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考纲范文集锦
相关文章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考纲范文集锦 1
世界古代史
(一)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2.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三)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4.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5.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
(五)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3.改革结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考纲范文集锦 2
著《物种起源》,1859年出版,创立生物进化论,指出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还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法则中发展的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在科学和社会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1、科学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学和文化的创新对人类思想解放和新技术诞生有着重大作用
2、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文知识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促进科技发展;科技知识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了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
3、认识与启示
(1)近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创新对人类思想解放和新技术诞生有重大作用
(2)科学家是人类社会巨大的人力财富
(3)青少年应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意识,努力学习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考纲范文集锦 3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考纲范文集锦 4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考纲范文集锦 5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3.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17周1——14课2课时
18周15——23课2课时
19周综合复习检测题2课时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使之保管好每份复习资料;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种资料;对全体学生做好复习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复习好历史的重要性,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过于挖深拓宽,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我认为,要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它是完成复习内容,提高历史质量的保证。为此,我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历史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把历史知识用点、线、面串成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用图示,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现在通行的是专题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归类复习,对同类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消化课本知识点。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模拟试卷,设计的题目由典型性、针对性到层次性和时代性,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第四,回味练习。针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扫清盲点,强化知识点。最后,在心理上要调整好自身和学生心态。在复习时,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效能。同时复习时注意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合理利用时间,学习得法,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实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才能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好的成绩。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考纲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