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范文模板
相关文章
不论学什么学科,课后做好复习还是有必要的,复习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做好复习提纲,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范文模板 1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范文模板 2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P的单位:瓦特;W的单位:焦耳;t的单位:秒。
八、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W=UIt=U2t/R=I2RtW=Pt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P=UI(P=U2/RP=I2R)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范文模板 3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qí)桑葚(shèn)油蛉(líng)蟋蟀(shuài)斑蝥(máo)缠络(chánluò)
臃肿(yōng)珊瑚(shānhú)攒成(cuán)收敛(liǎn)脑髓(suǐ)鉴赏(jiàn)
觅食(mì)罕至(hǎn)竹筛(shāi)秕谷(bǐ)渊博(yuānbó)鼎沸(dǐng)
倜傥(tìtǎng)书塾(shú)宿儒(rú)蝉蜕(tuì)拗(ǎo)窦(dòu)锡箔(bó)
和蔼(ǎi)厥(jué)淋漓(línlí)叵(pǒ)确凿(záo)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1)多音字辨析
系:xì(系统)jì(系绳)攒:cuán(攒动)zǎn(积攒)露:lòu(露马脚)lù(露珠)
折:zhé(折磨)shé(折本)宿:sù(宿儒)xiǔ(一宿)xiù(星宿)
拗:ǎo(拗断)ào(拗口)niù(执拗)
(2)形近字辨析
躁:(zào)急躁燥:(zào)干燥畦:(qí)菜畦蛙:(wā)青蛙
蝥:(máo)斑蝥鹜:(wù)好高鹜远博:(bó)渊博搏:(bó)拼搏膊:(bó)胳膊
匾:(biǎn)牌匾遍:(biàn)遍地篇:(piān)篇目
3.解释下列词语
①确凿:确定。②长吟:长声鸣叫。③轻捷:轻快。④鉴赏:欣赏。鉴,鉴别。赏,欣赏。
⑤觅食:寻找食物。觅,寻找。⑥方正:正派。⑦消释:溶解。⑧倜傥:洒脱;不拘束。
⑨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⑩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喧闹。鼎,古代一种铜铸的锅。沸,水开。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中心归纳: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天真、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含蓄而深刻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衣襟(jīn)鸡毛掸子(dǎn)玉簪花(zān)骊歌(lí)花圃(pǔ)
抽屉(tì)雇车(gù)咻咻(xiū)哭号(háo)
2.给形近字、多音字注音组词
①夹:jiā(夹缝)jiá(夹袄)
②散:sǎn(散文)sàn(分散)
③掸:dǎn(掸子)shán(掸族)
④撩:liāo(撩起)liáo(撩拨)
⑤栅:zhà(栅栏)shān(栅板)
⑥扎:zā(捆扎)zhā(扎针)zhá(挣扎)
⑦数:shǔ(数钱)shù(数学)
⑧转:zhuǎn(倒转)zhuàn(旋转)
⑨种:zhòng(种地)zhǒng(种子)
⑩号:háo(哭号)hào(号召)
3.解释下列词语
①谢词:在正式场合作的表达谢意之辞。
②硬着头皮:勉强去做难度较大的事。
③叮嘱:再三嘱咐。
④我何…过:反问句,加强语气。
⑤懒惰: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
⑥恐惧(kǒngjù):一种心理倾向,害怕,惧怕。
⑦骊歌(lí):告别的歌。
⑧闯练: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去锻炼。
⑨知交:知己
⑩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作品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还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2)中心归纳:作者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主线(明线),以夹竹桃花为副线(暗线),双线穿插,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崇敬和怀念。
三、丑小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讪笑(shàn)丑陋(lòu)木屐(jī)冰雹(báo)沮丧(jǔ)吐绶鸡(shòu)
飕飕(sōu)啄食(zhuó)嫉妒(jídù)骇人听闻(hài)来势汹汹(xiōng)
2.给形近字注音组词
(1)形近字
①缘;(yuán)缘故椽:(chuán)椽笔
②溅:(jiàn)溅起贱:(jiàn)贱价
③沮:(jǔ)沮丧咀:(jǔ)咀嚼诅:(zǔ)诅咒
④藏:(cáng)藏起臧:(zāng)臧否
(2)多音字
①藏:(cáng)隐藏(zàng)宝藏
②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
③泊:(bó)泊船(pō)湖泊
④壳:(ké)果壳(qiào)地壳
⑤弹:(dàn)弹药(tán)弹簧
⑥丧:(sāng)丧事(sàng)丧失
⑦缝:(fèng)缝隙(féng)缝纫
⑧钻:(zuān)钻研(zuàn)钻头
3.解释下列词语
①讪笑:讥笑。
②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③沉沦: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界。
④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声势盛大的样子。
⑤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骇,惊吓,震惊。
⑥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作品有《拇指姑娘》、《小人鱼》、《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共发表童话150余篇。作为“童话”,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2)中心归纳:作者通过写一只丑小鸭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告诉我读者: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诗两首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息(shùn)幽寂(yōujì)延绵(mányán)荒草萋萋(qī)
镇静(zhèn)忧郁(yù)涉足(shè)伫立(zhù)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时间②幽寂:幽静寂寞
③延绵:延续不断④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3.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
①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作品有中篇小说《黑桃皇后》、《杜布罗夫斯基》、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②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诗集还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2)中心归纳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②《未选择的路》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即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范文模板 4
1.文理兼容
文理交融,学法兼用。在高中的课程中,地理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不仅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而且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可采用文理兼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2.浓缩记忆法
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概括、抓知识主要特征,用简要的语言高度浓缩,然后再展开记忆。
比如: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
3.特点记忆法
任何地名都具有其特有的历史、宗教、位置、轮廓、自然、经济、交通等特点。如能注意这些特点,引起并激发兴趣,也能起到帮助记忆地名的作用。例如西亚死海,一听名称就感到惊奇,油然起兴。读到死海附近地势最低,湖水盐分最高,湖内鱼虾绝迹,周围草木不生,失足跌入湖中并不沉没的奇怪现象时,自然想象出“死海死海真奇怪,不会游泳也能玩”的意境,从而可以牢记不忘。此外墨西哥是“仙人掌之国”,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摩纳哥是世界小赌国,梵蒂冈是世界最小的宗教国等等,都属于特点记忆。
4.适当做练习
要适当地做一些练习,但不能多做练习。觉得哪个知识点难还不理解,找出10套题只做该知识点的题目,做这些试题的时候要认真,保证做一题对一题,全部吃透,这个知识点你就算过关了。另外你要把以前考过的试卷拿出来再做做错题,这样比做陌生题要好得多。错误的地方再温习一下,看看失误的地方是否已经解决了。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范文模板 5
【日本】
1、海陆位置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
2、组成:
(1)由北海道、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面积的是本州岛。
(2)日本海岸线特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
4、地形:
(1)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3)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
5、气候类型: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6、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发展的特点: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以“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模式、
(1)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
答:①日本地域狭小,②矿产资源贫乏(但森林、水力资源丰富),③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
(2)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①地域狭小,②资源贫乏,③国内市场有限。
(3)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①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②劳动力素质高;③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7、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3)海陆位置:南面是印度洋、北面是北冰洋、东面是太平洋。
2、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①面积,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4、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中国在东亚。
5、居民生活的差异:
(1)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炎热干旱的特点;
(2)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降水丰富,河湖众多的特点;
(3)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寒冷的特点;
(4)东南亚的达雅克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湿热的特点。
6、亚洲的地势地形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7、亚洲河流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长江:流入太平洋
(2)黄河:流入太平洋
(3)湄公河:流入太平洋
(4)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入北冰洋
(5)恒河:流入印度洋
(6)印度河:流入印度洋
8、亚洲气候特点:①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9、亚洲的世界之最:
(1)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的山脉;
(2)珠穆朗玛峰:世界峰;
(3)青藏高原:世界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世界的高原:巴西高原);
(4)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的淡水湖;
(5)里海(咸水湖):世界的湖泊(世界面积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6)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的半岛;
(7)马来群岛:世界的群岛
10、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印度】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的国家。这里有的建筑:泰姬陵
2、位置:主要位于热带。
3、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气候:
(1)气候类型: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旱季盛行东北风,雨季盛行西南风(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
5、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6、印度的农业: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7、印度的工业,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范文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