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其它节日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范文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由来和习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范文集锦 1

踏 青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白居易:《二月二日》

这首诗描写二月二日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发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十字码头,一群身着轻衫牵着骏马的少年正徐徐走着。二月二在唐代也称“踏青节”,此时正值大地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游的绝好时节。诗文抒写踏青见闻,刻画了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

挑 菜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这首诗写的是宋代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诗人说,每年二月二这天,他都要采来青菜烧一锅肉菜汤。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佛又听到引来春水的辘轳的`声音。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春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来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当时还把二月二日这天定为“挑菜节”。这种风俗,在宋代还由民间传到了宫廷。

迎 富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宋]魏了翁:《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二月二迎富的习俗。诗人说,正月晦日送穷的日子刚刚过去,又到了戴着花迎富的时候。因为“穷神”难以驱逐,许多人已对“送穷”没了兴趣;可一向渴求富裕的人又怎能回避“迎富”的风俗呢?贫困若是容易除去人人都想除,富贵若可以求得那我也去求。不过这些都是传之久远的风俗而已,我只是随大流去看看热闹罢了。”

撑 腰 糕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清]蔡云:《撑腰糕》

此诗写的是江南一带二月二吃“撑腰糕”的习俗:二月二这天春意正浓,大家互相劝说着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担柴挑米凭的是腰板结实,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怕终年劳作。二月二吃“撑腰糕”,这种风俗在江南一带也传之久远。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过去一到二月二这天,江南一带家家都将隔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不过想减肥细腰的女子,这种糕却不能多吃。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范文集锦 2

1、二月二,龙抬头。运高走,位高居,职高升,年高寿,气高扬,志高飞,财高聚,喜高致,心高远,烦高搁,福高照,情高深,人高兴。祝君:高高在上。

2、二月二来龙抬头,短信祝你好兆头,猪年快乐在心头,爱情甜蜜心里乐,生活幸福样样有,事业顺利好彩头。愿亲爱的朋友生活甜蜜,万事顺意!

3、二月二,龙抬头,送来吉祥伴左右。身体健康疾病溜,平安常驻好运佑。事业顺利奖金厚,生意兴隆资金投。爱情花开无春秋,年年岁岁都依旧。朋友围绕友情厚,问候祝福到永久。祝你快乐无忧!

4、二月二龙抬头,真心问候送给你,千山万水难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美丽常伴你,金钱钞票跟着你,朋友时刻关心你,猪年龙节好运伴着你,祝你快乐。

5、龙抬头,九龙闹春送福喽!吉祥龙添瑞,如意龙添喜,运财龙添财,幸运龙添运,健康龙添寿,平安龙添吉,开心龙添乐,活力龙添劲,福气龙添福!

6、二月二,龙抬头,看好梦想别溜走,看好快乐水里游,看好平安别掉沟,看好健康别挨揍,照看工作放心头,幸福如意全都有。

7、二月二,龙头抬一抬,好运来;龙眼瞪一瞪,财源通;龙须飘一飘,乐逍遥;龙爪抓一抓,事业发;龙尾摆一摆,笑口开;二月二,幸福藏心头,快乐没尽头!

8、二月二,扫锅底,赶走忧愁和晦气;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二月二,发信息,开心笑脸我传递;愿你幸福又甜蜜,时时事事称心意,好运常伴乐无敌!

9、除夕饺子包进年收获的幸福,十五元宵煮出年希望的蓝图,二月二龙头抬起你的信心与豪情。祝你:龙头抬起,龙体安康,龙腾虎跃再创辉煌!

10、二月二龙抬头,龙神驱邪,百毒不侵;龙神赐福,人畜平安;龙神发力,生机勃勃;龙神行云,风调雨顺;龙神布雨,五谷丰登;吉祥接力,短信祈福!

11、二月二,双倍幸福暖心头,双倍财运鼓腰包,双倍好运开大道,双倍开心乐悠悠,双倍祝福送你手,愿你二月二里抬龙头,蒸蒸事业做龙头,幸福欢乐把你抱。

12、二月二来龙抬头,我的祝福有看头。幸福生活又起头,美好日子有盼头。快乐奔跑在前头,好运握在你手头。烦恼掉在你后头,幸福驻进你心头。

13、二月二,龙抬头,吉祥的日子,祝福送不够。愿你事业高升无尽头,夫妻恩爱到白头,吉祥如意跟着走,平安健康每一周,幸福生活无忧愁!

14、二月二龙抬头,福气在你身边游,财气在你脚下走,喜气在四周绕,运气在你头上照,祝福把你心窝暖。祝你二月二福寿安康,阖家幸福!

15、二月二,龙抬头,好运来,幸福伴;福来到,平安随,健康至,快乐久;事业顺,工作好,生活甜,如意显;爱情美,良缘结,共携手,到白头。祝快乐无忧!

16、遇见你是我的缘,缘分让你来到我身边,快乐幸福充满我心田,离开的日子非常想念。亲爱的,远方的你是否在把我惦念,二月二龙抬头,祝你天天快乐!

17、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发财豆,顺心豆,喜事豆,开心豆,高升豆,美丽豆……你一把,我一把,吃了不长青春痘!祝你节日快乐!

18、二月里来龙抬头,摇动身躯漫天云。甩甩尾巴风拂柳,即兴翻滚雷声作。风调雨顺幸福降,百姓祁拜上天灵。愿你一生好运照,事业做大辉煌耀!

19、龙抬头,二月二,紫气东升,昭昭鸿运照。福禄寿喜同道,幸福快乐最逍遥。身体康健好运缠绕,业绩喜人奔头好美妙。财到福到运到喜上眉梢!

20、二月二快到,愿你开口笑。龙头抬一抬,快乐阳光照。烦恼全溜掉,好运跟你跑。成功花开俏,健康怀中抱。生活步步高,心情天天好,愿你乐逍遥。

21、二月二,龙抬头,送来幸福水长流;二月二,龙抬头,快乐生活伴左右;二月二,龙抬头,事业顺利上高楼。年年兴旺丰收佑,美满快乐到永久!

22、二月二龙抬头,福禄寿喜来聚首,祝你家增福生活红红火火,加官禄前程磊磊落落,人增寿身体健健康康,又遇喜爱情甜甜蜜蜜。

23、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吃猪头的习俗,预示着“家家户户吃猪头,年年岁岁好兆头”!

24、猪年龙抬头,为你拉到几个赞助商:吉祥如意总冠名,财运滚滚全程赞助,健康平安友情客串,幸福甜蜜特约播出,还有一位神秘嘉宾,名叫:天天好心情!

25、龙抬头,精神抖,阳光照,心无忧,愿你与快乐手牵手,把好运常拥有,成功更上一层楼,健康永远是朋友,平安相伴向前走,幸福陪你长长久久!

26、剃一剃龙头,好运相随;煮一煮龙须,吉祥满屋;吃一吃龙眼,幸福不断;抬一抬龙头,快乐总在;二月二龙抬头,愿你剃龙头浇好运,财富满满!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范文集锦 3

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

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明清时期,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

到了现在,龙抬头成为我国比较重要的节日之一。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范文集锦 4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正式形成民俗节日是在元朝。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气候的好坏对农业收成起着决定作用。这个节日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春雨的企盼,希望春天有足够的雨水,为秋天的丰收打下基础。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龙抬头呢?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垫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不过,这种说法是一般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通俗易懂。然而对于“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这往往被人忽略。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死虫子,这是一种讲求卫生的理念。在北方,如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还有吃炒豆的做法用来驱虫。人们将黄豆浸在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锅中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此惊动虫蝎,将之驱赶。

又叫“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谚语。旧时农村多有户户打“五谷囤”之俗,一般是于这一天的早晨,由当家人来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撒成一圆圈,名曰囤,中间再放少许五谷即成,以祈丰年。这天采煤工人不下井,相邀畅饮于山野。建国后,此俗已废,现在比较盛行的是炒蝎豆,据说吃了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把面萁子和蝎豆一块炒。此外,现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范文集锦 5

1、忌讳吃稀饭喝疙瘩汤,以免糊住龙眼,天将降冰雹

2、忌刀切,怕砍了龙头;

3、女子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回头”和寡妇。

4、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

5、商店忌说“关门”,晚上关门叫“靠门”。

6、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7、忌说“吃醋”,叫“用忌讳”。

8、停止一切家务活

民间认为,二月二这一天,妇女们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目”;还要停止洗衣,恐怕“伤了龙皮”等等。

9、忌讳“磨面”

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对于属龙或蛇的人来说这个日子是要特别在意,在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

10、引龙钱—山西特有习俗

晋南地区认为这一天是青龙活动的日子,忌去河边、井上担水,以免带回龙卵。在河边、井旁走动与劳作时,很注意安静,尽可能不弄出声响,以免惊动了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

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由来和习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二月二龙抬头节日由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