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地理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13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1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3、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4、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5、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6、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7、0度纬线是赤道;

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8、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9、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10、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11、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12、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

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13、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4、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5、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

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6、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17、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8、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9、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20、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

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2

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3、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4、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全长19千米,1984年建成。

5、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参见课本P91图4.6。

几个重要城市:

北京(京哈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京包线、京通线起点)。

兰州(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西线交汇处)。

株洲(浙赣线、京广线交汇处)。

南昌(浙赣线、京九线交汇处)。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交汇处)。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交汇处)。

上海(京沪线、沪杭线交汇处)。

6、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通常使用航空运输。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输。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多采用铁路运输(沿海沿河城市也可使用海上运输或河道运输)。

7、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稻北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8、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9、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0、轻重工业区别:轻工业主要为生产日用品、玩具、文教用品等,重工业主要为加工工业、资源开采及冶炼、机械制造、农药化肥、修理工业等产业。

11、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区(主要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本溪、辽阳、抚顺,是我国的一个老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矿、石油、铁。(重工业)

京津唐工业区(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唐山)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铁矿石。(高新技术产业)

沪宁杭工业区(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无锡)。

珠三角工业区(主要城市有广州、深圳、中山、珠海)(轻工业)。

12、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14、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3

海拔与地形

⑴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⑵相对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⑶等高线是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线。

⑷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会认识不同的等高线。)

⑸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⑹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地表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⑺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

陆地与海洋

⑴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⑵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⑶印度洋、北冰洋)要记住大小和方位。

⑷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⑸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⑹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⑻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洋,呈S形的是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是印度洋。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4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越、老、缅、)。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8、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近50°,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

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多),最西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差);

9、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10、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邮政编码210001,21表示省,00表示县,01表投递地段的代码。

1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2、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1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为界,东多西少,分布不均。

1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汉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5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最北端在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为中心线,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新疆),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

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自北向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首都,称为“祖国心脏”。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6、目前人口数为13.7亿。

东西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密集,以西北人口稀少。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湖、平原、盆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高原人口少;经济、交通、工业发达地区多城集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偏僻农牧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7、我国实行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8、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

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TAG标签: 地理 知识点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5篇_精选范文网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湘教版八年级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