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5篇
相关文章
植树节是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总称为国际植树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欢迎阅读!
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1
1、保持水土
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
2、抵挡风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
3、经济建设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香蕉、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
4、清除空气污染
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
5、自动的调温器
夏日树荫下气温度比空地上低10℃左右,冬季又高2-3℃。
6、天然除尘器
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
7、氧气制造厂
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
8、细菌的消毒站
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9、天然的消音器
绿化还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
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2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3
植树节很多人都选择买小树苗种树。很多人还有硬性任务要种树。其实小编建议大家应该了解栽培之后再去种树,不要只做表面功夫,为了种树而种树。
了解树木的知识
树木是大自然的使者,地球上树木的品种成千上万。那么你了解其中的多少呢?小编建议大家植物节可以好好静下心来。学习有关树木的一切。
宣传环保
植树造林本身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因此也不是人人都必须要去种树,大家也可以点击手中的电脑,发布一条呼吁环保的帖子,或者走上街头,告诉大家地球的处境,总之,方法很多。
做其他环保事宜
植树节可以做别的爱护环境的事,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比如不使用纸杯等等,同样也是为了地球做事。
植树节的活动意义不止是植树,还在于环保的意识,重在教育。
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4
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其实这跟一位历史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就是孙中山先生。今天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孙中山先生与植树节的故事。
孙中山曾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而植树造林正好体现了民生主义思想。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绿化环境重要性的先驱,并且用自身行动来倡导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从青年时代开始,孙中山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到“中国欲强大,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可见孙先生的超前意识,而且在民国四年(1915年),在孙先生的提议下,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从此中国诞生了一个新节日——植树节。
在孙中山逝世的三年后,也就是192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规定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因为3月12日正好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期,这也是对孙先生的一种纪念。到了1979年2月,我国正式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不仅仅处于保护环境的目的,从中更体现了孙先生关心人民的生活,因为孙先生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而且也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
因此孙中山先生植树的思想恰好是对民生主义的完美践行,如今我们把植树节与纪念先人结合在一起,使植树节变的更加重要,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价值。
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5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