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经典推荐
相关文章
关于初二地理复习资料整理归纳
初二地理复习资料整理归纳要怎么做呢?地理知识繁多,没有头绪是不可能考好的。尽管现在的会考重在考查能力,但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初二地理复习资料整理归纳,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经典推荐 1
1.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1.1谐音记忆复习法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呜呜大吐),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爬爬试吧)。
1.2联系生活记忆法
地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很多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一些现象或者是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名词进行记忆。
2.加强练习,掌握解题技巧
在练习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专题训练,系统整合。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练,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要加强专题训练,系统地整合有关知识,使学生把知识网络化,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做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其次,要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地理试题不同的解题方法。图示法、排除法、推理法等。
选择题。要想拿高分,选择题的错误率要控制到最低,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知识点讲清、讲透,知识复习到位,讲练结合,力争让学生体验同一个知识点下派生出来的多个选择题。
读图填图题。解答读图题时,要始终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图上所示的内容来得出,尽量挖掘图中的信息,不能抛开题中条件和地图或示意图,只凭记忆的知识或想象来回答。作答之前,对题目的阅读要认真,对图的观察要细致,填写时要准确。最后要认真检查。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经典推荐 2
面入手:
1.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作为学生,首先要明白这个考试的重要性。既要重视,又要藐视它。在复习之前,根据老师总的计划,可以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地理复习中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习题,做好综合练习,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测试。
2. 落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第一阶段,一定要特别重视,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强化自己复习计划的使用,可以和同学进行组内监督,或者让家长监督。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才有熟练运用的可能。
3.活用地图,利用地图引领复习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识、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识读地图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
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要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幅到多幅地图的复合过程。因为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常常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所以在复习中要结合地图记忆,这样记的知识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做到“脑中有图”,图中有知识,才是最好的效果。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经典推荐 3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经典推荐 4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区
耕地
湿润地区及半湿润地区
平原、 平原、 平原等。
林地
湿润地区及半湿润地区
林区、 林区、 林区。
草地
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
高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和 南部。
5、中国各地区的土地资源质量差别很 。东部季风区,雨热 ,土壤 ,生产力 ,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耕地和林地。北方以 为主,南方以 为主。
6、总之,十分 、 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是中国基本国策。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是世界上缺水 的国家之一。 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2、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 , 。
3、水资源时空分配具有夏秋 ,冬春 和年际变化 的特点。
4、解决我国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措施有: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5、“南水北调”工程确定了 、 、 三种调水方案。
6、我们应该 用水, 用水,防治 ,提高水资源的 ,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多样的生物资源的原因: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 、 和 积 ,海洋水温 ,适宜多种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四大海产: 、 、 、 。
3、四大渔场: 、 、 、 。
4、四大盐场: 、 、 、 。
5、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位于 海域。
6、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位于 海域。
7、在近海大陆架,蕴藏了大量的 和 。
8、 是局部海域因浮游生物突发性地大量增殖或高浓度聚集。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 业
1、主要产业部门: 、 、 、 、 等。
2、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 地发展农业。
3、我国农业生产总量 ,居世界第 位。
4、中国农业的发展的原因: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 ;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定 。
5、创汇农业主要针对于 市场。
6、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北方以 为主,粮食作物南方以 主。
7、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 的产区。
8、北方的主食是 ,南方的主食是 。
9、 (省级行政区)是中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
10、中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 和 。
11、四大牧区: 、 、 、 。
12、中国的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 为主。
13、三大生猪产区: 、 、 。
第二节 工 业
1、 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
2、 三大主要产煤区: 、 、 。
3、 是中国的第二大能源。
4、 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
5、 五大石油工业基地: 、 、 、 、 。
6、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 的国家。我国的铁矿大多数是 。
7、 在地区分布上,已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 基地。
8、 中国 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
9、 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 、 、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 、 、 、和 。
2、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的 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
3、中国的铁路现已形成以 (城市)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4、南北干线有: 、 、 、 、 、 有 、 、
等。
5、中国最繁忙的一条铁路干线是 。
6、 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 。
7、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海运运输:
管道运输: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经典推荐 5
1、读、画先行——“思维描图法”;
首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读教材,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要求做到读、画并行,以进一步加深印象,为正确运用地理语言解答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动手列出章节知识结构。与读、画教材同步并行的则是配合教材内容,进行“思维描图”的练习,以树立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地理事物具体的空间轮廓。
思维描图就是把抽象思维和动手绘图结合起来的方法。边想边描,使想象中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规律同地图结合起来,这样使地理概念和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更清楚、更明白,使地图知识更牢固,杜绝“地名搬家和地理规律错位”现象的发生。
2、填、写结合——“地理事物定位法”;
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自绘或由教师印制),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用此方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3、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
通过读、描、画、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双基”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学会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和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经典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