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立夏

立夏气候特点及风俗简介总结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最新立夏风俗活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夏气候特点及风俗简介总结推荐 1

1、立春之日不看病

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想讨个好彩头。

2、立春之日不理发

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

3、立春之日不能躺着

春暖大地,这是万物初始的时候,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建议大家去田间或者公园走走,吸收新鲜空气,感受活力与自然,为自己的新年讨个吉利。

4、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

新面貌,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开始才能迎来来年的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5、立春之日莫搬迁

搬家不要选择在四立八节之上,因为这是气节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不宜动荡。

6、立春这一天,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

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

立夏气候特点及风俗简介总结推荐 2

立夏各地习俗 ——东北吃立夏馃

吃“立夏馃”表示送春迎夏,喜庆春收。将大米煮得半熟、捣烂、揉搓、压成块、切成片、用油煎炸,谓“干”;搓成似汤圆的小球,再加上蘑菇、蒜苔、青椒、豌豆、蚕豆、小南瓜、马铃薯等多种春季蔬菜汤煮,谓“汤”。“干”用手抓着吃,喷香可口;“汤”则不分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着吃,以示丰盛,味道也是极美的。

新上市的蔬菜瓜果,能加的都要加进“立夏”中,品种越多越喜庆。“闲了一冬,忙了一春”,旧时得不到温饱的农民,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能饱食一顿“立夏馃”,便是最大的满足。所以无论再穷苦的人家,就是借米,这一餐“立夏馃”也是要吃的,以讨个“春收富实”的年成。如今农村吃“立夏”的档次高了,上等的白米还要加入少许的糯米,吃起来糍而不腻。若是“汤”,则必加进瘦肉、香菇、木耳、墨鱼、竹笋、虾米等。

“立夏馃”还有早、中、晚餐吃的区分。据说早吃补脑,中吃壮腰,晚吃健腿。这当然只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吃了‘立夏馃’,农家门挂锁”。立夏时节,麦子要打场,油菜要收获,禾苗要管理,夏茶要收摘,农家别提有多忙乎了。

立夏节气

立夏各地习俗 ——浙江斗蛋

嵊州立夏有斗蛋的风俗。

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立夏各地习俗 ——安徽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立夏节气

立夏各地习俗 ——福州边煮鼎边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它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从鼎边糊传说来看,“做夏”吃鼎边,意义更深一层。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处处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几个胜仗,决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劳三军。料想不到,从长乐方向又闯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扑来。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乡亲们正在烧菜煮饭办酒席,准备庆功,但已无法开席了。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高级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不消两个钟头,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做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立夏各地习俗 ——南方秤人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习俗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从散存的民俗资料看,立夏“秤人”的操作有两类。一类是在户外进行,悬秤于大树,大多是给老人小孩称量,以验一年肥瘠;另一类则是在户内进行,悬秤于屋梁,由妇女们互相称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倒似闺中游戏——蔡云《吴觎》诗有证:“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立夏气候特点及风俗简介总结推荐 3

此时气温上升很快,雨水增多,对于农事生产也有一定的要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近乎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已基本定局。同时也要抓好稻田水分管理,适度露晒田。蔬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多种喜温蔬菜开花结果的最佳时期,但也是蔬菜病虫害的高发期,要注意做好各种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果树进入幼果期的果树,需注意做好保果措施,定期施肥。

立夏气候特点及风俗简介总结推荐 4

吃鲥鱼

温州有立夏尝鲥鱼的习俗。鲥鱼,是我国著名的鱼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初夏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每年蓬鲥集群由海溯游江河产卵,体内脂肪丰厚,肉极鲜美。”据传,立夏节后,鲥鱼骨硬不好吃。如节前送鲥鱼给人,一般簪有香花。清瑞安孙琴西《赠小石送鲥鱼诗》中有“黄鱼风信拣花时,又点仙葩送雪鲥”之句,并自注:“吾乡送鲥鱼,以月季花掩映其上,姿态益妙。”

吃补食

建德民谣:“立夏日,吃补食。”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准备投入紧张的农业劳动。也有吃五虎丹的,“五虎”即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还有吃“三两半”的,即党参、黄芪、当归各一两,牛膝半两。

烧野米饭

在嘉兴,有烧野米饭的习俗。野米饭~般为儿童结伙举办,各家凑柴米,从田中采摘新鲜蚕豆,在野外搭锅烧煮蚕豆饭(也有加入少量咸肉、春笋的)。在湖州,村里儿童或三五人,或六七人,去村外烧野米饭,米是向各家讨来的百家米,菜肴可到任何一家田地上采摘蚕豆、豌豆(不算偷,但不准只采一块田,要多跑几块田头),有的儿童下河滩捕鱼,女童支好锅,拾好柴。认为吃过野锅饭,不疰夏,人也变得聪明、勤快。德清农家在十二月十二蚕花生日时,用米粉捏成小狗数只,挂在通风处阴干,俗呼“立夏狗”。等到立夏节烧野锅饭时,将米粉小狗洗净,与野锅饭同煮食,据说儿童吃了体质比狗还要强健。大人在家吃立夏酒。这一天市场上有麦芽糖饼供应,也有自己做的。

吃立夏饭

旧时,在立夏当日,大多地方的人们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化为楼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觅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计。在桌上摆上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据说立夏吃蛋主心。因为蛋形像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补充心气精神。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日,为了避免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耗,立夏应该进补。嵘州谚有旺生,希望人双腿也似春笋那样强健有力,能走远路,寓意主腿。带壳豌豆状如眼睛,古人多有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似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宁波的立夏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一样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

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沱’),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穷,身轻如燕。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痊夏”。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视为一个隆重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毒)、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人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表达对夏季的祝愿。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人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米糊,一类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十分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互邀邻里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的风俗有些相似。“七家粥”与“七家茶”也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收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享。“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自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坐在一起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见得是多么美味的食物,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旧时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有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的说法。

在丽水,是日以笋、豌豆和糯米煮成饭,称为“立夏饭”。庆元县在立夏日家家食香羹,亦称“立夏汤”。在金华各地均吃蛋,谓“立夏蛋”。东阳等地吃笋。浦江、义乌吃青梅,谓可免脚酸,俗称“接脚梗”。各地均有忌坐门槛之俗,谓坐之要终年手脚酸软。东阳旧俗,妇女修眉穿耳孔,小牛穿鼻,多在此日进行。

醉夏

在台州,立夏节时采苎麻嫩叶煮烂捣浆,拌以麦面粉做成薄饼,在平底锅上摊成麦煎,裹荤素肉菹吃。这天不会吃酒的人也多少喝一点,或吃糯米酒酿,以尽醉才歇,所以称“醉夏”。老年人还吃鸡粥,以补身体。台州本地籍人还吃青梅、鸡蛋、桂圆。吃了桂圆,相传可以常年眼目清明,吃了梅子夏季不腰酸,吃了鸡蛋可以健脚骨。玉环的闽南籍人则以鸡蛋和猪肉加红糖老酒蒸吃,作为立夏进补。

吃健脚笋

立夏,石笋刚露尖,在湖州山乡,家家都要去挖几根,带壳放在炭火中煨,煨熟后剥去笋壳,蘸些盐、酱油和胡椒粉吃,谓之“健脚笋”。据说吃了健脚笋,可使脚骨健。在舟山,中午用豇豆糯米饭、乌笋、软菜、带子蟹、鲳鱼等祭祀先祖。所煮的乌笋、软菜都不切碎,叫做“脚骨笋”、“扇风菜”,传说吃了乌笋可以健脚,吃了软菜防中暑,吃了豇豆饭可以防蚊虫叮咬。在建德,山里人还上山拔野笋,整条放入盐水里泡着吃,谓之“吃健脚笋”。临安、于潜两地,家家烧笋焖肉。烧好后,全家男女老幼,每人食笋两根,儿童还加鸡蛋一只,认为立夏吃只蛋,力气多一万。此俗至今犹存。

五色饭

在宁波,各家以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小豆拌白粳米煮饭,俗称“五色饭”,也叫“立夏饭”。镇海谓之“五头”,意为长辈、夫、妻、子、女俱全。宁海等地谓之“五彩瑞祥”。各家还以茶叶煮蛋,谓之“立夏蛋”,并互相馈送。奉化等地这天还有做“米鸭蛋”的风俗。吃樱桃、红枣,谓之眼目明亮;吃海螺蛳,谓之聪明;吃炒蚕豆,谓之牙齿坚硬。慈溪还有吃生豆腐的习俗。

吃蚕花饭

是日绍俗吃樱桃、竹笋、老酒,新昌有吃蚕花饭之俗。蚕花饭是用糯米、粳米、灿米三种米煮成的混合饭,认为吃了咸肉蚕花饭,蚕花就好。

三烧五腊九时新

是日,杭州还有吃“三烧”、“五腊”、“九时新”的习俗。三烧,即烧夏饼、烧鸡、烧酒。五腊,即黄鱼、盐鸭蛋、海蛳、腊肉、清明狗。九时新,即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笋、黄豆、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又吃细小的野笋,认为可以助人足力。

立夏气候特点及风俗简介总结推荐 5

1、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2、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3、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4、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5、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7、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8、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TAG标签: 立夏 传统食物

立夏气候特点及风俗简介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最新立夏风俗活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