 遗憾 尴尬(gān gà) 开拓 倾(qīng)向 停滞(zhì) 生涯 威慑(shè) 摄像 萤火虫 宽宏大量 蛛丝马迹 一字不漏 滚瓜烂熟 整装待发 独具慧眼 聪慧 彗星 贤惠 优惠
9.《王几何》 马及时
聋 翘 须臾(xūyú) 徒手 惊讶 屏息(bǐng) 承蒙(méng) 蒙(mēng)骗 绰(chuò)号 幽默 教条 离谱 叛逆 嘈(cáo)杂 轮番 喉咙 铭记 得意扬扬 得意洋洋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发誓 铁杵(chǔ)
10.《论语》十二章(划线部分默写)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也是很愉快吗 说:通“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反省 为:替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理解为独立做事
惑:迷惑,疑惑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二、文学常识:(划线部分默写)
1.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盲聋人。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她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4.《论(lún)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整理而成。《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三、文言文翻译(核对)
《论语》十二章
1、孔子说:“学了(知识)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
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3、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个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和事业,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一个普通人,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关注眼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名著导读:(划线部分会背)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主要包含三大方面内容:映射当时社会现实、劳动人民生活经验与智慧、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