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理的散文经典总结
相关文章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短篇7篇
阅读哲理性的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视野,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的事物。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短篇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关于哲理的散文经典总结 1
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__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儿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著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__。绿梅以清淡胜,殊砂以娇一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精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一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__,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__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一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一萧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官。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一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一桃色__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__,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门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情得任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排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乎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关于哲理的散文经典总结 2
昨夜,月光不白,很苍老,苍老了一夜。不过这朦胧的月夜,倒也没有那么多闲心的散人去户外赏月了。
早春的寒气还没有消尽。傍晚时分,刮起的转头风,夹带的尘沙灰埃还很大,涂抹了月的脸,盗走了月光的皎白,灰蒙蒙地;马路上路灯很昏暗,人影在这寒风中,如瘦老的步子,忽明忽暗地模糊起来了,仿佛与月光一起苍老,而沉到那个苍老的影子,消隐在灰蒙蒙里;地面上,时不时有落叶在打旋,仿佛如落者寻觅一个归处,安顿一下飘浮已久的心事。
我习惯在灯下看书,看得也不知书上的更时,更不知窗外的月色了。偶儿,择手翻到朱老先生的《荷塘月光》一文,方才想起今晚的月了。我该到外面走走,说不到是赏月,可也算是赏了,想赏一赏我刚读到的月光之文感。
月光很薄,薄得如蚕丝织的纱,纱粘在身上,很轻很轻。不过,这时最大的感觉,是掉进了一个毒蜘蛛织的网,一个看不见的毒虫,毒了眼睛的视线,视线开始模糊了。模糊起模糊的影子,从四面八方扑来,我如悬吊在这朦胧的月夜上的网,拚命地挣脱,挣脱那地面上浮动着的枯枝黑影的恐吓。
忽然间,我仿佛掉进一个朦胧的梦中,梦很不明,梦很苍白,也很朦胧。不过,我也很新鲜,也很真切,梦如这月光的苍老一样在沉重,在沉重的苍老中,朦胧地落在我的脚下。我记起来了,记得是一个好的故事,很好好的故事。
有一棵老树,老树的叶子打着原始的绳结,绳子的结处,都开着花,开了多少年,开了多少季轮?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它在这里开花。花有桃红、花有梨白。
它经常默默地说着话,对北风的刮骨说话,对地面上的枯叶说话,对灰尘飞扬的影子说话,对杀害天空太阳的黑云说话,对拿着冰刀的冰霜说话。说得很凄凉,很悲泣,流出了树心的灯的血,每当这流出的血飘到了天空,就变成了天花,它开花了。
老树下,有一堆荒草,荒草有几堆?我说不出来,我真的说不出来。不过荒草里有石碑,石碑的正面文字,好像是雕刻进去的,有几条图案;是的有图案,很清很清,写着草书,我不太懂。我懂的只是这荒草堆石碑的背面图纹,背面没有字,只有一个图,是纹身的,是黑色的,有毒牙的黑旗标识。
再看,听到一起叫喊:你看到了我们的灵魂了,快把你的头颅拿来。你看那个老树站在我们面前,就快让我们吃掉了,我们要吃灵魂的桃子,吃叶子上的瞳孔,吃叶心的太阳。我吓了一跳,撒脚就跑。逃出了这朦胧的月夜的梦,逃出了这朦胧的月夜的故事,逃出了粘在身上的毒蜘蛛的网,我回到了屋子,又坐在灯下,静静地,静静地看起书来。
月光不白,很苍老,苍老了一夜。不过这朦胧的月夜,我倒也有那么多的闲心,在种树的灯下,再次赏一赏月中的皎白,赏一赏书页中夹着的桃梨颜彩。
关于哲理的散文经典总结 3
人们在,特别是在自己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受到某种自认为是冒犯或是伤害的对待时,总是难免会产生出一种情绪,尤其是那些从不省醒自己因而缺少内敛,盲目自信自视清高自以为是又受不得一点委屈的人们,每当这个时候,这样的一种情绪就会愈发得激烈而积聚成一种极端的情绪——恨。
心里产生了恨意的人,如果他有一定的财力物力或权力,通常他会立即采取报耻雪恨的举动,特别是那种因欲望破灭而生出的恨,更会令他变得百倍地疯狂!而那些既无财势也无权势的人也会将此恨埋入心底寻找或者等待时机以牙还牙!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还击的方式,都不会给实施者带来任何的胜利的喜悦!因为恨,就象一颗不良的细胞,随着实施者复仇计划的实施,这颗不良细胞也在不断地得到养分而逐渐成长为一颗最终将浸蚀掉实施者心灵的毒瘤!因此,从他心里产生恨意的那一刻起,他的内心就再也无法得到平静!所以,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在我读技校的时候曾遭遇到这样一件事。我似乎有一个毛病,就是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称呼身边的人,也许因为那些称谓常常介于昵称与诨号之间,所以通常被我特殊称谓的人都很乐意接受,久而久之那些称谓也逐渐为其他人所借用,因此也就纵容我更加地随心所欲起来。记得那时正上映《甲午战争》,里面有一个“大人”的称谓,也许是因为那些个大人的威严与我们班主任的威严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吧,不觉中我便把“大人”一词与我们的班主任联系在了一起,班主任姓熊,我便在私下里称她为“熊大人”。渐渐地,也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在私下里把班主任称作熊大人。真是习惯容易成自然,自然之事又有谁会再去在意呢?我就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对老师不恭!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被班主任传唤到她跟前。班主任压抑着气愤一脸严肃地责问我为什么给她起外号?外号,在我的心里一直被认为是含贬意之词,而我从不认为“大人”一词含贬意!所以,经班主任一问,我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班主任继续问为什么叫她熊大人?我才恍然。因为事发突然,我完全找不到辩答之词,只能低着头任由班主任发落。
自从读书以来,我从不记得曾被老师批评过,更不用说是被班主任如此数落,当时的那个郁闷的心情真是无言可述。很快就被同学告之原来我挨的这轮冰雹应该归功于一个知青学姐为表现自己去班主任那里邀功。这位学姐虽说是我的技校同学,但她弟弟却是我初高中的同学,所以我与她的关系自进校认识之后一直都还算不错。完全料不到她会来这么一着,真是把我气蒙了!我恨她恨得真是咬牙切齿,巴不得她立刻从地球上消失——幸亏我当时没有那个能耐!我以为我会永远记恨她——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我曾经在《幸运的女子》中提到过,我技校的同班同学多是大我们这几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许多的知青哥姐,所以,尽管我们还处于少不更事,但他们都早已到了可以谈论婚嫁的年龄。那个知青学姐其实是个很热心的人,尽管她也因为丢了多年的书本而学得很吃力,她却仍然乐意去帮助同桌那个对学习更感头痛的知青难友,不仅如此,还从生活上也给予关照,比如帮忙缝补衣服之类的。也许是处于他们那个年龄,这样的举动难免会引起人们的猜测。所以,受到学姐那个门第思想尤为严重的母亲特别嘱托的班主任,很快便把这个情况作了反馈。这下真是不得了了,学姐母亲大发雷霆,非让学姐道个一二三来。学姐被逼急了,一赌气,索性来了个假戏真唱,开始跟那个知青学哥真正交往起来。
然而,爱情却不是靠赌气就能产生的!随着交往的进行,学姐越来越觉得自己与学哥格格不入,便提出分手。分手却不象牵手那样容易。学哥的父亲是“我的工厂”的一名老工人,所以膝下儿女有好几个陆续进了“我的工厂”,相比于外单位子女的学姐来,可谓有点势力了。所以分手不但遭到学哥的拒绝,更招致学哥兄弟姐妹的围追堵截狂轰滥炸,学姐因随便与人牵手得罪了母亲,这时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真是有点走投无路了。
我从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如此强烈的女性思想,学姐处境艰难的消息把我对学姐曾有的恨意驱散得无影无踪。我与其他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声援学姐,学姐在大家的支持下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把自己从因冲动而困入的泥潭中解放了出来。
从那件事情以后,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令人不快的事情在我的身上也时有发生,但即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即使在一时间令我产生了无法排解的极大的怨气,但恨意,似乎再也无法产生出来!
很多年过去了,我总是在想,当初自己以为会长久的恨意为何会消失得那样的迅速那样的彻底?恨与谅解相比,究竟是哪一个的力量更为强大呢?表面上看起来,恨,似乎更有力量,然而,恨,却更具有毁灭性——对人的心灵的毁灭!因为,我们在恨的时候,我们的心胸会越来越狭窄,目光会越来越短浅,所以,我们在恨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并不快乐!而谅解,却会促进我们放开心胸,把目光投向远方,所以谅解,会令人的心灵复苏!因此,对人而言,复苏的心灵比毁灭的心灵更有益更积极更上进!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自己天天快乐,但是,我们可以缩短自己不快乐的时间!无论遭遇到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省醒,能够内敛,能够自尊自信,能够换位思考,能够逆向思维,也许,我们就能够自立自强,能够敞开心扉,能够放眼四野,能够豁达大度,让恨意无影让怨气远离。
关于哲理的散文经典总结 4
一直梦想着可以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享受这海风轻轻的吹拂,沐浴着慵懒的阳光,自由而洒脱的欣赏着广阔无垠的大海,感受惊涛拍岸的气势与浩瀚的大海给人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累了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躺在金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来自大海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是何等的享受。
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去海边的时候,那是去年酷热的夏季,我和几个哥们来到了塘沽外滩,当我第一次走近大海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兴奋与激动,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自己投入到大海的怀抱之中,想淋漓尽致的感受一下大海无比宽广的胸怀。
由于时间短暂,上次的感受就草草的结束了,当我缓缓地远离大海的时候,我心中就告诫自己,等以后有空的时候,肯定要再一次更长时间的接触大海,好好享受一下大海带给我的快乐。
我的梦想终于又一次实现了,这次我来到了北戴河,虽然它们都属于渤海的一部分,或许是由于它们处在渤海的不同位置,两地的气候不同,它们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去的时节的不同,今年比去年去的稍微早点,这也或许是它们给我不同感觉的原因之一吧。
北戴河给我的第一感觉宛如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端庄大方,偶尔也会发嗲,却又不失女子的那种矫情,给人一种很想和她在一起,白头偕老的感觉。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就是这种感觉促使着我多次徘徊在金沙滩之上,久久不想离去。
今年的这个时节去北戴河,人流量还不是很多,少了些嘈杂的声响和拥挤的人群,感觉还是很清净的。
我这个人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热闹,特别喜欢静静的一个人伫立在喜欢的美景之前,任思绪可以任意飘扬。也可以徜徉在自己思想的海洋里,可以随处翱翔。瞬间有种感觉,自己好像也长上了天使那双洁白翅膀,可以褪去人世的烦躁与浮华,欣赏这个原本美丽的世界。
整个上午和中午的时间都给了大海,此刻,却没有平时那种浪费时间的感觉,反而感觉今天的时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回忆与收藏。
下午就去了传奇温泉小鱼泡温泉。北戴河传奇温泉小鱼座落在北戴河新区洋河大桥西三公里处,所谓大树参天,鸟声啾啾,闲适梦里桃园,修竹丛林,田野浪漫,绝色成人间天堂,几十个户外泡池分布于此,这都是旅游景点的夸夸奇谈而已。
真正的面貌和夸夸奇谈的介绍相差千里,一个还没有标准足球场地大的地方,有十几个泡池,其中还有几个是空的,有鲜花池、牛奶池、中药池、亲亲鱼池、盐池等。众多的人都是奔着亲亲鱼池而来,结果传奇温泉小鱼中只有两个亲亲鱼池,那个大的还没有开放,只有一个可以容纳七八个人的亲亲鱼池,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等着期待着泡亲亲鱼池。我就先感受了其他的几个池子,就是各种池子中略微有几分特色的味道,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不同。
泡了一个来小时,亲亲鱼池中的人终于走了,我便箭一般地飞到亲亲鱼池。何谓亲亲鱼池?想必看过赵本山“乡村爱情”的人大概都有所了解。这种鱼可以在42度的高温泉水中生存,可以与你共游嬉戏,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可以亲吻你的肌肤,可以啃噬你身上的死皮,给人一种痒痒、美不胜收的感觉。
当我刚泡在亲亲鱼池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鱼儿亲吻我的肌肤,一种宛如中电的感觉,麻麻的、痒痒的,刚开始还不适应,稍微移动一下,吓得鱼儿都游走了,只能静静的等待它再次莅临。我便闭上眼睛,静放如仙自泰然般的感受这一美妙的时刻,享受着痒痒,却又很舒服的感觉。
虽然它没有介绍的那样奢华与漂亮,在这里,却是一次跟自然亲近的真实体验,平日的身心疲惫在那一刻得到了无比的放松。
在这里,你可以洗掉尘垢,荡涤心灵,虽然听不到鸟声啾啾,身畔蝉鸣,看不到梦里桃园,修竹丛林,却也是一次心灵的体验,甚是悠哉。
关于哲理的散文经典总结 5
在新年前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使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降瑞雪,那片片晶莹剔透的小雪花姿意地飘荡着,悠悠然然地飘荡着,扑向大地的怀抱。雪的降临使山河焕然一新,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好一派雄浑壮哉的北国风光。
其中每到冬天,人们对雪的祈盼都是如此的强烈,有如人们在阳春对春雨的渴望,盛夏对彩虹的喜爱,晚秋对红叶的迷恋。雪俨然成了冬天的代名词,没有雪的冬天是无法想象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少了一份诗情画意,少了一份浪漫情怀,少了一份福祉的憧憬,少了一份理想的寄托,使生活变得枯燥单调、缺乏品味。所以说雪是冬天不可或缺的灵魂,就如同冬天是四季必不可少的一样。
冬天和它的衍生体——雪,人们总是纠缠在一种矛盾的情绪中。一般来说,人们不太喜欢冬季,恐惧它严酷无情的寒气,咀咒它清冽刺骨的寒风,却喜欢冬天的雪花。喜欢看着小雪花在温热的掌心中慢慢地融化;喜欢下雪的时候深深地吸一口湿润的略带甜味的空气;喜欢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行行自己的足迹;喜欢看雪地上的孩子们自然绽放的那红彤彤的笑脸。有雪的冬天真好!
其实人们对雪的喜爱是由衷的,雪花是冬的使者,那鹅毛般优雅的美、那曼妙的舞姿,最能唤起人们心中温馨的爱。踏雪寻梅的浪漫之旅,会使心灵在不经意间得到净化和升华。雪带给人间的恩泽也是实实在在的,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就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令人汗颜和愧疚的是,人在与雪的互动中总是无休止的索取,而雪只是一味地默默奉献。尽管雪的生命美丽而短暂,但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份美丽却是永恒的。
如果有机会在高空中欣赏雪景,那景致一定是气象万千。广袤的土地上,有雪线的地方如同一条漫漫无际的白链,白雪皑皑,跌宕起伏,银装素裹,蜿蜒盘桓,在阳光的辉映下银光闪烁;又像是上天送来的洁白的哈达,圣洁得不可思议。也许上天通过下雪这种方式向我们人类传递着一种信息,隐喻着一种暗示,那就是以包容之心来面对人生,面对一切。仔细想想,那轻盈美丽的小雪花并不挑剔着陆点,它们悄然而至,看似轻描淡写,积少成多就有了海纳百川般的广阔胸怀,摧枯拉朽般的巨大能量,牺牲了自己,拥吻着天下。雪落下的地方,山川大地白玉无瑕,还自然一份宁静,还人间一份纯洁。
关于哲理的散文经典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