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作品 > 阅读推荐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总结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每年5月20日到22日迎来小满节气,时间点是跟着太阳的运动规律总结的,古人为此根据天气状况总结除了很多小满的谚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满节气的谚语_小满节气的民间农谚大全,欢迎阅读分享。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总结推荐 1

《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中耕除草在农田。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总结推荐 2

小满(grain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这时中国北方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返回目录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总结推荐 3

《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总结推荐 4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已经到来,“小满”节气过后进入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高温时段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夏天饮食调养时不妨多吃点“苦”,比如苦瓜、苦笋等。

另外,“小满”时节后,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营养。可以多用汤品,绿豆芽蛤蜊汤、荠菜生姜鱼头汤等都适合这个节气。

此外,这样的天气还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进而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建议多吃一些祛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如红小豆、薏米、冬瓜、西红柿、鲫鱼等。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返回目录>>>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总结推荐 5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人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沮、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看麦梢黄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极富诗意。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模、黄杏、黄瓜等。去慰问娘家人。

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为更忙前,女儿去询问娘家的麦收准备情况,而忙罢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而小满叫起来,也像极了一个乡村女孩的名字。

每年小满之后,麦子逐渐成熟。在陕西的广大农村中,出嫁的女儿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忙的准备情况。有的地方,把它定为一个节日,叫“看忙罢”。

届时,女婿、女儿携带礼品:油旋膜、油糕、绿豆糕、猪肉、黄杏、蒜蔓等食品或蔬菜水果,去丈人家慰问,并受其热情款待。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意思是说,夏忙前女儿过问娘家的麦收准备工作;麦收后母亲又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在麦收中的操劳情况。体现了生产劳动中的心心相连,母女情长。在关中地区。

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女儿同女婿要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摸、黄杏、黄瓜去探望娘家人,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娘家的麦收忙完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

夏忙会

有些地方还会举办夏忙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和购买生产工其、买卖牧畜、集杂粮食等,会期一般3-5天,届时还会唱大戏以助兴。

祭三神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 “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卖新丝

小满时节等蚕丝都线制完毕,各家将其背到城里,卖给收丝的客商。吴地一般每年农历四月开始买卖蚕丝的集市,到晚市建立后方散,称之为卖新丝。江南各地,大多如此。

忙收种

黄河流域各省份,农历四月刚刚忙着收麦打场。珠江流域播种秋稻,东北则正是棉花、小麦以及大豆下种的时期,高粱刚刚长出,又必须锄去杂草,剪除劣苗,小满节气正是农忙之时。

吃苦菜

《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做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苦菜遍布全国,在虽然在各地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其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却是一致的。

苦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并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来治疗热症,古时人们还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满时节吃人们喜欢吃苦菜,将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苦菜,用各种烹饪方法处理,或凉拌、或腌制、或热炒,调剂口味的同时,也对夏季的热症有一定的应对作用。

抢水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南北方都一样。除非是天然条件所限没有灌溉的条件,农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饭。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农人是一定会充分利用水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夏季气温升高、日晒时间长,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显着超过其他季节。

小满时间的“抢水”习俗,实际是上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旧时,人们以水车车水排灌,农谚有:“小满动三车”之说,水车一般都于小满时启动。

农人以村为单位,在小满时举行“抢水”仪式。由年长执事者约集人,提前准备,小满之日黎明一起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一起应和,开始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绕三灵

“绕三灵”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据清《滇中琐纪》载:”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岁季春下烷,男妇成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现领之,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灾病“。此节日即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歌舞活动。也是祈祝丰收的祷告仪式。此节历时三天,每天活动各不相同。第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以村社为单位,排成长蛇阵,聚集到苍山五台峰下喜州圣源寺附近绕“佛”。第二天到喜洲庆洞(神都)绕“神”。第三天沿洱海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绕“仙”。这三天内,人们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边歌边舞。每支队伍均由盛装男女歌者领队,两人均手持杨柳一支,上悬葫芦和彩花。一人右手持柳枝,左手执绳拂;一人左手持柳枝,右手甩毛巾,边舞边唱白族调。每到一地,有的手持金钱鼓或翎王鞭,吹起木叶,边歌边舞;有的用琐呐、锣鼓伴奏,边走边唱;有的则手搭花肩,唱起民族歌曲。一派热闹愉快的场面。

返回目录>>>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每年5月20日到22日迎来小满节气,时间点是跟着太阳的运动规律总结的,古人为此根据天气状况总结除了很多小满的谚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满节气的谚语_小满节气的民间农谚大全,欢迎阅读分享。更多“小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