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有哪些风俗精选集锦
相关文章
我们有上元节、中元节还有下元节,今年的11月29日是下元节,但你知道下元节的节日由来是什么吗?今天小编整理了下元节的节日由来_下元节的起源是什么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下元节有哪些风俗精选集锦 1
水官大帝
三官信仰源于古代对于天、地、水的祭祀。《仪礼》的《觐礼》篇就说:“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讲的就是祭祀的方法,是火祭。直到东汉时期,张天师将这种方式引入道教科仪,驱灾治病。再往后,民间对于三官的信仰,就越来越昌盛了。
神仙过生日,往往是最忙的时候。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在神仙生日的时候去祈求,久而久之,就逐渐演变成了节日。所以十月十五,水官大帝生日,就成了下元节。
水官大帝,也叫旸谷帝君,传说中是大禹的化身,估计是从大禹治水那里来的。神仙体系里有大帝名号的挺多,但是在凡间真正做过帝王的,其实还真不多,水官大帝可以算一个。
不过我们还是要严肃地强调一下,水官大帝隶属太清境大赤天,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而不是说人家是从水里冒出来的。同理,地官大帝是隶属上清境禹余天,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每年十月十五的时候,水官大帝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这就是俗称的水官解厄。
其实,水官解厄对于现在的人,意义甚至要比赐福和赦罪还要大。无辜者的无力或者无奈,仿佛就是一种厄运在缠绕。甚至有时候觉得犯太岁啊、流年不利啊、甚至水逆之类的,都不至于让人运气坏到这个地步。所以,在下元节来的时候,还是希望水官大帝能有一些作为吧。解厄真的可以算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了,有时候真的不需要过得多好,只希望能够平静地活着。不过,话虽如此,人就算各有其命,终归也得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不要太不在乎也不要心存侥幸。否则总有一天,大难临头,你就是跟水官大帝再怎么套近乎,人家也未必愿意和你谈笑风生。
上中下三元,都是为了祭祀和纪念天地水三官的。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造福人类,是大道。
下元节有哪些风俗精选集锦 2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下元节有哪些风俗精选集锦 3
1、米果:米果也是客家的传统食物之一,也是下元节的传统美食,因为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辰,所以就做米果来祭祀五谷主。
2、芋子包:芋子包是客家地区的传统小吃,是以马铃薯和芋子为主要食材制成的,在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客家地区常常做芋子包吃。
下元节有哪些风俗精选集锦 4
糍粑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下元节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糍粑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筷子夹起来软软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吃麻糍粑最考验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刚出炉的麻糍粑很烫,一定要冷上几分钟,不然会烫伤嘴巴。
米果
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也称“五谷母生”)。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客家的下元节,十月十五是相传为三界公诞辰,虽有敬祀,但不如上元节(元宵)和中元节(鬼节)热闹。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
麻腐包子
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人们吃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芋子包
十月十五下元节,农村常做芋子包。民间有句俗语,“吃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财”,说的就是芋子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馅料是芋子包最关键的因素,把香菇、鱿鱼、葱花等放入锅里油炸,待香味四溢时舀起来,倒入切碎的菜料。菜料据主人饮食爱好不同而不同,较适合作馅料的有牛肉、猪肉、冬笋、莴笋、芹菜、蒜叶、大白菜等。菜料必须剁得碎碎的,炒熟之后倒入木薯粉调成的水。最后再把舀起来的鱿鱼等香料与菜料搅拌在一起,香喷喷的馅料做成了。
〈〈〈返回目录
下元节有哪些风俗精选集锦 5
农历十月十五,民间传统的“下元节”,又称“下元日”,旧时人们又尊是日为“水官生日”。而道当中的诸神之中,“三官”地位颇高,特别是在黎民百姓之中影响较大,其起源乃是土生土长的原始民间信仰中人们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另据《典略》,东汉时早期的道就吸收了传统的原始民间信仰,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神灵了。至宋代又将“三官”与“三元”(正月十五“上元”为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为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为水官生日)联系起来,称“三官”为“三元”。后来,随着道教的逐步衰落,百姓对“三元”的认识逐步模糊,三官生日也越来越淡化了。
根据历法,农历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下元节有哪些风俗精选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