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立夏

立夏养生食谱有什么经典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立夏,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而立夏也是即将告别春天,夏日天的开始。其实,之所以把这个节气称之为“立夏”是有它的历史意义,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夏的来历和风俗最新_立夏风俗都有哪些_立夏养生小常识,欢迎阅读!

目录

立夏的来历和风俗

立夏各地风俗都有哪些

立夏养生小常识

立夏养生食谱有什么经典总结 1

立夏饮茶的养生知识

立夏的传统习俗

立夏饮食方面如何养生

立夏为什么要吃蚕豆

立夏养生食谱有什么经典总结 2

要想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联系上下文,其整句话是:“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它讲的是一种天现象,因为我国的季风性气候,尤其是立夏时比较明显,夏季东南风起,云向西飘,就会多雨,如果向东边聚集,就会少雨好天气。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立夏养生食谱有什么经典总结 3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由此可见,立夏的由来和立夏时的习俗活动,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是不断发展和传承的过程。

立夏养生食谱有什么经典总结 4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立夏节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仪式。近代民间,有尝新和秤人之习,此日人们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立夏节民间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许多人还习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立夏养生食谱有什么经典总结 5

立夏养生食谱一叶凤脯:

[配料] 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

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 清芬养心,升运脾气。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尤为适宜夏季食补。

立夏养生食谱二 鱼腥草拌莴笋:

[配料] 鱼腥草50克,笋250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立夏养生食谱三 桂圆粥:

[配料] 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 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

注意: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公历5月5号左右,为立夏。此时正是农家的大忙季节。有“立夏三朝遍地锄”,“雨打立夏,有水洗耙”,“立夏不雨,犁耙高挂”之农谚。宋范成大《村居即事》诗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立夏还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在菇西溪一带有做“立夏饼”,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还吃青梅,烧青茶,以防“蛀夏”。

立夏日,让牛也过节,不用竹枝鞭牛,要给牛吃鲜嫩的草料。喂卵酒,吃牛人参——珍珠莲。

立夏日趣俗用大秤称人轻重,别肥瘦,说称过后人不会蛀夏。四川山区人家此日忌坐门槛,说坐过后双脚会时常发酸。

TAG标签: 立夏 古诗

立夏养生食谱有什么经典总结_精选范文网

立夏,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而立夏也是即将告别春天,夏日天的开始。其实,之所以把这个节气称之为“立夏”是有它的历史意义,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夏的来历和风俗最新_立夏风俗都有哪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