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其它节日

中元节又称参考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中元节时间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这个节日也被叫做鬼节,是鬼门大开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中元节应该干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元节又称参考集锦 1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师座和施孤台。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中元节又称参考集锦 2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的意义,在于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令人们慎终追远,传扬正确的孝道。

中元节是一个异彩纷呈,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反映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还有我国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中元节是孝道文化的传承,是人们情感的载体。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释道三家的极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依然经久不衰。重视中元节,提倡传统孝道,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中元节又称参考集锦 3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人世间是否有鬼?鬼是否客观存在呢?

按易经之说,物质世界有阴阳五行之说,理论结合实践证明,阴阳五行之学说是唯物的,它反映了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形式。

因此,客观世界就会阴阳两种存在形式。如果人为阳,那么鬼就为阴了。民间的说法就是阳间为人所居,阴间为鬼所居。实际上并不存在阳间和阴间,而是物质世界阴阳两面。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亮为阳,暗为阴。

也就是说,人鬼是处于同一世界。只是人多在白天或明亮处,鬼多在夜晚或阴暗处。

人出生的过程是从阴到阳的过程,人死亡是从阳到阴的过程。

小孩子由于阳气不够,往往能看到刚死不久的鬼。人刚死不久,虽已成鬼,由于还有点阳气,也可看到人。

阴气较重的人,也可看到刚死不久的鬼。

民间常有鬼附身之说,除掉装神弄鬼外,大多是刚死不久的鬼,借人身说话做动作。

过阴之人,就是那些阴气较重的人,让自己瞬间变得更阴(处于假死状态),而与鬼见面交流,从而了解活着的人的状况,往往让人惊奇不已,但这不是预测,而是通过鬼了解人的情况。

三岁以内的小孩,由于能见到刚死不久的鬼,往往会莫名其妙的死亡,就是被鬼吓死的。

小孩子和阴气较重的人,中元节期间最好不要晚上一个人出门,或一个呆在比较阴暗的地方和房间中,晚上睡觉也最好开着灯。

鬼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唯物主义者,应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鬼。

道法自然,道教认为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过去科技和人为因素,说鬼存于阴槽地府中,并过于喧染它,已超出唯物范畴,变得跟神话故事一样唯心了,这样就出现很多装神弄鬼的人和事了。

上面已说过,阴气重的人或小孩,只能见到刚死不久、阳气还未完全散尽的鬼。阳气完全散尽的鬼(是否客观存在,还有待科学证明。),任何人是看不到的。那些说什么能看到你的前生后世的人,就是装神弄鬼的人。

因此,对待长辈,最好是生前尽孝。死后尽孝,只能是寄托哀思而已。

中元节又称参考集锦 4

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七月十四和十五,其名源起道教,又被称为七月半、鬼节,佛教中叫做盂兰盆节。在中元节人们会放河灯祭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也有在外的游子,画地烧纸,就好像自己回到了家乡。

中元节又称参考集锦 5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师座和施孤台。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中元节又称参考集锦_精选范文网

中元节时间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这个节日也被叫做鬼节,是鬼门大开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中元节应该干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中元节应该干什么祭祖祭祖,民间信仰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