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当代故事事例经典集锦
相关文章
清清淡淡酒飘香,醉入愁肠化思量;简简单单情不变,千里之外常挂念;长长久久勿忘怀,地老天荒的爱恋;又是一年端午节,彼此虽然难相见,一条短信表思念,端午快乐我心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简短故事事例,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当代故事事例经典集锦 1
一、指导思想
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民风民俗、体育健身、爱国主义、绿色环保和科普宣传活动,引导民众,尤其是社区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全面动员社区单位员工、居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人民满意城市创建活动中。
二、活动形式
1、“粽子传爱心”主题活动。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以社区志愿者为活动主体,亲自为社区的孤寡老人、低保人员、残疾人和老党员送去节日的祝福与问候,并带去了自己买的粽子、皮蛋和咸蛋,与他们一起提前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2、节日民俗宣传活动。社区将通过市民学校、“座谈会”、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端午节的来历,通过包粽子等活动让人们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以社区党总支和社区关工委为中心,组织党员和社区青少年,开展吟诵屈原诗歌、屈原词章的活动,从而弘扬爱国精神,赞颂美丽星城。社区将以吟诵古今经典名作为主要表现形式,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歌颂和谐盛世的热潮。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社区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方案,努力营造和谐、祥和的节庆气氛。
2、信息报道。社区会第一时间把“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的相关活动信息上报街道,做到宣传到位。
3、创新形式。社区将开展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和主动精神,把群众发动起来,参与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群众成为节日活动主角。
端午节当代故事事例经典集锦 2
在中国,有一个和端午节紧紧连在一起的名字。当您闻到粽叶的清香,当您听到龙舟竞渡的鼓角,也许您都会想起他,一个峨冠博带,在江畔行吟的背影。他就是三闾大夫屈原,一个让无数中国人敬重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利时机。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公司将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实践活动,营造文明、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一、活动时间
6月1日至6月30日
二、活动内容
1.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各部室可以结合读书月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诗词赏析、诗歌创作征集等活动,营造“学经典、尚国学”的浓厚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掀起经典诵读热潮。
2.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端午节前夕,各部室可以组织党员志愿者、学雷锋志愿者等进社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比如与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一起包粽子,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3.开展“文明绿色环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文明绿色环境”,各部室可以组织开展全面清扫办公区、厂区及公司家属院活动,通过劳动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温馨。
三、活动要求
请各部室积极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将活动开展的情况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及时上报公司创建办邮箱。
端午节当代故事事例经典集锦 3
端午节自古是中国的节日,可联合国却将它定为韩国的节日,这毫无道理!荒谬!
中国古代用十二天干、二十四地支来计年,而端午正是从中取出二字拼凑而成。这个节日的名称正是中国特有的计年法,这端午节怎么不是中国的呢?
再来说说屈原。屈原是两千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宰相,因为被奸臣所害,被贬到了汨罗江当县令。后来楚国灭亡,爱国的他投江自杀了。当地老百姓很想念屈原,划着独木舟将粽子投进河中,由此来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人,战国也是中国的历史时期,这么明显的事例指向一个答案——端午节是中国的!
每逢端午节,我们都会包粽子,各式各样的粽子很是惹人喜爱。有肉馅的、蛋黄馅的、豆沙馅的……几千年来,吃粽子早已成为端午节的标志性活动。而韩国在当时还只是游牧民族,并没有这习俗。中国人开始过节时,韩国还未成型,这端午节当然是中国的啊!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每逢端午,全国各地的人都会赛龙舟。在江上奋力拼搏的青年,岸边观赛叫好的观众,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赛龙舟是体现中国人团结的运动,因此,赛龙舟是个很好的证明,端午节就是中国的。
这么多证据都可以证明,端午节本来就属于中国。联合国怎能将它定为韩国的呢?
历史告诉我们:韩国的年轮只有七八百年而端午节的起源是战国时期;
虽然几十年中国的确没有放假,可端午节肯定是属于中国的啊!无论从前,现在,还是以后,端午节都是中国的!历史是不会改变的!
端午节当代故事事例经典集锦 4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常态建设,学校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端午知多少"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又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一、活动日期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二、活动地点
教室。
三、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四、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4)、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为什么要插艾叶、包粽子?
2、各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可以让学生办一期手抄报及图画粘贴,每班上交五份材料。
3、高年级学生可利用端午节活动时间进行端午知多少征文活动。
端午节当代故事事例经典集锦 5
我喜欢过端午节,我特别喜欢在乡下老屋里过端午节。
去年爷爷奶奶带我回乡下老屋里过节的情景依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端午节那天,平时喜欢睡懒觉的我,一听到爷爷起床的动静,就睁开了眼睛,爬起床穿好衣服,跟着爷爷到菜园里割艾草,到田畈沟渠里割菖蒲。我抱着散发清香的艾草和菖蒲,欢欢喜喜地随着爷爷回到家。爷爷把艾草和菖蒲插在门楣上,悬在厅堂间。我也不甘示弱,搬着凳子,把厨房、卫生间、小柴屋的门上插个遍。
奶奶清早起来一直在厨房里忙碌着,早已包好的粽子,同老面发粑、五香蛋一起放在蒸笼里蒸着,扑鼻的香味从厨房里散发了出来,飘溢在老屋的上空。到了中午,爷爷把端午节专用的蚊烟搬出来,我当起了爷爷的小助手。我把一饼一饼蚊烟散开,放在小木板上,爷爷用打火机将一端点燃,一缕青烟冉冉升起,飘散在房间里。楼上楼下的每一房间都点燃了蚊烟,整座屋子里充盈着紫檀雄黄的香味,那是端午节特有的味道。
品尝了粽子和五香蛋后,爷爷带我到村庄后的张溪河大坝上,一边欣赏家乡的美丽风光,一边听爷爷讲述着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爷爷听太爷爷说,过去家家户户都要把蒸好的粽子、发粑和五香蛋投到这条河里,喂饱河里的鱼虾,不让鱼虾咬着屈原的躯体。祖先们用这种方法纪念大诗人屈原,我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新奇。
在乡下老屋里过端午节,我不仅品尝了端午节的美食,更让我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浓浓乡情。
端午节当代故事事例经典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