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春节》大全总结
关于春节唯美散文5篇
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广泛的题材作文。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有关于春节的散文书写,可以进行详细的描述。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春节唯美散文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散文《春节》大全总结 1
春天来了,鞭炮齐鸣,人们欢天喜地,汉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如期而至,华裔们摘星宴月,曲水流觞,时尚人间。
三十的晚上,家人团聚,无论多远都赶回家中,团聚儿孙,孝敬老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一辈辈的传下来,我是十六岁那年才懂得的。
那是1969年的春节,那时的春节凭票买几斤瓜子和糖块、吃顿肉馅饺子就很丰盛了,我家虽在城市,父母却都是农民出身,也不会教育孩子,三十晚上我和同学玩疯了,一直在外面玩到早晨3点多钟,又累又饿才回家。一到家,母亲就告诉我,爹妈和弟妹都在等你回来过年,饺子还没煮呢!我嘴上说:“非等我干嘛,你们吃呗。”心里却及为震惊!第一次感到原来我在家里这么重要,感到父母亲人对我的爱。本来是午夜12点吃饺子,为等我清晨4点钟才将饺子煮好。
第二年我领着十一名同学响应毛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写了大字报,表了决心,不等过春节就第一批下乡,到了吉林省永吉县河湾子公社兴隆六队,在鳌龙山下建立了集体户,那时可能是为了缓解春运的紧张,报上都大势宣传要过革命化的春节,我们也不懂为什么,算是赶时髦吧,也一致同意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不回家过年。
刚到农村,队里临时把我们安排到老乡家里住了几天,将生产队的饲养所收拾好了,我们才住到一起,三间房子,西屋原来就住人让给了女同学住,东屋房顶还露着天,躺在炕上还可以观星望月,这浪漫的情调就自然是男同学的寝室了,不过炕还是蛮热的。中间是厨房,即四个台灶,四口大锅,典型的早年东北农乡居室。
三十晚上很热闹,我们十二个人,各显其能,和面的,赶皮的,调馅的,说笑打闹中包出好多花样的水饺,在当时是色香味具佳,让人特有食欲。当时有几名热心的农妇在自家忙完,担心我们这帮孩子不会包饺子,来集体户一看放心了,这帮城市孩子手很巧,比他们包的大饺子好看多了。
年夜,是否放过鞭炮已记不得了,只清楚的记得大家吃完饺子,女生都哭了,有的抹泪,有的抽泣,长这么大,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她们想家,想自己的亲人!我是领头的,女同学的眼泪一下子浇灭了我“革命的热情”,让我第一次感到了思念的苦痛,略一思考,即向大家宣布:明天我看家,其余全回家过初一!当时同学们立即转悲为喜,高兴得连夜收拾东西。虽然我没有回家,可女同学的眼泪和要回家的兴奋劲却永远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如今春节,我们儿孙满堂,到饭店欢聚,再也没有“革命化春节”之说,把过去的事情讲给年轻人听,尽享我们的天伦之乐。
散文《春节》大全总结 2
除了休息,我对节日再无别的盼望。其实当节日又逢放假时候,我也很少休息,倒是能够因此做些自己愿意而且想做的事情。比如看书写字甚或看看电影之类。先前总抱怨没有时间,之后对时间这问题想了一想,转而更看重“运动”之后,我此刻每每说“我不能更多的做我想做的运动”了。
其实节日的原本主要不是休息,而是总有一个或民俗或纪念或感恩或施行的主题。当节日连着放假,而人们又大抵对那些主题不以为意之时,节日的最主要功用就是给久劳的人们以暂时的休息了。
当我开始对春节只有着休息的盼望,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此后是回乡的迫切也消却许多,至于每年的乘车难,也就不大以为意了。甚至到了去年,最后决计不回去,因为还记得前年在家的无聊,还记得在家的无聊而身手懒,至于半月过去,一无所为。我向来很想珍惜时间,虽则在这拉扯来的时间里也并不能做出什么事,然而白费了,心里总是觉得很可惜的。
最繁的是去吃喜酒。也不明白是否近些年兴起来的惯例,乡下人总把“好事”留在年尾年头做。我想,也未必是“黄道吉日”都集在了腊月和正月,难得的长时的闲暇以及挨着过年这一大喜庆节日也是重要原因。而况,大多的“好事”的主角,都是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年,而年头年尾,是因了春节而放长假的时候,正合了做“好事”的条件。
然而“好事”也未必想做就能做,难得有哪个父母不用为子女“终身大事”操许多心的。自由恋爱的口号虽然喊了许多年,怎奈青年们自己找到到对象的也实在很少,别处我不大清楚,我们那边乡里,但是靠了“媒妁之言”的居多。这时候就须媒人四下张罗了,但也有不愿干等的,反正也闲极无聊,于是就三两个的一起,到邻近各村去探听看望。倘有合意的,便找相宜的媒人,央他带去提说。这样的景况之下,但凡有着年纪相宜而未婚娶的青年的人家,年前后的每一天都多被这等物事据占。个性是那些有着条件不错的待嫁的女孩的人家,提亲者用“络绎不绝”来形容,也着实不算太过。这就很须费些茶水功夫,但或者当事人家也是乐意的。然而,我却暗地里庆幸自己并没有一个这样的姐妹,乐得个安闲清净,省得去看这些烦琐事。
其实这也是正当,说是人生“第一要事”也不为过的。我却每有非议,对那些成天装模作样到处乱窜的人很有些鄙薄的意思。这或许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之一端罢。
但我总觉得无聊。这些年在外,回来有两次感觉很意外,一次是突然就发现大多人家都有了“DVD”了,而且刀郎的歌曲都流行到这样的偏僻里的山村,流行在十来岁的小孩的嘴里。再有一次,便是这一年,也就是前一次意外的后一年,我发现十岁小孩的嘴里流行的是这个词:无聊。这在我们先前是从未有过的,我们的那时,懂得什么叫无聊么而况又近了这盼望许久的春节。
但我之后又发现,“这盼望许久的春节”,只是我们幼时的所盼望。对于此刻的他们,这已经不是“盼望许久的春节”了。我才明白,我原先的以为全是年纪的加增使我对春节没有个性的盼望是错,至少,它不是唯一原因。我此刻更看清时世的变迁了。
散文《春节》大全总结 3
一个人独自在外念书就会不时想念家乡,而家乡情最浓的,便是大家一起热闹过春节的时候。记忆中唯一一次在农村过年,应该就是06年的那个春节,在爸爸一个同事的老家鹤庆。
打电话回去和大家分享过年气氛的时候我正在田间走着,一排排的土埂延伸到远方,我也好想就这样顺着它一直走。也许是不习惯吧,那些妇女们在土埂上健步如飞,我却得伸开双臂保持平衡,偏偏另一只手要拿电话,所以我行动得很吃力,电话那头就听我在这边没音没调地怪叫。
走回去的时候已经要开饭了,桌上放了很多特殊的菜,听说平时都很不吃的。大家围着圆桌坐在宽敞的院子里,非常热闹。那只小黄狗好想也来凑凑,无奈被拴住了,委屈地看着我们。从没记起过菜的味道,但那种热闹的过年气氛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们一家人都很好客,特别是那个奶奶。她总是往我碗里不停夹菜,我笑眯眯地接过来吃,虽然她说的白族话我一句也听不懂。吃完饭我帮她收碗、擦桌子、扫地,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只是一直笑着,但配合得很有默契。她的笑很亲切很温暖,好美好美。
到了晚上农村的过年气氛才达到顶峰。
烟花在离人很近的天空绽放,和星星交相辉映,孩子们蹦蹦跳跳,压岁钱只拿了300元但依然很满足很开心。
我总觉得城里的烟花乱七八糟的浮躁得很,还被各种灯光弄得异常暗淡。农村里的烟花才是最美最亮的,我从没见过城里有谁放烟花放这么开心。其实,只要气氛到了,哪怕没有五彩的烟花,只是索性噼里啪啦放一大串100响的大鞭炮也会觉得很有味道。
再晚些大家就都不在外面了,全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带给他们很多快乐,他们都很喜欢。那些小品,我看着好像不是很有趣,但他们全哈哈大笑。“笑点”那么低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也是很开心的吧。他们只关注晚会的内容,而不像城里只在乎其经济效益,然后不停炒作,每个人瞬间都变暖的愤世嫉俗起来。
孩子们都会说普通话的。本来想以一个友善的大姐姐的形象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压岁钱,可谁知其中有个小弟弟看着看着就哭了,一个劲地找妈,好像我欺负他了似的。我在一旁一愣一愣的莫名其妙得很,怎么给他钱他还哭呀?后来听他妈妈说这孩子怕生,被吓到了。
这波未平,那波又起。另一个孩子之前忙着放炮仗都没吃饱,饿得直叫唤。奶奶切几片饵块在炭火上烤,大家一起抹腐乳吃。味道我也早忘了,只是记得烤饵块的乐趣。把煤炭玛成一个“小山堆”,在“山顶”上放饵块,翻着面烤,烫乎乎的。刚刚被我吓哭的那个孩子吃了我烤的饵块,也就算是接受我这个陌生人了,直冲着我笑,我更是一愣一愣的。
夜晚出奇得安静,那是春节的另一面,是只属于农村的。不像城里那样聒噪,大家都不分白昼黑夜的放炮。
可能刚才饵块吃撑了或是喝多井水水土不服,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毫无睡意。
被子有一种无法描述的特殊的味道,嘻嘻,山的味道。外面一片漆黑,偶尔有谁家的狗叫了一声,引起一片区的狗叫。虽然肚子有点难受,入夜气温下降,但我还是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被妈妈叫醒,我还在埋怨为什么我们起得要比鸡早,她说鸡早叫过了,是我睡得太沉没听到。爷爷奶奶全都看着我笑,把我弄得很是不好意思。奶奶还用白族话说着什么,我听不懂,但这又不好像昨天那样继续跟着笑,只有再次一愣一愣的……
这年也就算是过完了。
农村的春节,瘦瘦的土埂,绿绿的田地,矮矮的房子,宽宽的院子,土土的水井,茸茸的草垛,特殊的菜肴,美丽的烟花,怕生的小孩,清爽的风。特别近的天空和特别圆的太阳。
还有花母鸡,小黄狗,和大白猪。
农村和城市,恬静和浮躁,都是幸福的方式。
散文《春节》大全总结 4
电视荧屏上,新年的钟声业已敲响,绚烂的烟火,迷离的灯光,沸腾的呐喊,无不展现出一种新年的活力。辞旧迎新是人们的一种愿望,声声爆竹中饱含着人们对未来的种种完美心愿,狂欢的人们似乎要从吼叫声中卸下一年来的所有包袱。
万象平原的新年似乎还没有到来。宁静的夜空,有一丝难得的凉意。寂静,死一样的寂静。遥望窗外,黑得让人窒息的丛林没有一丝的气息,树梢上那轮细得像一条线似的月亮若隐若现,没有一点光亮,显得是那样的无精打采。伫立在惨淡的月空下,身体却无法融入这漆黑的平原。远方的知了叫得是那样的有气无力,这一切似乎都无时无刻在提示着有个可怕的预言的到来……
这么说有点危言耸听,其实可怕的并不是将要发生什么,或者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是电视荧屏外死一样的寂静,是孤独的我无法融入到这片黑暗的现实环境当中。早已经习惯了孤独的我,其实更害怕这种置身于热闹场景之外的这份孤独。
黑夜本身,本来只是大自然的一个轮回,太阳出来,黑夜自然就会消失,我在这黑夜里等待那一轮太阳的出现。
身边的手机,安静得有点冰冷,我不时地看看是不是有我听漏掉的未接来电或是信息、彩信之类的。其实我一向都在竖起耳朵在等待,等待友人的祝福,等待家人的问候,电话一向没有响过。
回想起往年的这个时候,电话不停、信息不断,留言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听着家人的问候,看着友人的祝福,那何止只是一个温馨,分明就是一种幸福。
钟声业已敲响。这是一个与往日告别的休止符,也是一个新的一年开始的音符。告别了多少个这样的钟声,我们已经变得蹉跎。回首往事,以前的豪言壮语,以前幻想过的衣锦还乡,一点点被岁月的圆盘磨得支离破碎,残存的一片语言,不足以描述心中的孤寂,我只能等待。
等待新年的开始,等待新一天的开始,等待下一轮的钟声……
散文《春节》大全总结 5
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不变主题。无论天涯海角,老家门上那红红的对联,母亲村前喃喃的呼唤,都在急切的召唤着游子的心。这不,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三口从城里兴冲冲奔赴十里之外的乡下,和公婆一起过个团圆年。
那天可真是个好日子,天气晴好。到家已是正午,婆婆欢喜地迎上来,见了可爱的孙子,很是疼不够。公公正忙着贴正堂上的对联。丈夫赶紧去打下手。我凑过去一瞧,呵,“金牛开出丰收景喜鹊衔来幸福春”红底黑字,笔走龙蛇,潇洒飞扬,公公的书法好漂亮!红红的对联贴起来,干净的小院立时亮堂起来。
我呢,快快地洗手,束上围裙,搬个凳子,进厨房,与婆婆一边拉着家常,一起包饺子。听婆婆讲,今年地里收成不错,公公的教师工资又涨了,这不,家里新添了电动车,电子炉,日子也好过多了,今年年货准备的可齐全了。我欢喜地听着,也把自己在单位编写的诗朗诵获奖之事说给婆婆听。旁边的煤气炉上,“滋滋”熬煮着一大锅新鲜猪肉,香气扑鼻,诱人十足。
五岁的儿子,这会象个撒欢的小牛犊,也顾不上身上新买的衣服,在门外与几个小朋友一起疯跑,比赛放小炮仗。“砰”脆脆一声响,惊的旁边转悠的小狗,“呜”一声,扭身走远,又回头惶惑的瞅一眼地上花花绿绿的小东西。大家一起笑起来。
暮色四起,家家户户都飘起了浓浓的饭香。传说中,年是一个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的怪兽。而在我看来,年该是一个活泼讨巧的孩子。从村前张贴着福字的大树上,从母亲亲手蒸的雪白的馒头枣山里,从手机里丁零的祝福声中,更从脆脆的鞭炮声中……在神州大地上,轻轻巧巧地走来,让人一不留意与它迎面撞个满怀。
这会,它该在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吃年夜饭那举起的美酒中。饭菜简单可口。鱼,是年年有余,稀饭是蜜枣稀饭,甜蜜生活。公公高兴,与丈夫爷两要对饮几杯。这几年,同是当教师的丈夫,与公公一样工资没少涨,爷两干劲十足,有理由喝个尽兴。我依次恭敬地给辛劳的公婆敬酒,感谢两老对全家的付出与关爱。
窗外,墨漆一样的夜色,屋内,是融融的灯光。遥远的地方,不时有鞭炮声隐隐传来。在春晚赵本山《不差钱》小品诙谐笑声中,新年的钟声悠悠响起,我沉醉于甜蜜的梦乡……
散文《春节》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