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芒种

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16

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1

饮酸: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也可以榨汁饮用,但不可以用饮料代替水,汽水、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反而会影响消化和食欲。

食粥: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此外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都是不错的搭配。

吃苦: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热解暑、泄热养阴、入心经、脾胃经的作用,在过了芒种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清补:“清补”并不意味着单吃素菜、水果之类,也不是追求饮食的绝对清与素。事实上,“清补”重在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兼具解消暑的功用,比如鸭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再者泥鳅,其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特性,被称为“水中人参”,可以起到补中益气、解毒养颜作用。

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2

芒种吃梅子的习俗在夏朝的时候就有了,芒种时候正直梅子的成熟季节,新鲜的梅子吃起来会觉得苦涩,比较难吃,煮熟吃口感非常好。梅子的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天然的有机酸以及矿物质等等,不但可以补充营养,还能很好的消除疲劳,所以好多地方的人们都有芒种吃梅子的习俗。

初夏是青梅的时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但青梅鲜果酸涩,一般不能直接吃,需加工食用,其中最有名当属青梅煮酒。《三国演义》中就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共论英雄的故事。

现代人的体液很容易呈现酸性,梅子可以让现代人的体液保持弱碱性,因此梅子是对身体非常有帮助的药用。

<<<返回目录

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3

1、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

2、当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要保持水盐平衡。

3、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以补充能量,以及丢失的维生素矿物质,防止水盐失衡。

4、注意补充钾:以防止血钾过分降低,适当补充钾元素则有利于改善体内钾、钠平衡。钾元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含钾较多的食物有:粮食中的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水果中的香蕉,蔬菜中的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苣、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

5、芒种期间要多食蔬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6、芒种多吃瓜果蔬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这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可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能在一定程度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7、因为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滋生细菌病毒,所以饮食当中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卫生问题,防止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状况。特别是老人与小孩。

8、少吃冰冷的食物

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4

送花神

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就会迎花神。芒种已近5月间,百花在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着来年能够再次相会。

此个习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27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者是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起源于明初的时候。每到芒种时节的时候,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在这个时候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并且希望保护村民的平安。

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5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因地而异。芒种时节的气候亦是如此。芒种时候的气温逐渐升高,除了黑龙江北部及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体验到初夏的威力。芒种还是很多地区一年中降雨最多的时节,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潮湿多雨的梅雨季。

爱总结的中国农民很早就发现了“芒种”与“夏至”的气候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关系,他们总结出“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这样一句谚语。意思是芒种时天气晴好,夏至节气则更容易阴雨绵绵。反之如果芒种时烟雨蒙蒙,那么夏至时则更容易晴空万里。

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5篇_精选范文网

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芒种的传统民间习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