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5篇
相关文章
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了,每个国家的劳动节习俗都不一样,那么大家知道世界各国劳动节习俗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欢迎阅读!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1
我生活在农村,我的爸爸妈妈是农民,自然,家里有许多田地,农闲时妈妈和邻居们谈论着上一季的收成。农忙时,早出晚归,累得满头大汗,可疲劳的面容却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妈妈为什么?妈妈说:“今年又丰收了!”丰收了,多么喜悦的字眼,在丰收的背后,父母付出了多少辛苦,现在是麦收时节,这不,我也体验了一把劳动中的快乐。
星期天,家里收麦子,爸妈很早就出去了,留我在家做饭,快到中午了,爸妈还没有回来,我就去给他们送水和食物,到田里一看,一台收割机正在麦田里张牙舞爪的工作,爸爸和妈妈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忙忙那,我拿水给爸爸随便问了一句:“爸,累吗?”爸爸说:“能不累吗!可看到这些粮食就有了能量。”一点多,爸妈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大车粮食,我叫到:“这么多麦子啊!”爸妈笑了。
他们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开始把麦子弄到平房顶去晒,我也去帮他们的忙,一袋麦子看起来不沉,可搬起来却不轻,我是扛不动,搬不动。最后只能用托,把麦子从这边拖到那边,短短的几米就把我累得够呛,终于拖完了,还要把它们都摊开,可工具偏偏在这个时候坏了,我只能一点一点的弄,本来我就累得不行了,这次干脆就直接坐在了麦子上。嘴里还不住的囔囔:“我不干了,不干了,累死我了。”
妈妈说:“在坚持一会儿”好!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好不容易把麦子都摊好了,我躺在麦子上,闻着鲜麦子的香味。太阳狠狠地照在身上,脸上,我一动也不想动,但是脑子中在想:“虽然很累,但是真得很高兴。”班主任说过:“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真的,在付出的时候真的很辛苦,有时让人想到放弃。当收获的时候,又是那么的幸福。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网,在付出后的收获,会是果实累累!我们劳动着,辛苦着,快乐着!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2
1、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2、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
3、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松苏内吉
4、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
5、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等等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3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将“五一”确定为劳动节,不少国家都放假一天,还有的国家则根据情况将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不过,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太一样的是,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4
中国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首次纪念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
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创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纪念歌曲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
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
从2007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一些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3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5
劳动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纪念1886年的美国芝加哥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历_有关劳动节的习俗_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