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5篇
相关文章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hilaria,3月25日)和印度的欢悦节(holi,到3月31日为止)有相似之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希望大家喜欢。
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1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节期为公历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对于它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
还有一种说法是,希腊神话中,伊阿宋被国王所骗,率Argo号远征历险。他们拿到金羊毛凯旋后,国王却反悔不肯让位。于是Argo英雄就成了被欺骗的愚人之象征,而金羊毛星座(白羊座)所在的4月1日就成了Argo愚人节(ArgoFool’sDay)。后来Argo的希腊文?ργ?被误传为April,这一天就变成了四月愚人节。
但是广为流传的是,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今天,愚人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节日。
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2
英国女王冒出亲叔叔
1991年4月1日,英国《独立报》报道,有一位65岁的威尔士农夫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祖父乔治五世的私生子,换句话说,他拥有继承英国王位的权力。这一报道以“女王的王位受到威胁”为题,将这位农夫的身世形容得有板有眼,还称这位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后来人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个愚人节玩笑!
尼克松复出
1992年的愚人节,美国公众广播电台报道说,下台的前总统尼克松已经宣布复出,角逐总统宝座。节目中还播出了一段“尼克松”的演讲,宣布他的复出,并称“从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事”。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纷纷打电话到电台抗议,主持人才道出事实真相:其实尼克松的讲话只是喜剧演员的表演。
比尔·盖茨不幸成“愚人”
20_年4月1日,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一家法语电台的两位喜剧播音员决定愚人节要找个“更难欺骗的家伙”来“开心”一下,于是他们打电话给微软公司总部,声称是加拿大办公室工作人员,要让盖茨接听克雷蒂安的电话。令人惊讶的是,盖茨的助手竟然没有核实对方身份就轻易接通了老板的电话。于是,这两个“骗子”冒充克雷蒂安与盖茨进行了10分钟的电话交谈。话题天马行空,从经济到WindowsXP,谈得十分投机。最后,“克雷蒂安”还邀请盖茨有空来加拿大玩,盖茨欣然接受。
《日本时报》拿小泉开涮
也是在20_年愚人节,《日本时报》开玩笑对象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该报拿小泉的狮子头发型开涮,在搞笑版报道中称:“日本政府将采取一连串‘温和措施’刺激经济,包括把大受欢迎的迪斯尼卡通片《狮子王》列为‘重要文化资产’……小泉首相一头乱发状似狮鬣毛常抢手。”
张国荣自杀——愚人节最令人心痛的玩笑
同日,著名香港歌影艺人张国荣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MandarinOriental)跳楼自杀。这一则死讯因在愚人节发生,消息虽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但一度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恶作剧;直至主要媒体(电视新闻、电台新闻)有所报道,才发觉消息属实(与外国媒体不同,香港媒体不会在愚人节制造假新闻),随即带来演乐圈、乐坛和香港以至各地华人的震撼,不少人士均称此事难以相信。大家一起怀念张国荣哥哥。
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3
愚人节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骇人听闻的消息,而且不负丝毫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会追究。相反,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取人们相信,谁还会荣膺桂冠。这种做法给社会带来不少混乱,因而引起人们的不满。现在,人们在节日期间的愚弄欺骗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欢乐为目的。
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4
1582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高利历(即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著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5
西方国家过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多数美国家庭,要在节日这天举办鱼宴。主人在节前向客人们发出邀请,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起来.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或是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是一个装满糖果的鱼篮子。不言而喻,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
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有人曾经描述过一个典型的愚人节菜谱:先是一道"色拉",莴苣叶上撒满了绿胡椒,但是把叶子揭开后,才发现下面原来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实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鲜蘑;此后上的菜还有用蟹肉作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饭后,客人还可以从丸药盒里取食糖果。
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
在英国,人们在愚弄完人,对方还一头雾水的时候,会大喊一声“四月的傻瓜”。据民俗学家研究,在英国及那些节日传统源自英国的国家,恶作剧的时间只能持续到当天中午12时,过了中午还戏弄人,自己就变成“四月的傻瓜”。而在苏格兰,人们过去把愚人节称为“找布谷鸟日”,苏格兰语中“布谷鸟”一词有傻瓜的意思。
在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一些地区,人们喜欢在这一天把一只纸鱼偷偷贴到别人背后,并大喊“四月的傻鱼”。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许多愚人节明信片上都印有这种鱼的形象。
在波兰,愚人节当天充满各种玩笑,不仅普通民众互相搞恶作剧,连媒体和一些公共机构也加入恶搞的行列。当天,波兰人一般避免举行重要活动。1683年4月1日在波兰缔结的一个联盟,为避开4月1日这个“敏感”日子,特地把缔约时间向前推了一天,即3月31日。
愚人节的简介和真实由来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