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知识普及范文精选
相关文章
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这是我们第二大传统节日,是一个与家人团圆的节日,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那么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中秋节有什么习俗_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节各地方的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风俗文化★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知识普及范文精选 1
转眼间,又来了。中秋节呀,既可欣赏到饺洁的圆月,又可吃到美味的食品——月饼。
月饼,对于大家不是陌生的吧。那种皮薄、香甜、好吃的圆圆方方各种馅儿的东西让我们口水直往下流。烤得发黄发黑的香皮儿还模糊地印着点字,是写着这月饼是什么口味的。最普遍的就是莲容蛋黄、豆沙这类的了,而水果口味的则比较少有,但近年大力推广,(我就非常喜欢吃哦)别说,还真不错。
今年早早就发下了月饼,我禁不住月饼对我的诱惑,拿了二个来吃。咬着第一个月饼那薄薄的皮儿,嗯,真香,一口咬着了里面好吃的馅儿。馅儿是别具一格的草莓味,酱红色,软软滑滑的,还具有草莓的甘甜,配合稣皮,哇,真是太好吃了!我三除五除便吃掉一个。随手拿起一个,细看上面的字,写着:哈密瓜。哈密瓜味啊,看起来挺不错。干脆大口咬,露出了里面深绿色、柔嫩美味的馅儿。哈密瓜味既有甜味,又有点酸味,还有点月饼味哪。真是越吃越好吃。
看来这次吃月饼可是头一回吃到那么好吃的水果月饼哦,哈哈!
中秋节知识普及范文精选 2
中秋节将至,祭月,赏月,拜月,缺一不可。据礼记记载,拜祭月神之时,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还要设立香案。而月饼和西瓜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并且要将月亮神摆在太阳的方向,全家人按照顺序祭拜月亮。并且团圆月饼一定要大小均匀。早在宋代之时,中秋赏月的风气已经盛行开来。直至今天中秋之时,一家人欢聚一堂,欣赏圆月,是必不可少的风俗文化。
在湖广地区,还存在着中秋之时,用竹条扎各式各样的灯笼。绑于露台之上,高高悬挂。与灯笼相关的习俗还有猜灯谜这一项活动在中秋月圆之夜也颇为盛行。
返回目录<<<
中秋节知识普及范文精选 3
中秋佳节,月亮是那么圆,月亮是那么亮,月亮是那么纯洁,月亮是那么迷离,月亮是那么美丽,月亮是那么洁白,月亮是那么的有魅力!
看着大家那喜气洋洋的神态,看着大家那嘴角的一丝丝笑意,看着大家那手忙脚乱的样子,看着大家那大兜小兜的东西,真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秋佳节,大家都拎着大兜小兜的月饼,而商店门口却都在搞促销活动,那高昂的男高音,那细腻的女音,那迷离的舞蹈,那一箱箱的月饼,真是让人惊叹!
看着那华丽的包装,真是让人羡慕,而打开包装里面却存放着一个月饼,细细地闻着,轻轻的捧着,慢慢地咀嚼着,天哪,怎么那么让人眼馋,呵呵,赶快让我咬一口!
咦,这儿怎么会有一条长长的龙,难道..难道..难道地球上还生存着龙的后裔,我的天哪,呵呵,原来是一辆辆汽车拥堵在了车道上,形成了一幅幅焦急的画面,你听,喇叭声“嘟嘟嘟”,说话声“屋里哇啦”,小贩声“哇哇哇”,唱歌声“昂昂昂”……
又是一年中秋日,中秋情思系在心。皎洁圆月挂天空,怎能与星论媲美?
中秋,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中秋节知识普及范文精选 4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电视新闻上说,今天的月亮在19点13分时最圆,我不太理解。妈妈给我解释:俗话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十五的月亮却是十五圆,再等下一次“十五圆”的话估计到8年以后。
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就赶快下楼去赏月,看着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天空的东方,有的地方亮一点,有的地方暗一点,真美丽啊!
赏完圆月后, 我们回到家,我和爸爸妈妈吃着香甜的月饼,妈妈又给我讲了中秋的由来和传说,听着《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故事,我也想到月亮上去看看,那里一定很美丽。
今天,我们全家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的中秋节。
中秋节知识普及范文精选 5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lt;<<返回目录
中秋节知识普及范文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