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总结合集
相关文章
谷雨泪流情自生,百合花瘦心亦疼,身饥需待忘情水,艳丽花开现柔情,只待沧海出明月,百媚娇态泛峥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谷雨的节气与风俗有什么,供大家参考。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总结合集 1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谷雨前,好种棉”,又云:“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自古以来,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编成谚语,世代相传。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总结合集 2
此时还是有昼夜温差的,因此建议早晚出门要携带外套。户外锻炼的时候,不宜超过一定时间,因为能量过度消耗,对于身体有不利的影响。可尝试一些悠闲的运动,例如快步走,跳操或者打球等。谷雨前后降水多,天气闷热潮湿,也会波及心绪平衡,因此最好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多出去散散步踏踏青。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总结合集 3
其实与唐代的一段故事有关,据说有一个叫谷雨的年轻人,帮忙百姓救灾时也顺手救了一朵牡丹花,这花原是仙子所化,和其他的仙女能够酿酒制药,有只秃鹰得知后也想治病,便把牡丹仙子绑去了,但花仙不肯救它,谷雨也前来帮忙救人,结局是虽然牡丹脱险了,但谷雨却被害死了,于是花仙便把家安在埋葬谷雨的园子里。后来谚语里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也会让人想起这则典故。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总结合集 4
1、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2、喝谷雨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3、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4、禁杀五毒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5、祭海
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
6、贴谷雨贴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7、赏牡丹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8、洗“桃花水”
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在西北地区,谷雨节人们会以“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庆祝。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总结合集 5
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不少传统风俗已经被人们遗忘了,不过现在海边还流行祭海的活动,这天渔民会去浅海地带捕鱼,据说能有不少的收获。到了谷雨的时候,不论大姑娘还是小媳妇都会挎着篮子去野外走一圈,被称为“走谷雨”,寄托了对一家人的祝福。在西北地区,会注重洗浴,把该节气的雨水叫做桃花水,用它痛痛快快洗个澡,传说还有避邪祈福的功效。另外喝春茶是比较常见的习俗,一家老小会去茶园里采摘新鲜的茶叶回来泡着喝。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总结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