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岛导游词经典模板
相关文章
无锡市灵山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占地面积约30公顷,由小灵山、祥符禅寺、灵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戏弥勒、佛教文化博览馆、万佛殿等景点组成。集湖光山色、园林广场、佛教文化、历史知识于一体,是中国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江苏灵山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灵山岛导游词经典模板 1
朋友,灵山吗?如果你想了解灵山,那你听我给你介吧。六峰山是灵山的一大风景区,它有很多地方可以游玩。如情人洞、龙头洞、一炮台、二炮台等,还可以拜菩萨、观音、佛祖等保佑你一生平平安安。到了晚上,六峰山上就会亮起许多五颜六色的彩灯,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各种颜色错落有致,交相辉映,非常漂亮。山顶上矗立的高高的电视塔。但在山顶上,灵山的秀丽风景尽收眼底,我的家乡美极了。
双鹤公园是灵山二大风景区。公园里有喷泉、假山。假山可好玩了,可以捉迷藏、做游戏,我非常喜欢。如果这时是春天,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桃花,还没上山就可以闻到一股清香的桃花味了,呀!这种香味儿简直令人陶醉,我都有些飘飘然了。
登上半腰山,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朵朵、一束束怒放着的桃花,春风吹来,阵阵花香引来了一群群小蜜蜂,真美呀!我们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流连忘返的神情,双鹤公园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步行街是灵山的又一独特风景,去灵山一定要到步行街去。超市、商铺林立,商品繁多,品种齐全,什么都可以买到,书籍、衣服、精品应有尽有。步行街的中央有个喷泉,喷泉中有个古董,青铜色的,名字叫司母辛方鼎,也可以叫司母戊鼎,它有两个名字,至于来历,那就要自己到步行街看了。以上就是灵山比较有名的地方,朋友们灵山永远欢迎您!
灵山岛导游词经典模板 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古灵山景区参观游览,我是导游_X,相信我会陪您度过一个美好愉快的灵山之旅,灵山导游词。
古灵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古灵山风景区是电视剧《封神榜》故事发生地,是殷纣王降香、女娲修真处,文化悠远,景色逸人。主要由一像、一宫、一洞、一花、一湖、一谷、五泉、五峰构成。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开篇第一章“殷纣王女娲宫降香”指的就是古灵山女娲宫。古灵山风景区位于淇县县城西北8公里处,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因殷商时期建寺而古,因女娲世代神佑而灵。据明代《淇县志》记载,南北朝梁普通年间,曾任昭统寺大统、纲领全国僧尼达40余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也曾在此修行主持。《尚书》、《淮南子》等作品中记载,古灵山是远古时代传说人物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修真地,而在西山峭壁,还巍然矗立着一尊自然形成、鬼斧神工的女娲峰,另外还有女娲宫、古佛洞、醒目泉、祖师铜顶、灵光阁等景点,景致独特,耐人寻味,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下来我们可逐一参观游览,需要时间大约三个小时。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女娲广场,眼前这尊高十三米的花岗岩雕塑,就是女娲托石补天的形象,她分为前后两部分,咱们现在看到的正面部分是女娲补天的形象,背面也就是后面那部分则是女娲捏土造人的形态。女娲雕塑的底座由三层平台构成,第一层平台是石雕十二生肖,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被称作是人类的始祖、共同的母亲,这十二生肖便代表了华夏亿万有情儿女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共享天伦之乐;踏上第二层平台,大家看到的是玄妙无比的八卦,象征着女娲法力无边,神秘莫测。向东走,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幅浮雕,上边生动描述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四个远古时代的人物场景:盘古开天劈地、隧人氏钻木取火、女娲托石补天、后羿射日。来到北边,您抬头看到的是女娲捏土造人的形态,相传女娲在捏土造人时感觉用手捏的速度太慢,便急中生智,折断了身旁的一根柳枝蘸着泥浆往外甩人,但在甩的过程中难免用力不匀、磕磕碰碰,所以就形成了现在世界上的残疾人,而女娲先前用手捏的那部分人便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贵族阶层,柳枝甩出来的则成为了平民百姓。是啊,女娲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万物众生,被称为人类共同的母亲,而古灵山主要突出的又是女娲文化,所以古灵山又被称作是“母亲山”。再向西走,大家请看这幅浮雕:纣王降香女娲宫。提到纣王,大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在这部作品中,很多章节您都可以看到“朝歌”这个名字,这里的朝歌就是现在的淇县,它是殷纣王早年执政时期的都城。而这幅浮雕上,便生动再现了纣王当年慕名女娲之灵气,亲率文武百官以及八百御林军、三千铁骑前来古灵山女娲宫降香的盛况。关于当时降香的具体情节,呆会儿女娲宫咱们再细说端详。这边请。
一直以来,古灵山以“古、灵、美”而著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到此观光游览。提起“古”,主要是创建年代古老久远,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沧桑;提起“灵”,则是由于这里因女娲世代神佑而灵,来此是求财必发、求官必升、求子必灵、求福必验,可以说是求啥应啥;而提到“美”,咱们的眼睛也可以逐一发现体会,是啊,这里群峰耸翠、山水相映,的确可称为“人间仙境”,所以也难怪女娲也相中这块风水宝地修行呢!而且,明嘉靖年间县令于慧游览到此,总结出了著名的“灵山十景”,像“危岩少进、群峰耸翠、列柿流丹、一径蓬壶、半岩风雨、九天鸣佩、巨崖走蛟、双剑横秋、东海龙吟、西山虎啸”,也无不描绘出了这里引人入胜的景致。
的确,这里不仅有人文景观女娲雕塑,自然景观也令人赞不绝口。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接下来,站在这个特定的位置,从这个特定的角度来看对面西山峭壁上突出来的部分,就是古灵山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女娲峰。这是一自然形成的景观,高70余米,与现在山东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汉代女娲神像极为相似,导游词《灵山导游词》。大家可以看到,她的鼻子向外突出,下巴微微上翘,脸部轮廓非常形象,胸前长着一棵草,好像胸花一样非常别致。而且,她高高挽起的发髻后边,还背着一个小背篓,好像在背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亲切,而头上那把保护伞,也在日复一日地甘心情愿为女娲遮风挡雨。只不过,尽管如此,女娲的面部表情依然是那么的端庄肃穆,没有咱们想象中的母性的慈祥和和蔼可亲,为什么呢?这还得从殷纣王说起了。咱们边走边聊。
大家非常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封神榜》第一集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为全剧中的纣王形象定下了一个基调:纣王到女娲宫降香,见到女娲雕像姿容俏丽、栩栩如生,便随即在女娲宫的粉壁上题下了一首风流诗亵渎女神,最终却因此而落了个国破家亡的可悲下场。这部演绎作品,把纣王描写成了一个骄奢淫逸、残忍暴戾的昏君,致使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错误的理解了殷纣王。其实,真实的殷纣王并非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眼前的这块碑刻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纣王以及纣王到女娲宫降香的经过。纣王从继承王位到兵败自杀,共在位52年,一生中的前半期他曾是一个志向远大、统治贤明的君主。司马迁的《史记》这样记载纣王,说他“资便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说”,在他的统治下,殷商曾是一个先进富庶的强大帝国,纣王曾亲自统兵出征,平定东夷,使中原的疆土,开拓到遥远的淮河和长江流域,将先进的中原文明传播到尚未开拓的蛮荒的南方,进而推动了古代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融合。所以,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焉------”意思是说纣王的功绩比他的错误要大的多,近代史学家、大文豪郭沫若也曾这样评价纣王说“统一神州赖此人”,今天的淇县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纣王建功立业的传说,他也应该和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君王一样,是一个功过掺半、功大于过,应该得到人们客观评价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统治者像纣王一样,在建立了非凡的文治武功之后,却沦于荒淫暴戾,最终走向毁灭。
在《封神演义》这部演绎作品中为纣王后半生种下祸根的就是刻在石刻上的这首诗:“凤鸾宝帐景非常,本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姻骋媚装”。原本,女娲的博爱仁慈、传神绝美教化德泽了百姓众生,也装扮了古灵山的俊山秀水,所以也难怪殷纣王游览到此时情不自禁作诗吟唱,但是,他不该生出“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的轻薄臆想,也正是这最后两句感叹,使这个放荡不羁、轻浮多情的君王惹了祸端,一向慈悲为怀的女娲恼羞成怒,仰天长叹,一怒之下派出狐狸精,魂附烈女苏妲己身上,进而迷乱无道昏君,最终导致了百年成汤基业毁于一旦、商代王朝大厦崩倾的悲惨结局。也正因为如此,女娲走出了行宫,来到西山山巅,千百年来站在那儿栉风沐雨,看人间真善美、观世间假恶丑,保佑着后代子孙的延嗣安康。所以也难怪咱们刚才看到的女娲峰神情那么独特呢,真可谓端庄中略显慈祥,肃穆中透露着和蔼,刚毅还夹带着无奈。《封神榜》作为一部演绎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慢慢地形成了现代人对纣王的误解。纣王之所以落得这样的可悲下场,可以说既是他人造成的,也是当时的历史和体制造成的。
这里就是女娲宫。里边供奉的分别是女娲和伏羲。女娲是我国远古传说时代母系群团或氏族的著名首领之一。最初记载女娲名字的典籍有:《楚辞》、《礼记》和《山海经》,这些都是战国或秦汉时代的论著。女娲和伏羲二名并称则始于西汉《淮南子》。
相传女娲、伏羲后来来到昆仑山结为夫妻,成婚育子繁衍人类,其族人逐渐壮大。后来,这个部族扩展到古冀州,居于“雷泽”边的洪洞一带,这个就称为“女娲”部族。
女娲创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们配合起来,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传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这位中国的第一位媒人,被后世尊奉为媒师,那些结了婚而没儿女的,纷纷到此求子。
传说,女娲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还曾经遗留在人间两块奇石,一块化作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另一块就遗落在了古灵山,成为了古灵山的镇山之宝--五彩神石。这块石头是1998年阴历三月十五日,女娲生日那一天在女娲峰峰顶上发现的,而在这里,还有一首诗:未遇补天滞人间,盛世淡妆立庭前。灵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对云烟。可以说对五彩神石描绘的淋漓尽至,相信您读过之后也会对五彩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大家请看,这块石头的左半部颜色明亮而右半部则相对较暗,中间这条线被称为阴阳分界线,它把这块石头分为两部分,发亮的这块代表阳间,而发暗的这半部则代表阴间,石头正中有一老者,面部轮廓形象逼真,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清晰可见,头后飘起的长发则将阴阳两界连接。据《百神图》考证辨认,这就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像下方是一位头戴王冠的女性形象,她就是王母娘娘。玉帝像上方有一白胡子老头为南极仙翁,如果把仙翁眼睛下方的部位看作是一金冠的话,咱们还能看到头戴金冠身背金箍棒的孙悟空。大家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再仔细看看,您将会在这块石头上发现七十二位全神。作为古灵山的镇山之宝,灵气大无边,摸一摸财运发,拜一拜免灾难,真的是不摸不知道,一摸心欢笑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石塔,叫超公和尚塔。1981年从古灵山寺岩内挖出。该塔是青石雕造的圆塔,总高2.7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此塔没有经年铭文,但从1974年该塔旁出土的超公禅师石棺上铭文,可知此塔建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塔的形制与技艺在古建筑和石刻艺术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灵山岛导游词经典模板 3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江苏灵山参观游览。灵山自然风景区距京城122公里,其顶峰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第一峰。西与龙门森林公园毗邻;东与龙门涧景区相连;南与109国道相通,由于其海拔高度所致,使灵山在方圆25平方公里内形成北京地区集断层山、褶皱山为一体,奇峰峻俏、花卉无垠的自然风景区。灵山自然风景区位于京西门头沟的西北部,距京城122公里,奇顶303米,是北京的第一高峰,北京的屋脊。北接河北的涿鹿县;西与龙门森林公园毗邻;东与龙门涧景区相连;南与109国道相通。由于海拔高度所致,使灵山在方圆25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北京地区集断层山、褶皱山奇峰峻峭、花卉无限的风光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天然景观独特,夏季气候变幻莫测,山间云雾缭绕,既有暖温带植被又有西伯利亚寒冷地带亲缘植被,生长着杜鹃、丁香、白桦林和榛子、黄花、玫瑰等植物,尤以高山草甸最为著名,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青藏牦牛在北京唯一的天然繁衍养殖场。灵山无霜期短,四季气候变化与京城出现极大的变异,呈现春秋短、冬夏长的独特气候,日温与京城的差值是10-12摄氏度。
灵山的植被也是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变化。这里既有暖温带植被,又有西伯利亚寒冷地带亲缘植被。其中19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最为出名,他是新疆细毛羊、伊梨马、青藏牦牛在北京生活的唯一天然繁殖养殖场。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山林里活跃着松鼠、野兔、山猪、狍子等野生动物,还有可能见到稀世珍禽褐马鸡。
北京第一峰灵山,景色秀丽,夏季气候怡人,是游人休闲、度假、避暑的良好场所。进入景区沿途既能见到古代的烽火台,又能饮到四季不涸的干泉水,您还能品尝到灵山特产的莜面卷以及当地的山榛、山韭菜、野黄花和新鲜的菌类。与此同时,卡拉OK、歌舞厅、小酒吧、篝火等娱乐活动将向游人提供服务。 衣:灵山无霜期短,四季气候变化与京城出现极大的差异,呈现春秋短、冬夏长的气候特征。由于高山低温,游客夏季登顶,需穿长袖杉、带雨具,其余季节需穿厚棉服类服装。灵山景区有军用大衣出租,10元/件。食:灵山景区烤全羊800元/只,淡季250元到300元/只。团体餐标有200元—1000元/桌不等。景区内的私人饭馆菜价较高,味道一般。住:灵山的旅游旺季是每年六、七、八、九四个月,十月中旬至来年四月为封山期。每年在北京最热的七八月的周末时,灵山景区的宾馆客房常常爆满,行前一定要提前预订。灵山冬、春季旅游依然开放,但由于游客数量骤减,景区宾馆不能正常营业,所以游客仅限吃住于江水河村(北京最高居民点)附近的农家中。村里有许多供游客食宿的个体农家院和私人旅馆(网友比较推崇的有“三兄弟”、“山里人”等),淡季人很少,但在旅游旺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今年八月的某个周末就有房价被炒到七八百元一间的情况。
灵山岛导游词经典模板 4
朋友,你明白灵山吗?如果你想了解灵山,那你听我给你介吧。六峰山是灵山的一大风景区,它有很多地方能够游玩。如情人洞、龙头洞、一炮台、二炮台等,还能够拜菩萨、观音、佛祖等保佑你一生平平安安。到了晚上,六峰山上就会亮起许多五颜六色的彩灯,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各种颜色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十分漂亮。山顶上矗立的高高的电视塔。但在山顶上,灵山的秀丽风景尽收眼底,我的家乡美极了。
双鹤公园是灵山二大风景区。公园里有喷泉、假山。假山可好玩了,能够捉迷藏、做游戏,我十分喜欢。如果这时是春天,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桃花,还没上山就能够闻到一股清香的桃花味了,呀!这种香味儿简直令人陶醉,我都有些飘飘然了。
登上半腰山,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朵朵、一束束怒放着的桃花,春风吹来,阵阵花香引来了一群群小蜜蜂,真美呀!我们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流连忘返的神情,双鹤公园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步行街是灵山的又一独特风景,去灵山必须要到步行街去。超市、商铺林立,商品繁多,品种齐全,什么都能够买到,书籍、衣服、精品应有尽有。步行街的中央有个喷泉,喷泉中有个古董,青铜色的,名字叫司母辛方鼎,也能够叫司母戊鼎,它有两个名字,至于来历,那就要自我到步行街看了。以上就是灵山比较有名的地方,朋友们灵山永远欢迎您!
灵山岛导游词经典模板 5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灵山胜境。灵山胜境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的主题园区,以传承历史、彰显时代的特色,将传统的佛教文化与科技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
随着灵山三期开园,灵山胜境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佛”是展现了佛祖四相成道的过程:出生、降魔、说法、涅盘;“法”代表佛法,是佛教中的精髓,以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梵宫广场等景观展现。“僧”是以灵山禅修中心、慈恩宝塔、灵山佛学院等禅修为代表;整个景区以灵山大佛的“大”、九龙灌浴的“奇”、灵山梵宫的“特”构成了三大奇观。
刚刚我们了解了佛的一生,现在看到的就是佛法的展现,有金色梵宫、红色坛城、绿色广场、蓝色圣海。灵山梵宫是灵山胜境三期工程的核心建筑,因世界级佛教盛会应运而生。站在世界的高度,灵山梵宫不仅是一座全新地标式的会址建筑,更以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建筑形态、品类繁多的艺术瑰宝以及感触心灵的全新体验带给人们太多的感叹与震撼。走近她,以一种始终仰视的姿态。
站在梵宫广场,佛教三大语系的汉传、南传、藏传的特色建筑鲜艳夺目。在梵宫的正南面,与梵宫遥相呼应的建筑就是“五印坛城”。坛城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藏传佛教风格的建筑,“五印”代表五方五佛,也代表佛的五种手印相,分别为:施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触地印、定印。坛城代表佛的世界,我们在这建造五印坛城就是让大家感觉到佛的完美世界,登上坛城大家可以根据地面所画的标志绕着坛城走一圈,代表对佛的尊敬。
东南面是南传佛教中代表建筑---曼飞龙塔。屹立于曼飞龙塔基座上的主塔与子塔的整体造型,都是多层葫芦相垒形成的圆锥形体。 主塔居于塔基中央,8座小塔分布在主塔周围,形成八角之状。8座子塔的基座都有屋宇状拱门佛龛,佛龛宇沿有许多浮雕,人字形檐边上有许多装饰物,塔脊顶有一装饰小塔,龛内供有佛像。小塔中部主葫芦体上端是个莲花座,莲花座上又是一个长嘴葫芦体,极顶是一根穿着3个铝环罩的风铃杆。主塔下部是形似大葫芦底的圆形台阶,层层相叠,渐上渐小,形成一圆葫芦细腰,其上托着一只两台宝葫芦。 塔身以白色为基色,显示出多层立体感,造型美观,玲珑精致。
在坛城四周一圈的水面是香水海,这是根据佛经上记载大千世界中其中的一海,大千世界有九山八海,中间的为须弥山,香水海是中间的海,据佛经记载是注满香水的海,也代表佛教中的八功德水,正所谓“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照世间”。
梵宫广场面积16000平方米,正前方金色的建筑就是灵山梵宫,作为灵山胜境三期工程的核心建筑,整座梵宫共有三层,呈退台式布局,面宽150米,进深约180米,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建筑外观以华藏塔风格为主,糅合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及传统佛教建筑元素,集成了世界佛教三大语系的建筑精华,庄严神圣,雄伟壮观。顶部依次错落的五座巨大的莲花圣塔,是整个梵宫建筑的精神象征,其造型以敦煌壁画中的“华塔”为原型,并以现代建筑材料和意象造型手法传达着佛教经典中“五智”的意理,五智代表佛教中五方五佛,以毗卢遮那佛为首的五尊佛来阐释佛的功德。中心最高的佛塔代表最高境界的毗卢遮那佛”
(法身佛),以右至左分别是东方药佛(发菩提心之德)、南方宝生佛(修行之德)、西方阿弥陀佛(成菩提之德)、北方不空成就佛(入涅盘之德)。至高可达60余米高的华塔高耸云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生辉,意念流转间,佛教经典《华严经》中描绘的“莲花藏世界”的意境和气息迎面而来,这依山而建的梵宫,更给人一种矗立山巅般的壮观与神圣之感。
走进灵山梵宫,首先是彰显修行功德、表达美好理想的“三德门”。根据佛经记载三德(智德、断德、恩德)是赞扬佛的功德,形容佛具有无上智慧、能够破除一切烦恼,救济一切众生的高尚品德。在“三德门”边的两侧,是“福”、“慧”门,祝福福慧双增。
带着神圣走进梵宫,震撼才刚刚开始。从门厅进入,经廊厅、主塔厅直至圣坛,一幅展示千年佛教文化的立体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每走一步都是开阔,每看一眼都是惊奇,每观一景都是感触。进入梵宫,我们可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及精妙的艺术创造,里面汇集了当代知名艺术家和工艺大师的佛教艺术品,涉及绘画、雕塑、书法、木雕、铜雕、景泰蓝、金银器等,梵宫内部主要由门厅、廊厅、塔厅、圣坛几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美仑美奂、气势磅礴、神圣震撼。
来到门厅,站在两层的门厅中央,门厅采用大量精品汉白玉雕琢而成,抬头仰望一面十余米长的刻漆贴真金《心经》书法壁画悬挂在门厅南立面的墙上,这是唐玄奘当年奉旨翻译的,是佛经中最短的一部经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是根据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在扬州大明寺石碑篆书拓本与精湛的刻漆技艺揉为一体的作品,来不及细细体味,清净之意早已油然而生。 它采用了扬州漆器中的刻漆贴真金工艺,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首先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然后根据画面要求填选所需色彩,采用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使其成为精美的艺术品。而每项程序都延续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自有其细致精妙之处。它耐水、耐热、耐磨,光泽度好,在灵山梵宫内将给大家展现多处这样精美的漆器工艺作品。在门厅的顶部还有四个藻井,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顶装饰,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一般藻井处于石窟内中央顶部,使石窟窟顶显有高远深邃的感觉。这四个藻井采用的是传统的东阳木雕工艺,选料为楠木,在整个三期灵山梵宫的内部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楠木进行了东阳木雕的展现。
我们现在进入辉煌的佛教文化艺术长廊——廊厅,近百米长的廊厅为拱顶结构,两侧高大雄伟、雕刻精美的廊柱,向上看,廊厅藻井色彩变幻,在东阳木雕构建的卷棚间高悬的仕女飞天容貌秀丽,体态丰盈、飞袖飘逸,或弹琵琶、或吹玉箫,或捧香花,栩栩如生似携彩云飞之欲出,思绪也随之翩跹。在它的两侧墙面上,大家可以看到十二幅具有史诗意义的大型油画,以时间为序列,以佛教的传播、交流和当代佛教发展为主题,从鹿野苑“初转__”、“灵山说法”的佛教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开始,到佛教传入中国的东传、西求的传播发展进程,再到近现代中国佛教中兴、传播、发展的概貌以及向欧美等西方国家传播的史实,一幅幅气势磅礴、庄严明朗的巨幅油画,清晰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乃至世界佛教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壮阔场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这组大型油画组图,它由众多着名文化研究专家、着名画家联合组成的创作团队历经两年的艰辛付出后完成。画布宽3米、高6.82米,分为四大板块,每个板块由3幅作品组成,每幅作品独立成篇。前廊厅分别是六幅油画:
第一幅 初转__图
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悟道之后,在鹿野苑首次讲法,为曾经伴随他六年苦行的五位侍者宣说“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真理,并为他们剃度出家,建立了第一个僧团。从此,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初始形成。
第二幅 阿育王传播佛教图
公元前4—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大力扶持并传播佛教,使佛教迅速传播到印度次大陆大部分地区以及周围一些国家和地区,佛教由此成为横跨欧、亚、非的世界性宗教。
第三幅 印度大乘佛教图
约在公元2—3世纪之间,被称为“第二释迦”的龙树菩萨,以及之后的无着、世亲等着名思想家,他们解经立论,各成体系,推动了佛教大乘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幅 佛教东传图。
根据《魏略》等书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经由中国西域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汉明帝曾经夜梦“金人”,并于公元68年建立洛阳白马寺供养从西域请得的佛像、经卷、高僧。
第五幅 西行求法图。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东传西行者就络绎不绝。他们在求学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当地,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异花授粉,斑斓多彩。其中,朱士行、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的动人故事和丰功伟绩,传颂至今。
第六幅 八宗祖师图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相继创立了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律宗、净土宗等八大宗派,各有思想传承,富有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佛教与文化的繁荣。其中,禅宗是最富中国文化个性而且影响深远的,禅净融合成为当今中国佛教的特点。
灵山岛导游词经典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