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5篇
相关文章
唐玄奘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性格特征鲜明。但从他身上读出了一种信念,读出了一种他对于理想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的坚定的信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阅读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总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头,说:“你啊,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
我们能够回想自我的童年,捧着一本《西游记》的连环画,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了冤屈,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被逼回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但当唐僧遇到危险,猪八戒赶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时,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记得那时候看连续剧,当看到此片段时,眼中便充满泪水。因为我明白,当时的我就是孙悟空。这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化身。当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就象征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当他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和群猴们玩耍时,就好似我们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不留意跑进了大人们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团糟,大人们想哄住他,便封了他个弼马温,没哄住。又封了个齐天大圣,还是没有哄住。而后如来出现了,伸出他的飞掌将孙悟空束缚在五指山下。严慈的父亲,最后压服了他调皮的儿子。度过了漫漫的五百年后,观世音的出现给了孙悟空新的期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去取经之路,也踏上了漫长的人生之路。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这就好像我们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最终,他们战胜了难关,取得了胜利。“工夫不负有心人
”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再恰当但是。而我们,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会取得最终的成功。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学习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经。在学校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任何事情都马马虎虎,有的则像沙僧,诚恳老实,踏踏实实。有的像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而唐僧则是心地善良,不愿气馁的人。若我们在学习上能个个都是唐僧,孙悟空,沙僧,有对学习的信念,那必须会取得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游记》带给我们不再是对神话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宽容,嫉恶如仇,有应对困难的勇气。
阅读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2
寒假里,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时期的吴承恩。读过这本神话小说,书中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精彩打斗,一幕幕求取真经的人间大义,一段段人定胜天的传奇历险,带给我无尽的感慨与回味,读完了一遍后还想读第二遍。就像一个“出征”的蜜蜂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就像一只快要过冬的松鼠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松果;就像一匹饥饿的大灰狼找到了一块肥美的肉。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看《西游记》的感受吧!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唐朝时期,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取得真经的艰辛过程中,唐僧一共收了三个徒弟,他们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他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历经千难万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到达西天取到了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西游记》里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经典人物形象。书中唐僧的原型是玄奘,他在年幼时即聪颖非凡,十三岁时因其志向、风骨出众而被破格录取出家,之后遍访佛教名师,造诣日深,在取经途中,他诚心向佛,不畏艰险,坚强执着。孙悟空是正义勇敢的化身,他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就能翻十万八千里,在西天取经途中,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取得真经。猪八戒是一个喜剧人物,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于妖怪做斗争,是孙悟空的第一得力助手。
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使用,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虽然他毛病多多,但又不缺乏善心,因此人们并不讨厌猪八戒,反而认为他十分真实可爱。沙僧的特点是默默奉献,在取经途中,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在默默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当妖怪来袭时,自己明知本领低微,也要挺身而上。他的善良、老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四个主要人物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热爱自由,敢于反抗,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他见恶必除,除恶务尽,是专为人间解除磨难的,具有战斗精神的英雄。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唐僧师徒的这种在困难面前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以后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我都要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要尽力去完成
阅读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3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美猴王从小就在的电视节目里伴随我们成长,同学们一定都不陌生吧。《西游记》在民间流行了几百年,是一部老百姓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是我国最优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西游记》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石猴出世、孙悟空渡海拜师学艺、到东海龙王那里寻得兵器“定海神针”,又大闹天宫,这里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闹龙宫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千钧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愿望和要求。也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群众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必胜信念。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以及取经的缘由。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地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又极高。
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个徒弟,在取经途中《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有一定社会现象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西游记》不仅内容深刻,在艺术上也大获成就,它想象丰富、情节生动,一个个神魔人物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从而构造了精美的艺术特色。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中的投影。唐僧师徒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走到了天竺国(印度),在西天取得真经,修成了正果。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而伟大的事实。唐太宗贞观元(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从京城长安出发,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途经敦煌、高昌国,穿越沙漠、走过雪山;面对死亡的威胁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玄奘在贞观十九(645)年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历时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玄娤路上所见各国的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以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是一部重要的文件记载。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西域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正是在这些民间神话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创作,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自豪的伟大文学巨着。
通过阅读《西游记》我们中学生要学习孙悟空不怕天不怕地,面对妖魔鬼怪英勇无畏、不屈不饶战斗的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要奋发向上,勇敢拼博,正如六小龄童所说:“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435284初一西游记读书笔记7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这本书写了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事。
他们师徒四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唐三藏他十分善良,就是有妖怪,想要他的命或者想和他一起生活,他也不同意打死妖怪。同时他也很坚强,他知道走向西天的路很艰难,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是他还要继续前进,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缺点是自己分不清人和妖,却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教训他的徒弟孙悟空。
孙悟空对师父忠心耿耿,认真负责,勇敢机智,冲锋在前,不怕得罪人,一心帮着师傅取经,愿意为师父付出一切。缺点是有点翘尾巴,自以为是,不断捉弄猪八戒,脾气有点不好。
猪八戒会照顾人,缺点是好吃懒做,老觉得自己干的多,得到的少,有点骄傲自大。
沙僧一直默默无闻,不论干什么都任劳任怨,对师父也很忠心。缺点是本领不大,没有自己的主意。
这就是西游记,一本有启发的书,我懂得要学习唐僧的坚持不懈,勇敢地追求。学习孙悟空一心为他人着想,任劳任怨的精神。猪八戒会照顾人,风趣幽默的作风。沙僧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435589初一西游记读书笔记8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大家小时候肯定都看过《西游记》的动画片吧,不过小时后看大家都是看看孙悟空的神气罢了,这次我读了西游记的文言文版,可是读到了与小时候不一样的感受,更使我获益匪浅。
书中的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孙悟空是我在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了,第一部分便主要描写了孙悟空。描写了孙悟空出世之后求师学艺、取得金箍棒、销毁生死册、大闹蟠桃会、砸坏炼丹炉。吴承恩成功塑造了一个藐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歌颂了反传统、反封建的思想和斗争精神。
书中出现的妖魔鬼怪,既是危害人类的自然力量的化身,也是社会邪恶势力的象征。孙悟空同他们的斗争,不仅为成功取的经书,也是为民除害。这本书正是通过孙悟空降妖伏魔的故事,表达了人民嫉恶如仇的观念,歌颂我国人民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其实《西游记》是一本十分普遍的书,我想学生中没读过《西游记》的人应该是没有吧,毕竟这是一本十分值得人们回味书呢!
#435289初一西游记读书笔记9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此书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被吴承恩描写得生动有趣,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性格各不相同。
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是第一个发现妖怪,可是他的师傅唐僧是肉眼凡胎看不见妖精的真面目分辨不出,经常错怪孙悟空。在《三大白骨精》这个片段中唐僧被白骨精的妖术所迷惑,责怪悟空滥杀无辜,对他实行惩罚——念紧箍咒,让悟空疼痛难耐,不给他解释的机会。悟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听师傅的话,不死皮赖脸地跟着师傅。当唐僧被妖怪捉去,八戒找他寻求帮助是,他一听到师傅有难,就义无返顾地跑去救师傅,没有半句怨言。他虽然天生比较冲动,性格也比较火爆,有时会冲动而杀生,不过他杀得都是妖怪,他的本性可是善良的。
虽然唐僧有时候是非不分但是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与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为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以造福苍生,他没有为了快速到达西天取经而让悟空翻筋斗去取,而是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于求成踏踏实实地走去,当孙悟空提议要背他去取经时,他严词拒绝。
唐僧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是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取得了真经。这又让我懂得了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
阅读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4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每次听到这首抒情的歌,我就心潮澎湃。这首歌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担起《西游记》,在中国那是无从不知,无人不晓。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作家吴承恩写的。里面有四个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西游记》中讲了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孙悟空就拜唐僧为师,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西天取经的路途上,唐僧又收了两个徒弟,分别是猪八戒和沙僧。唐僧师徒四从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同,唐僧总是被妖怪抓住,当孙悟空不出办法解救唐僧时,猪八戒总是会吵着说要回高老庄,而孙悟空坚持不放弃,最后实在想不出办法就去找天上的神仙或观音菩萨帮忙。
唐僧四人在取经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才取到真经,普度众生。在《西游记》中,唐僧婆婆妈妈,没有主见;孙悟空降妖除魔,一对火眼金睛能看破世间一切伪装,重情重义,在唐僧误解他时,孙悟空不会赌气离开,而是留在唐僧身边保护他,同时孙悟空还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猪八戒好色贪吃,懒惰喜欢贪小便宜;沙僧憨厚老实。可是在经过西天取经后,唐僧四人全都变了,他们遇到困难不会再广放弃,而是会努力去克服,去战胜它。孙悟空变得不再自负,不再倔强了,沙僧变得不那么死板,懂得变通了,猪八戒不再说放弃的话了,唐僧不再婆婆妈妈了。
《西游记》中的故事使我们明白当我们遇到困难后,不能放弃,只要我们努力去克服就能成功。
有一次数学考试的时候,我把前面的基础训练全都做完了,势如破竹。可是到了最后一道应用题时,我冥思苦想了好半天,还是想不出来怎么做。眼看时间就要到了,我就想抄别人的答案,可是我一想到《西游记》中唐僧四人不放弃的精神,就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于是我仔细回想着上课时老师讲的话,终于我想出了答案。当考试成绩出来时,我看到自己考了100分,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是我靠自己的努力考出来的成绩。
《西游记》中的故事教会了我休憩任何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遇到困难不能一味地依赖别人,而是要自己努力去克服它,战胜它,只有当自己真的克服不了时,才能找别人来帮忙。
阅读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5
小时候,我最爱看的电视便是《西游记》,最爱看孙悟空除妖保师西天取经,最爱看猪八戒那搞怪的摸样,最爱看沙和尚一片护师的忠诚热血。
起初,我也不知道谁写了《西游记》,写它干什么,我只沉迷于五花八门的法术兵器和怪模怪样的妖魔鬼怪。每天都和小伙伴们扮演其中的角色,不过孙悟空这个角色是大家争着演的。
孙悟空可谓是《西游记》中的最大主角,我起初看《西游记》的原因便是我最爱孙悟空这个角色。金毛雷公嘴,威武霹雳腿,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和能识别妖魔的火眼金睛,不用说,最厉害的莫过于他的如意金箍棒。
小时候,我每天都幻想我也是西游队伍中的一员,我也有很厉害的法术和兵器……
现在整本的《西游记》我都看了不止五遍了,虽然与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故事情节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我依旧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西天取经这一路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自然的,对这些取经人物的认识也更多了一些。
“俺老孙来也!”或许这句话是书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几乎成了悟空的口头禅,这句话中蕴含着悟空的自信。悟空的通天本
领是不容置疑的,每个妖魔都很厉害,都有自己的绝招和法宝,但悟空却每战必胜,也难怪,他可是战斗胜佛齐天大圣呀!他不但有通天本领,而且他还有一颗忠义的心。在十万八千里的漫漫大道上,哪一次唐僧遇险不是悟空第一个出手救他呢?特别是在“三打白骨精”中,他被师傅抛弃却依旧担心师傅的安危,此等忠义,天地可鉴啊!
说起猪八戒我就想笑,猪样人身,还是天蓬元帅呢!八戒八戒,头条戒律便是戒色,他倒好,取经路上色心不改,为此给师兄弟们添了许多麻烦,比如“四探无底洞”吧,那白鼠精幻化成一位美女,八戒见状一直在师父面前为她说好话,弄得大师兄又伤心又气愤。即便这样,我依旧喜欢他,因为他若不在取经队伍中,那这队伍就不会那么充满活力了。
最辛苦的人莫过于沙悟净了,他可担着担子走了十万八千里啊!然而他对师傅依旧忠心耿耿,在取经途中猪八戒好几次劝他分行李散伙,沙悟净却全都严厉回答“不分”。我想,要是现实社会中多几个像沙悟净那样忠厚老实的人该多好啊!
“西天如来点金蝉,收徒历险万里难,寻得极乐取真经,共别皇恩去雷音。”说的便是西天如来大弟子金蝉子转世——唐三藏。他可谓是佛家真弟子,他一心向善,一意向佛。十万八千里,漫漫西去途,软弱无能而又善心不变,糊涂枉人而又师徒情深。唐僧是这支取经队伍的领导,也是《西游记》获得好评的第二人物。
《西游记》是编织我童年梦想的丝线,是谱写我美好童年优美乐章,它是我的启蒙老师,让我懂得了凡事只要坚持就能成功,让我懂得了只要一心向善,便会有好报,让我懂得了衷心、讲义气,便能让人敬佩。
那一本厚厚的《西游记》已安放在我的书架上,有时我会望着它沉思,是否我也可以像吴承恩一样再创一部神话呢?
也许现在的神话都像珍珠一样琳琅满目,但我更爱这枚蓝色宝石——《西游记》。
阅读中国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