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_芒种农事5篇
相关文章
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有哪些你知道吗?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一起来看看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欢迎查阅!
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_芒种农事1
毛豆
毛豆是新鲜带荚的菜用大豆,因其豆荚带毛所以叫毛豆,在每年的芒种前后大量上市。毛豆因其富含能量和优质蛋白质,可以当蔬菜还能部分代替主食,煮着吃爽口又简便,因此,煮毛豆成为夏季餐桌上的一道常见菜肴。此外,毛豆富含钾元素,人体大量出汗后,易造成体内钾的流失,多吃毛豆起到补钾的作用。
凉拌毛豆
原料:毛豆500克,植物油20克,红干辣椒2个,姜末、葱末、蒜蓉、花椒、桂皮、大料各适量,盐、糖、生抽、醋、香油各适量。
做法:
1、毛豆用盐水浸泡并搓洗干净,捞出沥干水分,用剪子剪去两端尖角备用,红干辣椒掰碎备用。
2、锅置大火上,加入水、毛豆、大料、桂皮和适量的盐煮沸,然后继续煮5分钟,喜欢口感较软的可以多煮一会儿。
3、将毛豆捞出,迅速放入冷水中,再捞出沥水备用。
4、将姜末、葱末、蒜蓉和红辣椒碎放入碗中备用。
5、炒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和花椒,花椒爆香后捞出弃掉,将沸油浇入放有葱姜的碗中,向碗中加入盐、糖、醋、生抽和香油,拌匀后倒入煮好的毛豆中拌匀即可。
桑葚
桑葚以紫黑色的为佳,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黄酮类和多酚类的植物化学物。传统中医认为,桑葚具有滋阴、补肝、补血、明目、生津止渴、乌发养颜、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等功效,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
现代医学对桑葚研究也很多,在临床观察中已经发现它有降血糖、治疗贫血的作用,此外,一些实验还表明桑葚有增强免疫、降血脂、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桑葚柠檬甜汤
原料:桑葚300克,柠檬两片,白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
1、将桑葚用淘米水浸泡,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在桑葚上撒上白糖,腌出汤汁。
3、将桑葚连汤倒入锅中,放入适量冰糖熬煮,待桑葚熟透关火,放入两片柠檬即可。
黄瓜
黄瓜相传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中原的,故又名胡瓜,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栽种历史了。黄瓜具有清热利水、生津止渴的功效,非常适合夏季食用。黄瓜还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当糖尿病患者口干舌燥时,喝水往往不能缓解,吃水果又怕血糖升高,这时生吃一条黄瓜是非常舒服的。
蛇皮黄瓜
原料:黄瓜2根,干红辣椒4个,盐、白糖、醋、鸡精、花椒、植物油适量。
做法:
1、将黄瓜洗净,一面垂直下刀切薄片,但每刀都不要切断(刀工不熟者,可以在黄瓜两边各放一根筷子,切到筷子就停止)。
2、把黄瓜翻面,与背面的黄瓜片成45度夹角下刀,切同样的薄片,仍然是不能切断。
3、将切好的整条黄瓜撒上盐腌制5分钟,然后用凉白开水洗净备用。
4、将醋、盐、糖和鸡精倒入碗中调好,把黄瓜放入调料中,加入适量水,黄瓜上边放上掰碎的干辣椒。
5、炒锅放火上,放入植物油,再倒入花椒,爆香后弃掉花椒,将花椒油倒在黄瓜上即可。
<<<返回目录
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_芒种农事2
一是及时抢收小麦、蚕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二是上、中旬重施玉米摆果肥,做好壅根防倒和防治玉米螟工作。
三是中稻秧田喷施起身药,中、下旬移栽;直播稻和抛秧稻防治稻象甲,早栽大田防治二化螟、叶瘟等病虫害。
四是棉花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追施有机肥争取多结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棉花防虫最重要。
五是上、中旬抢种夏大豆、花生、春大豆追施花荚肥。春山芋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补苗;扦插夏山芋。施好薄荷刹车肥。
六是播种豇豆、苋菜、小白菜等蔬菜;加强茄瓜豆类蔬菜地田间管理,防治病虫,采收上市和留种工作。
七是加强禽畜夏季防疫,成鱼饲养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是农耕很讲究也很关键的问题。在三夏大忙季节,一定要投身到火热的农业生产劳动中,为农业丰收贡献力量。
返回目录>>>
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_芒种农事3
南朝梁代崔灵思《三礼义宗》三“仲夏之月”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因为芒种节交近农历五月间,故又称“芒种五月节”。《金瓶梅》第五十二回:“吴月娘因交金莲:‘你看看历头,几时是壬子日?’金莲看了说道:‘二十三是壬子日,交芒种五月节。’”
根据古老的说法,芒种节过后,群芳摇落,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这个为花神饯行的场面,具有很浓郁的民俗意味。
“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传说在太行深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内,住着一家,母子二人过日子,儿子叫芒种,二十岁未婚。母亲年事已高,渐渐干不了家务,芒种一个人独自承担了所有家务。有一位荞麦姑娘,被芒种这种孝顺母亲的行为感动,她经常借故和芒种接触,时间久了便产生了爱情。两人成婚,日子虽然艰苦,但也美满。
可有一年大旱,为了熬过冬季,芒种只能将家里的小马驹牵到集镇去卖,以换粮食过冬。芒种将马驹卖给一个叫东北风,来自冰凌宫,家住花木凋零寨的老板,其真名为韩露。韩露却看上了荞麦姑娘,并要挟芒种把妻子许配给他。韩露家有土地百顷,钱财万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他依仗兄弟白露在京城里居官,便胡作非为,任意抢霸民女。不过荞麦姑娘坚决不从。
当韩露来抢亲时,荞麦姑娘只身逃走。这天清晨漫山遍野起了茫茫大雾,四处看不到荞麦姑娘钧身影。韩露心急似火,暴跳如雷,他横冲直闯,扬鞭催马,不一会儿,马落坡跌在池塘里,韩露溺水而亡。第二天,在蒜头崖下找到了荞麦姑娘的遗体,她虽然跳崖而死,可身上没有一点伤痕,闭着眼睛,面带微微的笑容,脸色依然是那样俊俏美丽,手里攥有遗书一封:“隋投意合结夫妻,恩爱美满两相依,可恨霸道心不善,逼得夫妻两分离。待到来生再相见,银花如雪开满地……”芒种母子二人看了遗书,泪如泉涌,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山泉呜咽,明星闭眼。芒种给妻子荠麦姑娘穿上素日里她移爱韵柳黄绿的布衫和紫绿色的罗裙,发髻上又扎上粉白色的花朵,在这岭下灼向阳洼里埋葬了她,筑了一个高大的坟丘。
第二年夏天三伏天里,突然一群娃娃们高兴地喊起来:“荞麦姑娘回来啦!芥麦姑娘回来啦!”芒种急忙到坟头去看,唉呀!美极啦,绿绿的叶儿,紫红的根儿,粉白花儿,枝干窈窕,几天之后又结了饱实实黑莹莹的三角形粒籽。芒种高高兴兴地把粒籽收藏起来,来年雨水晚,漫田遍野种上它,秋来好一场大丰收啊!寒露节令到来,刮起了一场寒风,孩子们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唱着:“唉哟哟呀,寒露风啊,透心凉啊,真霸道啊,好混账啊,你别吹啦!荞麦收啦!早上场啦!”
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_芒种农事4
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_芒种农事5
凉性蔬菜
如:黄瓜、西红柿、芹菜、藕、绿豆芽、空心菜、大白菜、白萝卜、冬瓜、丝瓜、苦瓜、茄子、菠菜、小白菜、油菜、莴笋、苋菜、茭白、紫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的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夏季,肉类食物食用过多,会使人的体质呈酸性,多内热,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我们常吃的黄瓜、西红柿、芹菜等都属于偏寒凉的蔬菜。因为这些蔬菜偏凉性,在食用时也应注意。
瓜类蔬菜
例如:黄瓜、丝瓜、苦瓜、佛手瓜、南瓜、冬瓜。夏季正是瓜类蔬菜上市的旺季,它们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特别是苦瓜,它不仅清邪热、解劳乏,还可增加食欲,提神醒脑。瓜类蔬菜可凉拌,可清炒,还可做汤,也可与肉、鱼一起做菜,清脆爽口,别有风味。
“杀菌”蔬菜
主要是指葱蒜类蔬菜,大蒜、洋葱、韭菜等,它们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多吃木耳。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芒种时节的由来简介_芒种农事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