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5篇
相关文章
案例,有个例、实例、个案等几种提法。最初起用“案例”一词,是医学界对医案及个别病例的统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欢迎大家来阅读。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1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自身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内在需要。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在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和缺点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作为班主任应时刻观察与利用真实的生活背景,让孩子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地认识和行为模式,顺利完成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从而自信地面对生活。
去年,我班转进一名这样的学生,他很“懒”,讨厌做作业,拖拉、潦草、错字连篇,本子破烂,做作业时心不在焉“短斤少两”错误百出是经常的事情,常常令同学大笑不止。更糟的是,他不爱上学,他是家中三辈单传的“小皇帝”,每当感到学习不愉快、不想做作业时,就会“生病”,一病就是一两周。刚刚转入的第一天他的妈妈就跟我说:“孩子学习怎么样无所谓,只要他能坚持上学不生病就行”。他的孩子只能哄不能批评,说一句就会上火生病,就上不了学了……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几年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家长。以往的家长孩子学习不好,他请求你帮助严加管教,并积极配合,对这样的家长我感到苦笑不得,心想:你既如此,我又何必多费心思呢?
可是,几天下来,教师的良知和强烈的责任感使我无法放弃他,我决定要“治一治”他的毛病。我利用课间的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个新本子,平静地告诉他像他那么又脏又破的作业本必须换掉,而且所有的作业必须重新补起来。小家伙低着头,嘴紧紧地闭着,露出为难的神色。我神情严肃,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几个汉字,然后告诉他,要求有两个:把字写好,爱护好本子。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小家伙只好低着头在旁边写了起来。我一连留了他三个课间,他的字稍稍有了一点改进,可其他地方离我的要求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下午放学时,我把孩子的部分缺点指了出来,并委婉地告知家长,我会努力帮助孩子迎头赶上的,还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孩子的变化。凭着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家长会很高兴,可是事与愿违,我深深的感觉到家长不悦的神情。第二天,家长捎话来“孩子病了……”整整两个星期孩子没来上学,这期间我去他家两次,孩子很快活,可一见到我立刻像“霜打的茄子”。典型的学习态度差,咋办!
终于,他又回到了学校,我尝试改用欣赏的眼光审视他、引导他、教育他。首先,允许他自愿做作业,可以全做,也可以选做,还可以不做,然后赋予他管教的权利,每日早上他负责检查本组的作业,如果出错其他学生决不能笑话他,一定要帮他纠正过来。他对此事非常热衷,趁次机会我教育他一定要把题检查准确,不能让同学小看你。他欣然接受,这次我看到他下课没有立刻跑出去,竟认真做起题来,我当即表扬了他,并破例给他加了一颗星。后来,我经常注意他,每次做值日,别人都走了,他还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把垃圾倒掉,然后恭恭敬敬地和老师再见。学校举行拔河比赛,他在场边拼命地为我们班队员加油,最后输了,他伤心地哭了……为此,我把他的种种事迹,当典范进行大肆宣扬,把他的照片贴上了光荣榜。就这样在我的不断夸奖、引导下,他慢慢地开始写作业了,潦草的字迹也变得工整了,“检举别人”变成了“督促别人”。现在已能主动地完成作业了,最重要的是再也没有生过病。看到孩子不同寻常的突变,家长也有了变化,他们开始偶尔地帮助孩子辅导作业了。原来几次生病没做的功课也都补上了。看的出他现在每天都把上学当成了快乐的事,从前那个愁眉苦脸的小家伙现在脸上天天挂着笑。
小学生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是班主任成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因此,班主任应做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做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路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2
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有时也想过放弃任由发展,但是等站到讲台上时心里又不由得生出来的责任感迫使自己想再管一管这些学生。就在这种纠结的心态下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好的学生每个老师都喜欢,而恰恰是一些“问题”学生才最考验一个老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不知不觉中自己教任也十年有余了,回想起这么多年的教育路程,真是有悲有喜、有笑有泪。这其中有让学生气哭过,有让学生感动过,也有让学生温暖过……其中的各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有时也想过放弃任由发展,但是等站到讲台上时心里又不由得生出来的责任感迫使自己想再管一管这些学生。就在这种纠结的心态下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好的学生每个老师都喜欢,而恰恰是一些“问题”学生才最考验一个老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我所带的四年级有个小男孩就属于这种“问题学生”吧。他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对任何事情都不在意,上课经常迟到,而且还经常逃课、甚至不回家。经过和他的继母的交谈了解到,他们是组合家庭,在他年幼的时候就是继母把他带大的,他的父亲从来不管孩子且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经常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就造成了他叛逆胆大的性格。而且对继母又有一种天生的敌视情绪,使得继母后来就不敢管他。长期的在家庭里受不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小小的他通过逃课、逃学去吸引父母的关注。通过了解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如果再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我认识到造成他的这些不好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告诉他们组合的家庭也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经常联系孩子的父母,说服他们多用一些时间陪伴儿子,多关心他、关注他,尽到一个父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与此同时在我的课堂上我也始终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说实话他是一个聪明且好学的孩子,抓住这一点我就时不时的鼓励他夸奖他,并让全班同学去帮助他,让他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关爱。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课,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的路会怎么样,但是我希望通过一切的努力去帮助他消除不健康的心理,改掉不好的陋习。只要他做出了小小的改变,我觉得我就对得起“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给予我的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3
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确是这样。霍懋征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就深深地震憾了我的心灵。也正是这句话让我改变了对一个学生的态度,也许也会改变他的一生。
我们班一个小女孩叫张惠鸿很特别,上课时,无论你让他做什么,都和他没有关系,但是,每次提问他的时候,他都能回答的很好。他喜欢玩的东西也和别人不一样,我要扔掉的一个小粉笔头,他让我给她,还说:“扔了多可惜呀!”然后就放到兜里,时而拿出来摆弄得津津有味。
面对如此与众不同的孩子,我知道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关爱。我先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沟通,知道他是由奶奶带大,没有正规地上过幼儿园,一直很任性、执拗、逆反心强。让孩子和老师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在课间经常和她随意的聊天、友好的交流。
很长时间,为了不让他产生逆反心,我不是要求他做什么,而是努力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去习惯。间操的时候,他躲在教室里不肯出去,我假装不知情,拉起他的小手说:“走哇,咱俩一起上课间操去!”有时,趁我不注意,又溜回班级,我就又折回教室,微笑着拉起他的小手,告诉他:“课间操咱班可不能缺一个人,老师和同学都在等你哪!”。
课堂上,他从来不肯参与小组的讨论学习。总是逃避,他势必会离集体越来越远。每每有小组学习,我就参加到他们小组里去,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分工,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寻找他一点点的可取之处,在同学面前夸赞她,让他感觉到参与讨论是快乐的。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以最大的耐心,不知经过了多少磨合,他逐渐肯听我的话了。我又多次与他的父母、奶奶沟通,求得了家校的合力,逐步地开始引导和规范她的行为习惯,让他与集体合拍。逐渐地,曾经总是在课堂上捣乱的他,已经能够积极的举手发言了;曾经总是迟到的他,已经能提前来到班级做值日了;曾经在课堂朗读中都不张嘴的他,已经能蛮有表情地边读边做动作了。
他的转变,已然让我感受着为师的幸福,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爱心,塑造着学生的品行;自己的人格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是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学生的真情。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4
那是20__年的9月,阳光格外灿烂,我的心也充满了愉悦。因为我将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又是一个全新的班级……可是在愉悦中我又有些不安:刚进校门的孩子,活泼好动的他们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吗?虽说踏上教师岗位已有十余年,但却是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对自己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果然,几节课下来,孩子们的松散、调皮就慢慢体现出来了:铃声响过,大部分学生能知道赶紧回座位,可是还有少数学生则一路追跑着进入教室。班长在讲台前带头说:“铃声响……”回应她:“坐端正,静等老师来上课。”的人寥寥可数。有的学生和同桌还在窃窃私语,有的则用铅笔敲打课桌,有的站着冲其他同学做鬼脸……一片乱糟糟,虽然每天都有点改观,可是一节课下来,我还是累得够呛。
记得那天早上第二节课是语文课。铃声响了,我进入教室。绝大部分学生已端坐好,可就是有那么几个学生还在交头接耳,甚至有一名学生正站着,手里拿了语文书冲后面的同学说着什么。我的头开始发胀,一股怒气在胸中升腾……我真想大吼一声:“安静!”,用最高的.声音彻底征服他们,让他们为之震动而乖乖地安静下来。可是忽然我又转念一想,何不如此呢?
我拍了三下手掌,笑着说:“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做个动作请你们猜。猜对的小朋友可以得颗星。”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一个个坐得笔直。我说:“开始!”随即把右手食指放在唇边。顿时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尤其是一只小手举得最高。我一看,正是那名站着说话的学生。我叫他回答。他站了起来,响亮地回答道:“这是嘘!叫我们不要吵,不要说话!”我笑眯眯地翘了一下大拇指,说:“你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了老师的动作所表示的意思。”我给他额上贴了一颗红五星。他的眼睛顿时发亮了,脸上充满了笑意,腰杆挺得比谁都直。我说:“现在老师想教小朋友一个生字。这个字你们的爸爸妈妈可能也不认得。但是如果你认得的话,老师就请你回去教爸爸妈妈认这个字,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好吗?”我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嘘”。可是没有一个人举手。他们纷纷摇头,原来都不认得。我笑着说:“没关系,现在老师给这个字加上拼音,如果你会拼读,就可以做爸爸妈妈的老师了。”我用红色粉笔给“嘘”加上拼音。环顾教室,只有一只小手高高举着,我一看,还是刚才那名学生。他自信而大声地说道:“我会拼!x--ǖ→xū,这是‘嘘’!”我翘起了两个大拇指。由衷地赞道:“真了不起!老师看你不仅可以当你爸爸妈妈的小老师,还可以做我们班上所有小朋友的小老师呢!领着小朋友读两遍,好吗?”他的脸发红了,但还是大声地领着小朋友读了起来。接下去我的教学非常顺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室里的气氛是那么地活跃。
课后,我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一想,有时课堂上出现闹哄哄、乱的情况时,教师往往是拉开嗓门大吼叫学生安静下来,其实效果并不常常尽如人意。低年级学生的是非观念不甚明了,讲大道理吧,其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要学生安静,他们往往认识不到安静下来的必要,而当有了这个意识他们就会“不令而行”,自觉安静下来。在这时教师如果用权威或以“高”制“高”——用教鞭猛敲桌子,用高的声音压制学生迫使其安静,那么我想学生虽然因教师的威严而被迫静下来,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的印象是怎样的呢?是一个手持教鞭敲打桌子的形象?是一个高高在上,让学生仰视而不敢亲近的权威?
所以一个小小的游戏,一句赞美的话语比简单的批评都有效,都会滋润着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你,重塑你的形象——“声”不在高!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5
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确是这样。霍懋征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就深深地震憾了我的心灵。也正是这句话让我改变了对一个学生的态度,也许也会改变他的一生。
我们班一个小女孩叫张惠鸿很特别,上课时,无论你让他做什么,都和他没有关系,但是,每次提问他的时候,他都能回答的很好。他喜欢玩的东西也和别人不一样,我要扔掉的一个小粉笔头,他让我给她,还说:“扔了多可惜呀!”然后就放到兜里,时而拿出来摆弄得津津有味。
面对如此与众不同的孩子,我知道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关爱。我先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沟通,知道他是由奶奶带大,没有正规地上过幼儿园,一直很任性、执拗、逆反心强。让孩子和老师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在课间经常和她随意的聊天、友好的交流。
很长时间,为了不让他产生逆反心,我不是要求他做什么,而是努力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去习惯。间操的时候,他躲在教室里不肯出去,我假装不知情,拉起他的小手说:“走哇,咱俩一起上课间操去!”有时,趁我不注意,又溜回班级,我就又折回教室,微笑着拉起他的小手,告诉他:“课间操咱班可不能缺一个人,老师和同学都在等你哪!”。
课堂上,他从来不肯参与小组的讨论学习。总是逃避,他势必会离集体越来越远。每每有小组学习,我就参加到他们小组里去,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分工,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寻找他一点点的可取之处,在同学面前夸赞她,让他感觉到参与讨论是快乐的。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以最大的耐心,不知经过了多少磨合,他逐渐肯听我的话了。我又多次与他的父母、奶奶沟通,求得了家校的合力,逐步地开始引导和规范她的行为习惯,让他与集体合拍。逐渐地,曾经总是在课堂上捣乱的他,已经能够积极的举手发言了;曾经总是迟到的他,已经能提前来到班级做值日了;曾经在课堂朗读中都不张嘴的他,已经能蛮有表情地边读边做动作了。
他的转变,已然让我感受着为师的幸福,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爱心,塑造着学生的品行;自己的人格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是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学生的真情。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通用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