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集锦 1

【统计的初步认识】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补充内容:

1、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

课后练习

1.统计学的基本涵义是(D)。

A.统计资料

.统计数字

C.统计活动

D.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也可以说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2.要了解某一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B)。

A.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

C.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D.每一个企业

3.要了解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20个学生

.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4.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B)。

A.性别

.年龄

C.职称

D.健康状况

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改变(A)。

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C.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6.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C)。

A.男性职工人数

.女性职工人数

C.下岗职工的性别

D.性别构成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集锦 2

学好初中数学课前要预习

初中生想要学好数学,那么就要利用课前的时间将课上老师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初中数学课前的预习是要明白老师在课上大致所讲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和方便初中生整理知识结构。

初中生课前预习数学还能够知道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样在课上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听,不会出现溜号和走神的情况。同时课前预习还可以将知识点形成体系,可以帮助初中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学习初中数学课上是关键

初中生想要学好学生,在课上就是一个字:跟。上初中数学课时跟住老师,老师讲到哪里一定要跟上,仔细看老师的板书,随时知道老师讲的是哪里,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什么。有的初中生喜欢记笔记,在这里提醒大家,初中数学课上的时候尽量不要记笔记。

你的主要目的是跟着老师,而不是一味的记笔记,即使有不会的地方也要快速简短的记下来,可以在课后完善。跟上老师的思维是最重要的,这就意味着你明白了老师的分析和解题过程。

课后可以适当做一些初中数学基础题

在每学完一课后,初中生可以在课后做一些初中数学的基础题型,在做这样的题时,建议大家是,不要出现错误的情况,做完题后要学会思考和整理。当你的初中数学基础题没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有点难度的提升题了,如果做不出来可以根据解析看题。

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大量的做这类题,初中生偶尔做一次有难度的题还是对数学的学习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将重点放在这上面,没有什么好处。同时要学会整理,将自己错题归纳并总结,

数学是由简单明了的事项一步一步地发展而来,所以,只要学习数学的人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并同时记住其要点,以备以后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内容.就是说,若理解了第一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二步,理解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三步.这好比梯子的阶级,在登梯子时,一级一级地往上登,无论多小的人,只要他的腿长足以跨过一级阶梯,就一定能从第一级登上第二级,从第二级登上第三级、第四级,…….这时,只不过是反复地做同一件事,故不管谁都应该会做.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集锦 3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集锦 4

抽样调查

(1)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2)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4)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课后练习

1.抽样成数是一个(A)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2.成数和成数方差的关系是(C)

A.成数越接近于0,成数方差越大B.成数越接近于1,成数方差越大

C.成数越接近于0.5,成数方差越大D.成数越接近于0.25,成数方差越大

3.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调查,所以整群抽样是(B)

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

4.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则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A)

A.40%B.4.13%C.9.18%D.8.26%

5.根据5%抽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60%,乙产品合格率为80%,在抽样产品数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误差是(B)

A.甲产品大B.乙产品大C.相等D.无法判断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集锦 5

抽样调查

(1)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2)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4)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课后练习

1.抽样成数是一个(A)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2.成数和成数方差的关系是(C)

A.成数越接近于0,成数方差越大B.成数越接近于1,成数方差越大

C.成数越接近于0.5,成数方差越大D.成数越接近于0.25,成数方差越大

3.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调查,所以整群抽样是(B)

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

4.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则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A)

A.40%B.4.13%C.9.18%D.8.26%

5.根据5%抽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60%,乙产品合格率为80%,在抽样产品数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误差是(B)

A.甲产品大B.乙产品大C.相等D.无法判断

TAG标签: 提高 数学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二数学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