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最新参考大全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成语故事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成语故事最新参考大全 1

房谋杜断

后代史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基本都首推房玄龄, 一句话说的直白:“唐代贤相,前有房杜(杜如晦),后有姚(姚崇)宋(宋璟)。”

房玄龄是今天的山东淄博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房彦谦历仕四朝,是南北朝末年和隋代有名的学者。房玄龄从小耳濡目染,聪慧好学,学问底子搭得很扎实,练得一手好书法,十八岁就考中进士,先后任职羽骑尉、隰城尉。

唐朝名相房玄龄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率兵起事,房玄龄投到了李世民麾下,担任秦王府记室,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管理文牍。他文思敏捷,每逢行军途中要书写军情奏章,把马停一会就写好。他跟着李世民每平定一地,别人都急着找古玩珍宝,他却急着为李世民收罗人才,像杜如晦、张亮、薛收、李大亮等人,都是房玄龄举荐给李世民的,后来都立下大功,成为朝廷要员。

唐朝名相杜如晦

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历史上被称为“房谋杜断”,意思是说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互为裨益,堪称绝配。公元626年,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三人作为主要策划者,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帮助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房玄龄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赐予他国公爵位。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徒等要职,是朝廷中枢决策的主要参与者。他重视吏治,裁撤冗官,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节省了财政开支。他重视制度建设,在汲取历代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典章政令,废除隋朝的严刑酷法,以宽厚平和之风处理民情政务。他工作勤勉,废寝忘食,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被人称为一代贤相。

因为政绩卓著、贡献巨大,李世民对房玄龄恩宠有加,他居相位十五年,女儿是高祖李渊之子—韩王李元嘉的正妃,儿子房遗爱娶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一家皇亲国戚显贵至极。但房玄龄始终很低调、很谦逊,生怕放纵招摇惹来祸患。

房玄龄的夫人卢氏很厉害,对房玄龄照顾细致,管理严格。有一次李世民赐了两个美人给房玄龄,他战战兢兢领回家,强调是皇帝的意思。没想到卢氏根本不理会皇帝的谕旨,大骂房玄龄,操起鸡毛掸子把两个“美人”打出了府。李世民知道了,想压一压卢氏的霸气,给老房撑撑腰,就下旨把房玄龄和卢氏一起召到了宫中。

李世民指着两位美女和一坛“毒酒”对卢氏说:“现在你有两条路,一条是领回二位美人,安安稳稳过日子,另一条是喝了这坛‘毒酒’,省得嫉妒别人了。”房玄龄知道夫人性情刚烈,怕夫人喝“毒酒”,赶忙跪地求情,被李世民喝止。卢氏一看皇命难为,自己又不愿屈从,就举起坛子,含泪将“毒酒”大口喝光,房玄龄抱着卢氏老泪纵横。在场的人却一起大笑,原来那坛里装的并非毒酒而是晋阳府食醋。李世民见卢氏是这样的脾气,只好收回成命,让房玄龄继续接受夫人的专宠。从此,“吃醋”“醋坛子”便成了女人间妒忌的代名词。

公元648年8月18日,房玄龄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岁。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昭”,将其画像供奉于“凌烟阁”。房玄龄和徐茂公有点像,后辈子孙不太争气,他死后没多久,次子房遗爱与妻子高阳公主被控谋反。房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全家都受到了连累。

成语故事最新参考大全 2

九牛一毛

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是个耿直、爱说真话的人因为仗义执言,经常惹怒皇上,君臣之间,关系非常僵。有个爱拍马屁的御史知道汉武帝不喜欢司马迁,就给司马迁安了一个罪名,汉武帝变不分青红皂白的按照这个罪名,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在哪个刑不上大夫的年代,受宫刑是奇耻大辱,司马迁绝望到想自杀,但转念一想,他死了史记怎么办,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眼中,不过像“九牛亡一毛”。于是他决心忍受耻辱活下来,完成《史记》的撰写。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变的情况写信告诉他的好友任少卿,后人便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这句话。引申为“九牛一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仅是极多数中的一部分,就像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成语故事最新参考大全 3

岳飞是南宋名将。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上写字教导他,还鼓励他好好锻炼身体。后来岳飞勤奋好学,并炼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在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又鼓励他报效国家,在他要去从军之前,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了“ 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每战必胜,立了很多功劳,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真心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留下“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的美名。百姓们为了感谢岳飞的功德,建了岳飞祠,并塑了他的像放在祠内,早晚对他礼拜。

“岳家军“的旗帜,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当岳飞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45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了,这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那自己的王位就不保了;又怕岳家军强大起来,成为自己政权的威胁,因此和奸相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挥泪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充满了原野。

秦桧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死时仅三十九岁。

在杭州岳飞墓旁,有四具跪着的人像,千百年来遭人唾骂。秦桧等四人,陷害忠良,罪责难逃,人们让他们在岳飞墓前长跪来赎罪。

成语故事最新参考大全 4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成语故事最新参考大全 5

左右开弓

唐朝后期,由于国家经济繁荣,唐玄宗李隆基开始不思进取,贪图玩乐,朝政也跟着日益腐败。

当时为了加强边防,唐玄宗在重要的边境设立了十个军镇,军镇的长官叫做节度使,其中最被唐玄宗看重的节度使就是安禄山。有一次,唐玄宗在长安找见安禄山。由于安禄山长得特别胖,凸肚子,矮个子,又爱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所以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唐玄宗问他:“你的武艺如何?”安禄山说:“我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我还懂六种少数民族语言。就算是鸟语也能学会。”唐玄宗又指着安禄山的大肚子取笑他,“这里面装着什么呢?”安禄山随口回答:“没有什么,只是一颗忠诚的心。”此后唐玄宗更加信任安禄山,直到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

成语故事最新参考大全_精选范文网

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成语故事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成语故事的成语1半部论语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谱》.....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