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政治

初二下政治必备知识点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的精髓在于你对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热点有一种敏锐性,所以我们要做好鲁教版八年级政治知识点的复习。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政治上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下政治必备知识点精选总结 1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初二下政治必备知识点精选总结 2

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舆论、公民等的监督;

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对有关涉宪活动实行的全面监督。就监督主体来说,除了宪法监督的专职机关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以及公民。就监督对象来说,既包括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活动、司法活动,也包括公民个人的活动以及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的活动。

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审理违宪事件的制度。

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会及其授权机构和组织。同时根据宪法第99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因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也是重要的宪法监督机关。

lt;<<返回目录

初二下政治必备知识点精选总结 3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初二下政治必备知识点精选总结 4

第三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一、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1.为什么说人生离不开交往?

①.只有交往,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②.只有交往,才能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

③.只有交往,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2.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②.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从而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

③.通过交往,朋友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1.怎样扩大交往范围?

①.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

②.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2.怎样正确使用互联网?

①.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甚至有可能把我们的交往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②.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吸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第四课 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

一、文明交往礼为先

1.为什么说文明交往礼为先?

①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程度。

②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③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相互沟通,提高自信心。

2.讲文明有礼貌的作用:

①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②态度亲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③举止端庄能反映我们高雅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

3.交往礼仪三原则:①平等待人是交往礼仪的一条重要原则;②尊重他人是交往礼仪的另一条重要原则;③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之一

4.怎样倾听?倾听的意义是什么?

怎:①倾听时要耐心,精神集中、神情专注;②要虚心,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或对他人的观点妄加评判;③要用心,在聆听中善于思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要会心,注意与说话人经常进行目光交流,或用点头来表示你在注意认真听别人,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意:①学会倾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②学会倾听还是扩大人际交往的好方法;善于倾听,我们会被更多人喜爱

5.学会表达

①说话时要选择双方感兴趣的话题;②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和角度;③说话时要有情感的投入

6.学会赞美他人的作用

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人感受到人际间的理解和温馨,能有效地增进赞美者与被赞美者之间的交流,进而增进双方的友谊。

7.赞美的技巧:①赞美要有针对性,需自然、顺势、具体、真诚;②要能够给对方渴望得到那份赞美

③还要多赞美那些不被注意的人们。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家,温馨的港湾

1.家的含义:家对我们而言,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

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把子女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已。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怎样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②.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因素?

①.逆反心理影响与父母的沟通;②.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③.代沟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①.主观方面 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自主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②.客观方面 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法的不适当或不分场合,往往也会导致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

2.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①.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解释:理解父母的“唠叨”、希望、烦恼

②.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解释: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

③.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解释:主动向父母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和父母开展一些有利于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

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一、我爱你,中国

1.中国的可爱之处?

①.我们的祖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②.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

2.为什么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②.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交往,丰富了中华文化,开拓了祖国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

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

3.中学生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②.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

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1.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④.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3.青少年如何弘扬爱国精神?

①.我们要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③.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光辉的未来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天地宽

第三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一、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1.为什么说人生离不开交往?

①.只有交往,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②.只有交往,才能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

③.只有交往,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2.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②.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从而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

③.通过交往,朋友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1.怎样扩大交往范围?

①.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

②.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2.怎样正确使用互联网?

①.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甚至有可能把我们的交往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②.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吸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第四课 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

一、文明交往礼为先

1.为什么说文明交往礼为先?

①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程度。

②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③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相互沟通,提高自信心。

2.讲文明有礼貌的作用:

①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②态度亲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③举止端庄能反映我们高雅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

3.交往礼仪三原则:①平等待人是交往礼仪的一条重要原则;②尊重他人是交往礼仪的另一条重要原则;③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之一

4.怎样倾听?倾听的意义是什么?

怎:①倾听时要耐心,精神集中、神情专注;②要虚心,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或对他人的观点妄加评判;③要用心,在聆听中善于思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要会心,注意与说话人经常进行目光交流,或用点头来表示你在注意认真听别人,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意:①学会倾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②学会倾听还是扩大人际交往的好方法;善于倾听,我们会被更多人喜爱

5.学会表达

①说话时要选择双方感兴趣的话题;②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和角度;③说话时要有情感的投入

6.学会赞美他人的作用

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人感受到人际间的理解和温馨,能有效地增进赞美者与被赞美者之间的交流,进而增进双方的友谊。

7.赞美的技巧:①赞美要有针对性,需自然、顺势、具体、真诚;②要能够给对方渴望得到那份赞美

③还要多赞美那些不被注意的人们。

初二下政治必备知识点精选总结 5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TAG标签: 政治 知识点

初二下政治必备知识点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的精髓在于你对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热点有一种敏锐性,所以我们要做好鲁教版八年级政治知识点的复习。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政治上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