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雨水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集锦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雨水节气风俗食物_雨水养生小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集锦合集 1

罐罐肉

雨水节气有出嫁女回娘家的习俗,这个时候会带上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爆米花

雨水节气客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占稻色”。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

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始渐渐淡化,因此演变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

春笋

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自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

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时节。此时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红枣

随着天气的转暖,人们户外活动也会增加,对热量的需求就会增大。我们都知道,甜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而红枣不仅可以增加热量,还有养胃健脾的功效。

豆苗

豆苗是清热祛火的“美容菜”。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集锦合集 2

1、豆苗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

2、荠菜

荠菜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有的人还在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晒干,留着经常煮水服用。有的从三月春分荠菜刚吐出嫩叶时,就开始采摘当菜吃,说是此菜能治百病,对身体很有益处,称它为“护生草”。所以民谚说:“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集锦合集 3

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

雨水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雨水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雨水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集锦合集 4

1、吃罐罐肉

雨水节气这天,出嫁了的女儿要回到娘家,送上自己做的一罐肉,这罐肉是用小火煨的,肉质酥烂,里面还放了甘蔗、红枣、桂圆、枸杞等食物,炖出来的食物香甜滋补,包含

女对老人的一片孝心。

“罐罐肉”是用砂锅炖一罐猪脚,里面配上大豆、海带、大枣等,再用红纸、红绳把罐口封好。

2、吃爆米花 雨水节气客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占稻色”。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集锦合集 5

雨水时节吃什么食物好

雨水时节注意脾胃气滞

雨水时节注意事项

TAG标签: 雨水 养生

24节气中雨水时节的养生食物集锦合集_精选范文网

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雨水节气风俗食物_雨水养生小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